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3期

诚信如金

作者:□郭毅生





  诚实是金,意味着真善美;谎言如粪土,意味着腐败和堕落。诚实和守信连缀在一起,便构成“诚信”这个道德范畴的专有名词。它被公认是做人和处事的规范和准则,从古至今像一棵常青树一样存活在人间;谎言和欺骗也连缀在一起,但它总要遭到社会和公众的谴责,像老鼠一样不敢见天日。
  对军事家而言,特别是在战争中,有“兵不厌诈”之说。一切为了战胜敌人,设谋用间,是孙吴兵法所乐道的。但对建国立业而言,开诚布公,取信于民,则不仅是座右铭,而且是成功和不败的基石。
  验之古今中外,诚实和守信是创造大业绩的精神财富,或者说是一块闪烁的金牌匾。享誉全美的钢铁大王卡内基,他不采取倾轧苦难而是诚恳联合,他的钢铁产品质量上乘,有名的旧金山大桥屹立至今,成为他的丰碑。中国的大庆油田,他们的成功被总结为:“三老四严”。“三老”,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的本质就在于认真,而决不是假冒伪劣,对国家和人民进行欺骗。北京的同仁堂,不仅对贫富一视同仁,它的药材更是货真价实。它在长白山有自己的人参园,在吉林开辟了广袤的养鹿苑,所以它的参茸丸不仅有洁白的外壳,而且它的内涵更是丰泽滋润,代表了中华民族医药家一颗诚挚爱人的心。香港的“十大财东”,人们但知其富甲南海,却很少了解他们原是严守信誉的诚笃的东家。如是的实例,读者自可从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中,列举出更多更多。
  在中国璀璨的古代文明和辉煌的炎黄文化中,诚信和仁义一样是它的基本支柱。儒家把“仁、义、礼、智、信”并列,被称为道德范畴中的“五伦”。近代之前的二千年岁月,“孝、悌、忠、信”是衡量士人的一个标准尺子。商品经济的涤荡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扫掉了许多早就该扫掉的垃圾。但是,诚和信则不可像泼脏水一样被泼掉,诚是内在的美德,信是这种美德外在表现。在《论语》中,孔夫子倡导的是:“言忠信,行笃敬”。这位文化巨人自己也身体力行,他“主忠信,过则勿惮改”。孔门七十二贤中的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即是说信和义都是具体可见诸于行为和实践的。孔子还有句震古烁今的名言,他指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先秦时代的诸侯和霸主,有些人是体验过这其中三昧的。
  当时出于争霸的政治需要,“诚信”常被诸侯作为招贤纳士、收取民心的一种手段。《史记·燕召公世家》载:燕召王即位于国势倾危之际,想招贤士以图振兴,他筑“黄金台”礼敬师事郭隗,表现了诚信之心,于是乐毅和邹衍等一批军事和政治人才奔赴燕,助燕强盛起来。秦国敝处西戎,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在颁布法令之先,曾有一段“徒木立信”的故事,传扬千古,为后世当作典范。秦末群雄并起,发生楚汉之争,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行军秋毫无犯,马上争取到三秦父老百姓的信任。
  但是,事物是复杂的。真理与谬误、诚实与谎言,相生相克,同时并存,互为消长,此种社会现象,无论在驿路传烽的古代,还是媒体发达的今世,都不罕见。封建专制统治下,只许皇帝扯谎,不许百姓说假。煌煌明诏,什么“奉天承运”,“拯我黔黎”,都是颠倒乾坤、鱼肉百姓的代名词。晚清的咸丰皇帝,怀疑百官弄虚作假,一次他问某大臣:“卿以为报捷奏章可信者几何?”对曰:“不过十之二三耳!”这就是说70%至80%是谎话。曾国藩被尊为咸丰、同治的中兴名臣,是个正襟危坐的理学家,他在《家书》中谆谆教导家人子弟:“要早起,不谎语”,这响当当的名句,言简意赅,可圈可点。但在曾国藩所处的那个谎言时代,在官场中,为保住乌纱帽,他也往往是要扯谎的:1864年6月,曾军攻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城,他在奏报《克复金陵折》中,谎话层出。如天京围城中军民总共只万余,他却奏称有兵民十多万,以此开脱他久攻不克的失职;幼天王逃亡出去了,他奏报称死于乱军中以塞责,等等。这些欺骗招致朝廷的不满,于是有派大臣调查之议。
  日记应该是写真或心灵的独白,但同治、光绪年间,无论官吏或士人的日记也往往不真实。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里,首先抄上谕,又不惮涂改。他早有准备,期待皇上御览。鲁迅读后说:“我觉得从中看不见李慈铭的心,却时时看到一些做作,仿佛受了欺骗。”(《三闲集·怎么写》)在有名的《翁同日记》中,翁为了避祸,将戊戍变法数月的日记毁掉,重新改写。既可怜,又可叹!我曾阅读过他先前接见谭嗣同的日记。翁在日记中评价谭为“杰出者”,政变后却不得不涂改为“桀傲者”。在极权专制雷霆下,写日记也不自由,还有什么诚实存在的余地?撒谎是罪过,但逼人撒谎的体制,才是该“纸船明烛照天烧”的。 据载:晚清的慈禧太后,一次在颐和园中的大戏台看戏,光绪皇帝侍立在旁。慈禧很喜欢一小丑的风趣表演,便宣上来颁赏并赐座,小丑机智地谢道:“皇上还站着呢!奴才哪敢坐?”慈禧这才说:“皇帝也坐下。”在那女皇专制的年月,王公大臣、百官九卿都噤若寒蝉,只有一个小丑敢于出来说真话,这岂不与《皇帝的新衣》童话相似么?大清朝堕落到这个份上,不被推翻才怪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个可资借鉴的镜子,政治上谎言弥漫,纵容和助长贪污腐败,将会使国家和民族坠入无底深渊。五四时期一位先锋人士呼唤道:“要努力把自己铸造成一个人,要特立独行,敢说老实话,敢向恶势力作战。”让我们仔细玩味他这段含义深刻的话,身体力行,为振兴中华,作一名坚强的战士。
  (责任编辑 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