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1期

胡适在风雨飘摇的旧北大

作者:胡明





  胡适在旧北大执教二十年有余,无论在蔡元培长校期间的“新政”,还是蒋梦麟长校期间的“中兴”,胡适的影响重大。胡适本人长校的旧北大的最后三年,是北大历史上最为艰难困窘、风雨飘摇的三年。随着旧北大走完历史,以蔡元培、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教育哲学也在中国大陆寿终正寝,中国的教育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
  
  我们知道,从1917年1月蔡元培当北大校长起,或者确切地说从1917年9月胡适进北大当教授起,北大的一系列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正式揭开序幕。
  在抗战爆发前的20年里,北大教育规模发展很快,尽管中间风云变幻、波折屡生,又经历了北伐的动荡。1930年底胡适重返北大后开始的所谓“中兴”阶段,北大的教育学术更趋活跃,基本上奠定起一个现代化国家大学的规模。“七·七”事变后,北大内迁,在昆明与清华、南开组建西南联大。到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北大复员,迁回北平。
  1945年6月原北大校长蒋梦麟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组建西南联大的三校各自复员后,清华梅贻琦、南开张伯苓可以继任旧职,唯北大校长之职必须重新推举。蒋介石想让胡适或傅斯年担任,因胡适人在美国,蒋就让教育部长朱家骅先征询傅斯年的意见。傅斯年8月17日上书蒋介石,力荐胡适:
  北京大学之教授全体及一切有关之人,几皆盼胡适之先生为校长,为日有年矣。适之先生经师人师,士林所宗,在国内既负盛名,在英美则声誉之隆,尤为前所未有。今如以为北京大学校长,不特校内仰感俯顺舆情之美,即全国教育界,亦必以为清时佳话而欢欣。在我盟邦更感兴奋,将以为政府选贤任能者如此,乃中国政府走上新方向之证明,所谓一举而数得者也。
  适之先生之见解,容与政府未能尽同,然其爱国之勇气,中和之性情,正直之观感,并世希遇……盖适之先生之拥护统一,反对封建,纵与政府议论参差,然在紧要关头,必有助于国家也。今后平、津仍为学校林立文化中心之区,而情形比前更复杂。有适之先生在彼,其有裨于大局者多矣。
  
  朱家骅也与傅斯年一样,主张推荐胡适。蒋介石接受二人意见,决定由胡适担任北大校长。9月3日,朱家骅致电胡适,报告了这个决定,并告知胡适,在他返国之前,由傅斯年代理校长。9月6日任命胡适为北大校长的令文正式发表,同时傅斯年致电胡适:“北大复校,先生继蒋梦麟先生,同人欢腾,极盼早归。此时关键甚大,斯年冒病勉强维持一时,恐不能过三个月。”
  胡适任北大校长消息一公布,北大内外著名学者教授欢欣鼓舞,确是一片欢腾。汤用彤、周鲠生、段锡朋、周炳琳、傅鹰、郑天挺、江泽涵、丁声树、贺麟、吴景超等纷纷致电致函,表示内心的欢欣。如贺麟的信很有代表性:“先生长北大消息传出后,众望所归,群情欢悦,不仅为北大之复兴庆幸,且为整个中国教育学术之光明进步庆幸。”(9月21日)老北大教授中多有人致贺的同时直接向胡适积极提建议,出主意,如饶毓泰,还举荐一批理科尖子人才,请胡适考虑聘为教授。又如罗常培也一面举荐文科人才,一面建议胡适:“回国后,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应把北大恢复到蔡先生的自由主义色彩”,更希望胡适自己保持“超然自由、无为无不为的精神。”——可见胡适接任北大确是众望所归,众情所仰。
  胡适与北大的历史渊源决定了他与北大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胡适1917年至1926年、1930年至1937年在北大的两段生涯,为提高北大教育与学术研究殚精竭虑,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胡适进北大伊始便有意识想把北大建成大学概念与管理观念均第一流的现代化大学。他积极提倡北大用全力攻钻高等学问与高等学术,鼓吹“提高”与“创造”,他甚至几次设计让北大办成一个纯粹的研究院,如1924年他曾与李四光认真筹画过一个《北京大学大学院规章草案》,拟议了“大学院”即研究院建制的全部大纲细则。后来清华大学的“国学研究院”从组织体制到学术方向也正是出自于胡适的精心筹划与设计。——现在胡适可以全面规划他的发展北大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宏伟蓝图了。
  胡适1946年7月5日回国抵上海,7月29日到北平。8月4日北大校友会在蔡元培纪念馆开会欢迎胡适。16日胡适主持召开北大校务行政第一次会议,重点研究北大院系调整及新建制和重要干部设置以及各系科教员的聘任,增加了一批新教员,壮大了北大的教师阵容。9月20日他为傅斯年卸任“代理”校长举办茶话会后,正式接任北大校长。同时聘任汤用彤为文学院长,饶毓泰为理学院长,周炳琳为法学院长,马文昭为医学院长,俞大绂为农学院长,马大猷为工学院长,樊际昌为教务长,陈雪屏(后是贺麟)为训导长,郑天挺为总务长,组建了复员后的北大领导班子。
  胡适在北大校长任上曾认真筹划过三件事。
  一、在1946年12月的国民大会制宪会议上与朱经农等204人联合提出《教育文化应列为宪法专章》的提案和与18位教育界国大代表联合提出的《请政府注意教育问题》的提案。并着重指出“教育是立国之本,亦为施行民主政治之基础。当今宪法正在制订之时,政府即将还政于民,尤赖教育之普遍推行。”又提出六条供政府参考的具体建议。
  二、1947年夏,胡适专门写信给白崇禧与陈诚,提议在北京大学集中全国研究原子能的第一流科学家,专心研究最新的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并训练青年学者,以为将来国家大用。他已亲自联系了钱三强、何泽慧、胡宁、吴健雄、张文裕、张宗燧、吴大猷、马仕俊、袁家骝等九人,这九人“皆已允来北大”。这项建议最后成为一张废纸,他只是为中国的现代核物理起步超前地描画过一幅梦想的蓝图而已。
  三、1947年8月下旬,胡适在南京出席中央研究院有关会议时面见蒋介石,正式提出了他的“十年高等教育发展计划”,一个月后胡适又根据这个“发展计划”撰成专文《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公诸于世。这份《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的核心意见有两条:第一条是在十年之内,集中国家的最大力量,培植五个到十个成绩最好的大学,尽力发展他们的研究工作,使他们成为第一流的高等教育与科研学术的中心。第二条核心意见是,“大学的观念应该革新与修正,今后中国的大学教育应该朝着研究院的方向发展。凡能训练研究工作人才的,凡有教授与研究生做独立的科学研究的,才是真正的大学。”这两条都是针对了北大的实际,也包含了对北大方向的规范。五所成绩最好的大学,第一所即北大,其次是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
  1947年10月10日胡适在天津的一次讲演《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中,再次强调科学研究必须是以大学为中心,而大学应以从事高等研究为主要任务。10月29日胡适在北大工学院四十四周年纪念会上发表讲话,再次提醒大学对于国家学术科学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主张积极移植欧美大学的“三会”制度。所谓“三会”,即“董事会”,它保证独立的经济来源;“教授会”,它是最称职的内行治理的管理机构,“校友会”,它是全力支持母校,与社会全方位联系的政经实力团体。——胡适认为欧美的大学之所以能几百年上千年的继长增高,不断充实发展,趋于完善,原因正在这“三会”的恩赐。——胡适在北大校长任上一心一意奢望把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与大学的现代化建设,全力推进到一个可与欧美先进国家接轨的高度。旧北大因为先后得到蔡元培、蒋梦麟和胡适的教育独立、学术自由和发展高等学问提高科研水平的方针维护,才能在政治动荡、风雨飘摇之中挣扎着做出一些可贵的成绩,培养了一批可喜的人才。面对胡适为中国的大学教育的忘情投入,面对他的这一奋斗史及其环绕着的光荣的梦想,种种草创兴革的艰难实践与悲壮心志,我们后来人不由会对先哲油然产生一丝深长的敬意。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