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1期

“东方魔稻”的发明人袁隆平奇遇记

作者:庄志霞 聂 冷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和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今,全国已累计种植30多亿亩,增产粮食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多亿元。另据统计,自1975年杂交水稻试种至1995年,我国耕地减少了442.6万公顷,而粮食产量反增加了16058万吨,这些新增的产量,基本上都是杂交水稻的硕果。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创造的这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确保了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了全世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当年全世界水稻种植总面积为22.5亿亩。其中杂交稻2.2亿亩,约占总面积的10%,但产量却占了总产量的20%。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
  
  一
  
  1979年5月,著名的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问中国,惊奇地发现中国人正在种植一种前所未有的杂交水稻。美国是杂交玉米和杂交高粱的故乡。美国的种子公司靠向全世界提供杂交玉米和杂交高粱种子,不知积聚了多少财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也正是受到杂交玉米和杂交高粱的启发而萌生的。但是,由于杂交水稻研究实在太复杂了,所以,尽管洛克菲勒财团斥巨资建立了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结果该项研究被中国率先取得了发明权。
  威尔其的商人脑瓜一转,便发现了又一个重大商机。他当即向中国农业部种子公司的接待官员询问这个发明权的享有人是谁,提出想跟这个人探讨一下有偿转让技术专利的问题。不料中国种子公司官员一口包揽说,这个发明专利权属中国国家拥有。农业部种子公司就是代表国家享有这一权利的惟一代表。要探讨杂交水稻技术转让问题,无须再找“别人”,本公司即可说话算数。
  威尔其经营的圆环种子公司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子公司。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博士是最早跟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苏联做生意,并受到列宁赞赏的西方商人。所以,哈默博士和他的下属们,都最擅长和社会主义国家打交道,大赚其“红色钞票”,还最受社会主义国家的欢迎。哈默博士本人几乎受到过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党政首脑的接见和宴请。他们也都知道中国一些官员最懂政治,而最没有经济头脑。跟他们谈生意,只要顺其所好,多说恭维话,要占便宜犹如探囊取物。因此,一听说跟中国种子公司官员在北京就可敲定此事,威尔其不由得内心一阵窃喜。于是,连忙恭维说,还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好啊,一切高度集中,只要找到北京一位领导,全国任何地方的事都包办好了!接着,他便提出想先带一些杂交水稻种子回美国去试种一下,看看它们在美国表现如何。如果在美国也能显示优势,那么圆环种子公司准备以适当方式购买这项技术专利。
  中国种子公司官员连忙表示,好说,好说。不要钱,先送给威尔其先生三个组合,各0.5公斤杂交稻种子。
  美国圆环种子公司当年就把这三个组合的杂交稻种子播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农业实验站的稻田里。到收获时,跟美国原有高产常规水稻良种Starbonnet一比,产量要高出165.4%—180.3%。美国人不禁被惊得目瞪口呆,一齐把它们惊呼为“东方魔稻”。
  于是,威尔其先生又一连两次来到北京与中国种子公司正式谈判。最后一次,双方于1980年1月达成协议,由圆环种子公司先付给中国种子公司20万美元首期技术转让费,中国即派出制种专家赴美国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专家在美工作期间,由美方支付工资,直到美国科技人员熟练掌握该技术为止。以后在美国生产的杂交稻种,由圆环种子公司在美国、巴西、埃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六国范围内销售,每年从销售总收入中提成6%付给中国种子公司作为后续报酬。
  就这样,这项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转让协议,便在北京由中国种子公司连本带利一手包揽了。这是在杂交水稻发明人和他所在的湖南省农科院一无所知、一无所得的情况下,毫无知识产权观念的中国人与世界作成的第一宗知识产权交易,它开创了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第一项科技有偿转让纪录。不管它的经济效益如何,作为中国科技进步和知识有价概念开始建立的一个象征,它的意义无疑是非常重大的。因此,没有任何人感到这有什么不合理。全国的报纸、电台都在头版显著位置或新闻联播中,兴奋无比地报道了这宗足以令全体中国人深感骄傲和自豪的科技出口转让买卖。
  连发明了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本人和他所属的湖南省农科院也没有感到丝毫不满。全国都还没有什么发明权、受益权的概念,他们当然也不可能有。一切属于国家,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所以消息传到湖南,大家也都是欢欣鼓舞,喜气洋洋。尤其是袁隆平,当得到农业部外事局叫他带队赴美国传授技术的通知时,他竟高兴得一夜合不上眼,打心眼里深深地感激中国种子公司赐予了他这次到世界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去一展身手的机会,而根本就没想到实际上恰恰相反,美国人首先要找的对象本来就是他。
  袁隆平回家收拾行装的时候,兴奋地对妻子说:“邓哲,看样子,我们的穷日子快要结束了。我这次去美国工作4个月,国内工资照发,美国公司还每月另发3000美元报酬。3000美元就是6000元人民币呀!你想想看,有这一趟美国之行,我们就要成万元户啦!”
  “对我们这样的穷家来说,钱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身体和安全哪!我只要你平平安安地出去,平平安安地回来就好。你可得自己保重。”邓哲既欣喜而又不无牵挂地说。
  
  二
  
  1980年5月9日,当地时间上午9时,袁隆平作为首席专家,携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一吾和慈利县良种场场长杜慎余一行三人组成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乘飞机到达洛杉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和美国专家数人已打着牌子在机场迎候。当三人走下飞机舷梯,向撑着牌子的威尔其一行微笑着走去时,威尔其等人便看出是他们的中国客人来了。于是,威尔其连忙满面笑容热情地迎了过来。但可笑的是,他与第一个向他伸过手来的首席专家袁隆平只是礼貌性地轻轻握了一下,就放过去了,而却紧紧地握住第二位接上来的陈一吾副研究员的手,又是拥抱,又是贴脸,口里一叠连声地欢呼着:“您好,尊敬的袁先生!我是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真诚地欢迎您的到来,能够结识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并在美国接待您,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弄得陈一吾尴尬不堪。
  显然,威尔其认错人了。原来,威尔其虽曾数度赴中国谈判引进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但却一次也没见过这项技术的发明者袁隆平。在他的想象中,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自然应该有着一副养尊处优、器宇轩昂、书卷气十足的派头。而实际上,这位袁大科学家却偏偏脸皮黝黑,其貌不扬,活像个勤劳朴实的田间农民;杜慎余则更加于朴实之中,还透着几分拘谨;所来三位中国专家中,惟有陈一吾最为潇洒气派,比较符合他想象之中的那副大科学家形象,所以,他一眼便认定,这位肯定就是首席专家袁隆平了。
  一见这情势,三个中国人不由得一齐掩口而笑。威尔其见客人笑得蹊跷,不由得心里一愣,但他马上就会过意来,为了掩饰尴尬,干脆作了一个幽默的怪脸,跟着客人放声大笑起来。一面耸肩摊手表示遗憾,一面连声道歉说:“对不起,你们哪一位是袁先生?”
  陈一吾连忙推过袁隆平用英语介绍说:“威尔其先生,这位才是首席专家袁隆平先生。我们都是他的助手。”
  “噢,尊敬的袁先生,我认错人了。请您原谅!请让我再次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您将是我们公司和所有美国人最尊贵的客人和朋友。我衷心地祝愿您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得愉快!”威尔其说着再次握住了袁隆平的手,并紧紧地拥抱、贴脸。
  “谢谢您的热情迎接,威尔其先生。您认错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连许多中国人都会把我认错,更别说美国人了。我是一名水稻专家,长年在田间试验,所以浑身上下都染上了不少中国农民的色调。”袁隆平说着,又风趣地朝两名中国同伴一摊手接着说,“他们都知道,我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刚果布’,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意思。您说这多有趣?”
  宾主一番寒暄后,即登车同赴加利福尼亚大学农业实验站,由三位中国专家为美国科技人员授课和示范,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当夜,威尔其在该实验站所在的埃尔森特罗市的一家饭店里为中国专家举行小型晚会。晚会间,威尔其亲自演唱歌曲欢迎中国客人,并请客人自由表演节目。陈一吾不善于演唱,杜慎余只会哼毛主席语录歌,于是他们两人都不愿表演,一齐推袁隆平出个节目,免得显出中国专家呆板。袁隆平从小爱好文艺体育,学生时代就曾参加过西南农学院的合唱团,在安江农校工作时,也常拉小提琴为学生演唱伴奏。因而他毫不推辞,拿起话筒大大方方走到演唱位置,一首忧伤的早期美国电影插曲《老黑奴》便开始在晚会厅里鸣响。他的嗓音低沉淳厚,曲调节奏把握准确,英语咬字清晰,感情真挚,把一名美国南方老黑奴的悲凉晚景表现得非常到位。演唱完毕,小厅里顿时寂然,一向欢乐无忧的美国人一时间全被歌曲带进了历史上那悲惨的黑奴世界,连几名白人小姐眼里都闪出了泪光。良久,人们才从歌曲的情境中回过神来,于是,惊喜的掌声、赞美声顿时轰然而起……
  
  三
  
  中国杂交水稻专家来美传授制种技术的消息,很快被当地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为传播,在美国稻作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加州大学农学院随即邀请袁隆平与该院教授和研究生座谈,为他们解答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有关原理问题。不久,全美水稻技术会议又特邀他出席介绍中国杂交水稻研究情况。5名意大利水稻专家闻讯专程从意国赶到美国加州,与袁隆平座谈探讨水稻杂交技术问题,并邀请他赴意大利讲学。
  连声名显赫的哈默博士也专门抽出时间来亲自与他会见,并请他出席西方石油公司股东大会,和他一块坐在首席,把他作为西方石油公司最尊贵的朋友介绍给全体股东。
  “袁先生,非常欢迎您来我们公司作客。我也感谢您的伟大发明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商机。我看得出,您确实是一位毫无功利之心的中国式纯粹科学家。你们的精神境界,用我们西方的价值观念,是无法理解的。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您的科学发明可能正孕育着一个新兴的产业,和一个遍及世界的巨大市场,意味着千万亿美元的新创财富,足以使世界崛起10个西方石油公司规模的新型财团。光是中国市场,就可以使您成为第二个‘洛克菲勒’啊!哈哈!”哈默博士朗声笑着说。
  几个月的教学活动在尊重、友好、愉悦的情境中,很快就结束了。归国时路过旧金山,旧金山电视台和当地《华侨日报》又特派记者跟踪专访。旧金山是美国华侨华人主要聚居地之一,节目和消息播报后,唐人街顿时为之振奋。人们奔走相告,议论纷纷:向来只见中国人来美国学习科学技术,没想到现在竟有了一批中国人来美国传授科学技术,而且,这项技术还是通过商业贸易途径,由美国人出钱买过来的!可见祖国科学技术的惊人进步,实在大快人心,可喜可贺啊!
  
  四
  
  9月初,远渡重洋自美国归来的袁隆平,又翩然回归了妻子所在的安江农校那套低矮寒碜的小平房。他以一副健康如常的身板,按爱妻的亲切嘱托“平平安安地回来”了,但是,他曾向妻子许下的将成为万元户的诺言,却连吹牛皮都算不上,只成了一个不吹自破的泡影。原来当时有规定,出国人员在国外所得收入必须全部上缴。因而,他们回到北京,向农业部有关司局一汇完报,有关办事官员就要他们上缴在美国挣的工钱。
  他们有点想不通,国家已经从这项科技贸易中获取了数十万美元现利,难道个人就连一点工钱都不该得吗?但不管怎么样,三个人还是老老实实先把美元如数上缴,又按规定领回每人每天1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20元的境外生活补贴费,4个月每人共计各领得2400元人民币,各自回家向老婆交账而去。
  袁隆平有点不好意思似的对妻子邓哲说:“嘿嘿,真对不起。我原以为美国工资可归个人所有,谁料农业部规定得全部上缴,只能每天领2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
  “能成千元户也不错呀,我们家还从来没见过一次进两千多块钱呢!”邓哲安慰丈夫说。“我只要能增加两间小平房,有三四千块钱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就心满意足了。”
  邓哲这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在北京联合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科学技术特等发明奖授奖大会。以袁隆平为首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发明的籼型杂交水稻荣获该项大奖。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震、方毅、万里出席授奖大会。国务院专电致贺。方毅副总理亲自授奖。由袁隆平代表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登台领奖。除奖章和发明证书由袁隆平带回湖南保管外,一共10万元奖金,由当时的国家科委按照民间传统的“上山打虎,见人一股”的办法,略有差别地分发给了所有到海南岛参加过杂交水稻学习研究的全国各地科研人员。袁隆平本人足足分得这项特等奖金5000元整。
  “哎呀!五千块钱啊!啧啧,这么高的奖金,真吓死人了!”当袁隆平喜不自禁地自北京归来,从兜里掏出一大叠钞票交到妻子手里时,邓哲惊喜得连钱都不知该怎么拿法了。
  没过几天,更好的日子又来到了。据农业部通知,美国西方石油公司为扩大杂交水稻的宣传,在有关国家打开杂交水稻种子的潜在市场,准备于7月派出一个电影摄制组来湖南拍摄一部题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花园里——中国杂交水稻的故事》的纪实影片。现在影片脚本已通过我国有关部门审查同意,袁隆平将是影片里的主角。为了不丢中国人的体面,必须使袁隆平的家庭生活条件看上去像个中国一流专家的样子。具体标准是,必须有独户居住的花园小洋楼,客厅里要有沙发、酒柜和电视机;厨房里要有冰箱;室外要有网球场和游泳池。
  这一下可把湖南省农业厅、农科院和安江农校各方面都忙坏了。6月得到通知,7月电影就要开拍。这住房设施无论如何建不及啦!好在安江农校刚刚建成了一栋相当漂亮的科研小楼,让他一家8口搬进去住倒正好合适;只是少了厨房和卫生间,这也不打紧,靠着小楼后侧再加盖两间小平房,看上去也浑然一体很是紧凑。于是,住房问题就这样解决了。电器、家具让袁隆平自己买一些,学校借一些,包装一番,也就很有点专家居室气象了。至于室外设施么,花园虽没有,但整个安江农校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环境十分幽雅,这就足以代替私家花园了;网球场没有,但是学校有篮球场、田径场、简易体操场可以代替,反正专家原本就不爱好网球而喜欢篮球。游泳池没有不行,因专家正好最爱游泳;又恰好小楼旁边有一口池塘,用砖石水泥铺底砌岸,装上进、排水管道,安上钢梯和扶手,半个月工夫也就弄好了。
  于是,7月,当美国电影摄制组组长劳克先生率领着他的小组来到安江时,袁隆平的家居已俨然是一派初级阶段的美国中产阶级模样了。
  “喔,好极了,袁先生。您真会选地方,这里的环境简直美极了。这个大院的资产肯定都是您的啦!”劳克先生羡慕地说。
  “不是的,劳克先生。我们中国科学家的生活设施都是国家配给的。这里的一切设施我都可以无偿享用,但不能说是我私有的。只有我房子里面的东西才是属于我私有的。”袁隆平不禁有点哭笑不得,他一面大体真实地回答着,一面心里想,刚刚还住在低矮的小平房里,连现在家里的家用电器还是公家借的呢,眨眼间就被人看成是一个数百亩园林,和数百万元房产设施的老地主了,真有意思!
  这部影片,后来,除在美国、巴西、埃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6国放映外,1983年7月还被日本各电视台拿去,在全国各地播放。“东方魔稻”的神奇魅力,更加使世界为之倾倒。日本某出版社甚至出版了一本名为《神奇水稻的威胁》的书,惊呼“杂交水稻这一海外传奇给日本带来了风暴”。更有人将杂交水稻赞誉为中国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鉴于袁隆平的国际影响,他的生活条件问题也确实不可忽视了。于是,电影拍完后,各方面再也没叫袁隆平重新搬回旧房里去住,而让他在这所新宅里正式安居了下来,直至1990年他的夫人随调长沙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时为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