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10期

萧乾与林海音的“京味”之交

作者:何标





  在作家萧乾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人们注意到有一个精美的花篮是台北作家林海音及其丈夫何凡敬托他们在北京的亲友安放的。
  萧乾与林海音有着长期的交往和友谊。萧乾比林海音年长8岁,是蒙族人;林海音是客家人。这两位出身、经历迥然不同的海峡两岸作家,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早年都居住在北京,都把北京当做自己的故乡,而且至今仍然在习性、爱好、语言和文字上,保持着未经岁月磨灭的那些“京味”。
  1988年8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第52届国际笔会年会上,林海音与萧乾初次相遇。他俩同韩国作家许世旭,进行了关于加强海峡两岸和韩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对话。会上,林海音表示:“能坐在尊敬的前辈作家萧乾身旁,用同样的京味儿交谈,感到愉快和荣幸。”萧老则说他看过《城南旧事》的小说和电影,“这次能和林海音一见如故,首先就是她的京味儿”。
  随后几年,林海音接连三次从台北来到北京。1990年她初次返京,首先到萧老家拜访,萧老夫妇则特意陪她访问中国现代文学馆。两年后,林海音夫妇携同两位女儿第二次来京,参加了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萧乾文学生涯60年展览”,林海音在揭幕式上致词。1993年11月,在林海音称之为“京味之旅”的第三次来京,她再次登门拜访萧乾,并同他一起参加了《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大系》的首发式。这个“大系”第一辑的编辑工作顾问,便是冰心、萧乾和林海音。
  此外,林海音主持的台北纯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萧老翻译的《莎士比亚戏曲故事集》;萧老也推荐林海音为悼念沉樱女士而写的《春声已远》一文,在大陆报刊发表。他们之间在文学方面的友谊和合作,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中的佳话。
  萧乾在日本投降后不久,曾做为记者访问过台湾。1990年,81岁的萧老虽曾接到访台邀请,但因台湾当局阻挠而未能成行,到台北市逸仙路林海音夫妇家中回访的愿望未能实现;林海音近几年也因年迈多病而不能远行。这两位“京味”之交的两岸作家,从此失却再度相会的机会,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