首页 -> 2001年第3期

陈嘉庚先生两祭黄帝陵

作者:●苏 明





  陈嘉庚先生(1874—1961)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现属厦门市)的一个华侨世家。他17岁到南洋谋生,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实业家。陈先生又是著名的爱国侨领,曾为孙中山先生筹款资助辛亥革命。民国期间,他捐资助学,回国筹办厦门大学等数十所院校。七七事变后,他在国外被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的主席,领导南洋800万华侨,以财力、人力、物力支援祖国抗战,毛泽东主席曾题词称赞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先生曾两次到陕西谒祭黄帝陵。
  1940年3月,陈嘉庚先生亲率南侨慰劳团回国,在访问当时国民政府陪都重庆之后,为全面了解抗战救国情况,不顾当局一再阻挠,坚持要亲到延安慰劳考察。在赴延安途中谒祭黄帝陵。此次祭陵观感,被编入二战后新加坡出版的《南侨回忆录》一书。
  据该书记述,陈嘉庚先生率南侨慰劳团部分团员到西安后,即往七贤庄访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联系到延安去。1940年5月30日晨,陈先生一行和护兵分乘三辆汽车,由西安出发,第二天早八时到中部县(即今黄陵县)。事先曾电告中部县县长预备祭陵物事,并雇照相馆摄影。届时县长已在城外山下等候。陈先生遥见“山坡上树木茂盛,异于其他诸山”。在县长陪同下,先登山到达黄帝陵,他见到陵冢“系土堆,略作圆形,面积不过二千方尺,高约二十尺”。“陵前建一亭约二丈方,高一丈余,标‘轩辕桥陵’,无石刻物等项”。那天县长组织学生百余人来陪同陈先生祭陵。陵前香案上排列果品等物,陈先生焚香行最敬礼,同时摄影留念。他应邀立亭阶上演说,大意谓:“南侨慰劳团代表南洋千万华侨,回国慰劳考察,鼓励抗战民气,要把获得的国内军民社会的好印象,带到海外去作为宣传材料,以便争取更多的金钱外汇支援祖国抗战。”随后陈先生一行登汉武帝求仙台观赏陵景。据县长介绍,陵区古柏树合计六万一千余株,枯则补栽。游毕下山至祠堂(即今轩辕庙)前停车。陈先生记述说:“该祠堂,即黄帝祠。”祠内他们见到“有一树圆三十余尺,据云自古时代迄今”;又一树旁立一碑写着“汉武挂甲树”,“传汉武帝征匈奴回,曾卸甲于该树”。嘉庚先生对黄帝陵之“风水”颇为赞赏,他写道:“由桥陵观之,岂三代以上黄帝时代,便有笃信风水者,不然如桥陵后方有高山起伏形势,其左右前后复有水流环抱,近代迷信风水者所言之吉地,诚无出其右也。”
  陈嘉庚先生一行拜谒黄帝陵后,驱车登程,于当天傍晚抵达延安。在延安慰劳考察的七天期间,同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及其他党政领导人多次会晤,陈先生根据所见所闻,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陈嘉庚先生第二次拜谒黄帝陵是在他归国定居后的1955年8月,当时他担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在庄明理、张楚琨等同志陪同下,在赴延安途中再谒黄帝陵,见到由于年久失修,陵园荒废,庙宇残破,陈嘉庚先生认为他有责任向毛主席反映。同年10月9日,他在写给毛主席的信中说:“我此次访问西北,于9月中旬再访延安。途经黄陵县时,顺便拜谒黄帝陵和轩辕庙。院中历代碑石犹在,千年古柏森森。惟庙宇木料多已腐坏,势将倾塌,庭中草地,多为农民耕种,陵山多数私坟如鳞。曾查询县长,据说自解放后至今未派人看管。保护山林标语虽有,但徒有其名。黄帝陵乃我国民族历史遗迹,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历史文物及各处寺庙尚且保护修饰,而黄帝陵竟任其荒废,抑或中央主管部门因偏僻未暇顾及。”毛主席接信后即在原信上批示:“周总理:此件阅后,请批交有关机关处理。我看陈先生的提议是有道理的。”
  1955年后,黄帝陵曾多次修葺,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建。80年代以来,每年前来瞻拜者数以万计,且与年俱增。经国家批准,大规模整修黄帝陵工程已于1992年4月4日奠基启动,同年8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1999年已完成第一期庙前区工程。其总体规划设计吸收了海内外专家的意见,将体现“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风格。建成有日,嘉庚先生泉下有知,亦当含笑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