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8期

说报刊的"图文并茂"

作者:□李 庄





  "图文并茂"--老一代报人在根据地朝思暮想而不能及。
  根据地人民当权,但技术落后,无制(铜)版技术。个别"大报"用麻纸印制,铅字排版,有些标题的大字还得用木头刻字。"小报"只能石印或油印。
  抗日战争中后期,我在太行山根据地偶尔看到《晋察冀日报》登载过铜版照片,非常羡慕。晋察冀根据地离北平近,秘密工作好,通过地下渠道获得一些在当时说来是先进的技术,太行根据地没有这个条件。
  没有制版技术就用木刻代替。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在太行区,号召力大,许多著名木刻家到太行区工作。罗工柳、彦涵、华山都在。党中央发表重要宣言,常常印发毛泽东主席木刻像。苏德战争爆发,斯大林号召全民御侮,印发斯大林木刻像。斯大林头像庄严、威武、愤怒,出自名记者华山之手。华山当时主要作时事木刻,暇时才写文章,《鸡毛信》等是以后写的。
  《新华日报》华北版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长期用木刻代替铜版,充分说明我们当时技术艰难。1946年5月15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想请毛泽东主席题写报头。他在延安,我们在邯郸,云天阻隔,中间有几道敌人的封锁线。只好采用集字木刻的办法,集毛泽东在其他场合写的字,然后木刻。取《共产党人》杂志的"人","为人民服务"的"民","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日",《新中华报》的"报",从右到左,合成"人民日报"四字。不能制版,只好木刻。
  现在看1946年5月15日到1946年6月30日的《人民日报》,谁也不会认为那是集的毛泽东的字。〈一〉四个字,来自两种报刊、两条标语,气势难说顺畅、统一;〈二〉当时有的报纸已是从左到右排版,《人民日报》还是从右到左直排,为求统一,报头还是从右到左。这个多数人不满意的报头一直用到1946年6月30日。
  1946年6月下旬,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薄一波从延安开会回到邯郸,带回毛泽东专为《人民日报》写的报头。由于不能制锌版,还是由老工人精心木刻。这个字型失真的报头,一直用到1948年6月14日。
  石家庄解放,晋冀鲁豫、晋察冀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中共中央及时撤销晋冀鲁豫、晋察冀两个中央局,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作为华北地区最高领导机关。同时撤销原两个中央局的机关报,组建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请毛泽东重新题写《人民日报》的报头。这时中央所在地区平山能制锌版,听说毛泽东对这个锌版报头比较满意,一直用到现在。
  抗日战争后期,《新华日报》太行版(当时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尚未成立,此为太行根据地第一大报)开展了一个"通俗化运动",探讨如何把报纸办得更"便利读者",除了研究如何使文字更加通俗以外,对改进标题、版式下了较多功夫。当时报纸读者多为县、区干部,有中等文化水平就不错了,大家不习惯版面花花哨哨,都欢迎文字紧跟标题;一条新闻加标题拼成一个"豆腐块";标题字不能过小过大,字型不能也无条件变异,绝对不能出现标题字歪放、倒置等异常现象。这样的版式使人感到严肃、大方,活泼、变化却非常少。
  回忆这些往事,只是为了向青年同志说明: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据地,技术条件还曾这样艰难。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今天的工作环境,不能因为追求"出奇致胜"而随心所欲。
  现在我国报纸琳琅满目,编者日有创造,读者耳目常新,我这个退休报人也深受教益。我们长期响往"图文并茂"而不可得,现在报纸林林总总,令我目不暇接。当然,作为一个终生从事报纸工作的退休人员,对于某些现象也难免产生某种想法,有的是自己跟不上某种潮流,有的也难说没有一点道理。
  总的说,"图文并茂"的问题解决了,好!有的报纸本是人们平常说的日报,却有向画报发展的趋势,走向另一极端。登载照片过多、过大,令人感到"喧宾夺主"。当然,一幅新闻图片的作用有时超过一篇新闻;适当多登些图片,读者非常欢迎。
  但凡事总有个限度,如果把日报办成画报,总不是正常现象。有的报纸登照片,报头像放得比拳头还大,尽管图中人是登龙的球星,或唱红大江南北的歌手,我总觉得有些过分。排版,有人故意把三行文字倒置,把一个标题分段、放歪,其效果不是为着读者便利,而是给人家添麻烦了。
  "图文并茂"是为了提高宣传效果,为了美化版面,而不是给读者找麻烦,给读者添乱。我总认为报纸应该朴素大方,长短有序,便利读者,择精选刊。当然,这是我这个逾八老人的一家之言,就正于同好。
  (责任编辑 程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