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回 道姑当年失爱子 庄主今日救恩人

 




  且说在二友庄陈家的书房之内,女扮男装的杨彩凤和失散多年的母亲相认,母女抱头痛哭。

  这位道姑本是太平王边关大帅杨世瀚的夫人,那么,她怎么成了道姑,来到这里的呢?说起来,这话可就长了。

  这位道姑,俗家名叫陆云娘,嫁与大帅太平王杨世瀚为妻。这一对夫妇本是举案齐眉,和睦幸福。他们膝下生得一女一男。女儿名叫杨彩凤,原与父母一起在雁门关生活。彩凤三岁时,陆云娘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杨金豹。这时住在汴京的佘太君恐怕陆云娘照顾两个孩子吃力,就派专人到雁门关把彩凤接进京去,由众位奶奶,老奶奶们抚养,并教她学文练武。

  那一年,杨金豹刚刚三岁。只因当年陆云娘在怀杨金豹之时,曾经许愿,倘若生一个儿子,就到泰安东岳庙降香。如今杨金豹已经三岁,这个心愿还没有了,所以她和丈夫杨世瀚商量,要到泰安去还愿。杨世瀚也很同意,并告诉陆云娘,还愿之后,就近到汴京去省视老祖母、祖母们,让她们看看杨金豹,见一见杨家又一代人。

  当时,陆云娘带着儿子金豹和贴身丫鬟梅娟还有十几名家将,以及各种祭品从雁门关动身,往泰安进发。这一天,他们离开了山西境界,进入了山东。再有两天,就可以到泰安了。谁知就在这时,出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

  这一天,陆云娘一行人途经一座山,山名叫黑熊山。山上,有一个占山为王的寨主名叫赛黑熊阎五。这个人长的五大三粗,行动笨拙。但是,他的力气奇大,真和一头黑熊差不多。他在这里落草,喽罗兵也有两千人。这个赛黑熊阎五有点混头混脑,所以在他手下有好几个专门帮他出坏主意为非作歹的“军师”。

  这一天,他手下的喽兵向他禀报:“有一个小媳妇,长得俊俏非凡,带着一个丫鬟,抱着一个小孩,后边跟着十来个男人,从黑熊山林通过。看样子带的细软和银两不少。”

  赛黑熊阎五问他的军师们:“这桩买卖做不做?”

  他的军师们都是拍他的马屁,看他的脸色行事的人。有一个小子说。“大王!您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押寨夫人,今天机会凑巧,漂亮小媳妇送上门来,下去把她抢上山来,和大王成亲,岂不是好?”

  赛黑熊一听,大为高兴,忙说:“好!好!孩子们,随本大王下山去抢媳妇,抢上山来给你们喜酒喝。”于是乎大头目,小头目一大堆,点了一千喽兵下了山。为了抢一个小媳妇,千吗动这么大干戈,原来是这位赛黑熊爱热闹,不管“买卖”大小,他都爱显他的威风,这是一;其次是要给大王去抢押寨夫人,喽罗们都抢着要去。

  且说陆云娘一行人来到黑熊山,还没有进山,陆云娘就看出这里地势险恶,恐怕山上有强盗,她勒住马头,对身后的丫鬟梅娟和家将们说:“这座山上恐怕要有占山为王的强人,你们都要注意了!”

  梅娟和家将们齐声答应:“是!”

  他们走进山口以后,没有多久,来到一处两边俱是山林之处,忽听一棒锣响,从两边树林之中拥出来千名喽兵。为首的那一个傻大黑粗的家伙,就是赛黑熊阎五。他骑在一匹大黑马上,双手拿着两柄板斧,挡在陆云娘的马前,说。“哈哈!小娘子!小美人儿!你不要走啦,到家啦!来来来,随我上山,咱们拜堂成亲,我让你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吃不尽的山珍海妹。”

  陆云娘哪听过这个!就听她一声娇斥:“胆大强人,敢到姑奶奶面前胡作非为!”说着话,从马鞍鞒上摘下她的绣龙大刀,一声高喊。“休走!看刀!”大刀一举。冲赛黑熊迎头劈下。

  赛黑熊忙举斧相迎,还说,“哟嗬!小娘子还有两下子!”他哪知陆云娘乃是一位女中豪杰,马上步下的本领,俱在他赛黑熊之上。

  两个人马来马往,战了几个回合。陆云娘心想。我不能和他多战,要把这个强盗头子战败,把众强盗镇住,要他们不敢胡为才行。于是在二马相错之际,把在背后插着的小宝剑拔在手中,一拨马头,“嗖”一声,宝剑直冲赛黑熊咽喉飞去。

  赛黑熊大吃一惊,忙往旁边一甩头,这支小宝剑,“噗哧”一声,扎进赛黑熊的左肩。赛黑熊“啊呀”一声,伸手把小宝剑拔了出来扔在地下,他的左肩头,马上鲜血染红了铠甲。

  赛黑熊疼得“哇呀呀”暴叫,他把手一摆,高喊:“孩子们!给我齐上,把这个小娘们给我抓上山去!”

  一千名喽兵,“呜噢”一声,各举刀枪,齐向陆云娘、梅娟和家将们杀去。

  这时,陆云娘在马上,抡起她的大刀,象砍瓜切菜一般,喽兵们挨着死,碰着亡。梅娟把三岁的小主人杨金豹绑在自己胸前,骑在马上,摆起一杆花枪,也是又挑又扎,和陆云娘前后呼应。那十几名家将,虽然也会武艺,但是在这乱军之中,只有自己招架之功,没有保护主人之力。这才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但凭陆云娘有多么英勇善战,在乱军之中厮杀,时问一长,也累得她气喘吁吁。何况儿子在梅娟身上,她就更是挂心,还须照顾他们。杀到后来,看看这喽罗兵并无退意,陆云娘心想:这么厮杀,不是办法。于是示意梅娟,二人配合着往山外突围。

  且说陆云娘在前,梅娟带着杨金豹在后,二人往山口突围。陆云娘好容易突出山口,回头一看,梅娟没有跟上。于是她重新杀入重围,又去接应她。杀出了山口,两匹战马向前跑了一阵,听听后面追兵远了,陆云娘对梅娟说:

  “梅娟,看来今天咱们是遇上了劲敌,那些喽兵恐怕还要追来。咱们娘们倘若再要被围,恐怕就再难出来了。这么办吧!梅娟,趁那喽兵还没有追来,你带着小公子金豹,火速到前边二十里地处,那有一个香云庵,在那里等我。你们不在我身边,我可以全力杀敌。等我把那个山大王打败之后,马上到香云庵去找你。”

  丫鬟梅娟答应说。“是!”

  陆云娘又再三嘱咐:“梅娟呀!小公子是老杨家的独根独苗,你知道咱老杨家现在是千顷地一棵苗,万万不能让公子有失。”

  梅娟说:“奴才知道。”

  陆云娘说:“好!快去。不要让喽兵看见。”

  梅娟打马,刚刚要走,陆云娘又把她叫住。从自己手上摘下一只玉镯,说:“梅娟!这只玉镯名叫玲珑玉镯。给你一只,我戴一只,万一我战死了,你就拿这只玉镯到汴京去找老太君,说明情况,把公子交给老太君。”

  梅娟边流泪,边答应。

  提起这只玉镯,可不是一般的玉镯,它乃是杨家的传家之宝。这还是十几年以前的事啦:

  当年北国派使臣洪飞龙出使宋朝,在京城驻节。不料洪飞龙怀有不可告人的祸心,和当朝的几个奸臣勾结,探知不少信息。他趁皇上神宗到相国寺降香之际,竟然单马独枪,要刺杀神宗皇上。洪飞龙把神宗皇帝赵顼追到观音庵时,正赶上太平王杨世瀚的夫人陆云娘从观音庵烧香出来。陆云娘本是武将,她出门时,从来都是跨马带剑。她上前用剑打败洪飞龙。洪飞龙带伤跑回了北国。

  陆云娘救驾有功,神宗皇上内宫召见,封她为月明侯,并认作义女。还赐给她一副玲珑玉镯,并命当时的能工巧匠在玉镯上雕劐了“月明侯”三个字。这副玉镯就由陆云娘戴在手上。

  现在她遭逢危险,不知是否能够生还,所以就摘下一只玉镯交给了丫鬟梅娟,让她把三岁的杨金豹抱走,到前边香云庵中等侯。

  梅娟来到陆云娘身边,请陆云娘看了看她的儿子杨金豹,然后策马飞奔而去。这时陆云娘再往后看,赛黑熊已驱赶着他的喽兵,象一群饿狼一样跑了过来,把陆云娘围在了当中。

  陆云娘在喽兵群中,东砍西杀,虽然杀得死尸遍地,血流成河,但是,仍然杀不退这些喽兵。时间久了,陆云娘有点力气不佳。她相度形势,心想:我不能再这么拼杀了,这样杀来杀去,待我精疲力尽之际,必然让这些乱军抓去,那时恐怕再想活命,已经不能了。现在我必须擒贼擒王。我冲杀到那个赛黑熊阎五马前,专门找他厮杀。只要把他擒住或一刀杀了,众喽兵没了领头的,自然会惊慌逃散。

  陆云娘主意已定,就四处观望,找到了赛黑熊的位置,冲他杀去。

  赛黑熊正在得意洋洋,做着拜堂成亲的好梦,没有留神,陆云娘已经杀到他的马前。等他发觉以后,按转马头,就要逃跑。陆云娘岂能再容他逃走,在他马后,打出一把小宝剑,“嗖、叭”,小宝剑扎进了赛黑熊的后心,登时死尸摔下马来。

  众喽兵一看大王死了,谁也不再恋战,扔下手中的武器,霎时间四下跑散。

  陆云娘心中惦记着儿子杨金豹,急忙打马往香云庵跑去。哪知跑到切近一看,香云庵已经被喽兵焚毁。问附近老乡,都说曾见有一位丫鬟,和喽兵打仗。有人说那个丫鬟让贼兵抓去了,有人说丫鬟在庵中被烧死了,至于孩子,有的说让一个老道领走了,也有的说可能烧死在庵里了。

  陆云娘听了这话,把大刀往马鞍鞒上一挂,跳下马来,就往火海里扑。这时有救火的妇女忙把她拉住,直等老乡把火救灭,陆云娘跑进火场查看,结果什么也看不出来。陆云娘失魂落魄,直围着火场转了三天三夜。是后完全失望。但在失望之中,她希望真有个老道把孩子领走了。就这一点渺茫的希望,支撑着她没有自杀。但是,把儿子丢了,把老杨家千顷地的独苗苗给丢了,她既不愿回雁门关去见丈夫杨世瀚,又不能回汴京去见余太君。好在她身上还有几件首饰,卖了当生话费,到处游逛,希望遇见带走杨金豹的那个老道。就这样,她漫无目标地在外边游逛不提。

  且说独龙山二友庄的庄主金棍将陈平和石槐二人,带领着儿女还有庄兵十数人,架着鹰、牵着狗,到山里行围打猎。他们撤下围场之后,只惊动得獐狍野鹿,东冲西撞,纷纷逃命。他们正在兴高采烈之际,突然间,“哞”一声,一只跳涧猛虎闯了出来,直奔陈平。陈平骑在马上,他想凭武艺来拼斗猛虎,可是,他骑的战马可受不了,“咴”一声凄然的长叫,吓得浑身颤抖,四腿酸软。陈平一看不好,一跃从马上跳了下来,仅凭手中的大棍,和猛虎斗在一起。

  陈平虽然并不害怕,却也不如平时沉着,大棍挥舞起来,不但打不着虎,有几次都差点让猛虎扑着。其余的人想上去帮手,也都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帮才好。就在陈平气喘吁吁,让老虎扑得毫无办法之际,忽然从树林中飞出一只小宝剑。这一剑打得真准,直插进那只猛虎的左眼。猛虎暴怒,扔下陈平,掉头朝树林中搜寻,还未等猛虎瞅见目标,一只小宝剑又飞了出来。这一剑,直插入老虎的大嘴之中。老虎猛摇了几次头,那意思想把宝剑甩掉,可那宝剑深深戳入它的咽喉之中。陈平看见了,过去举棍就打,猛虎在地上打了几个滚,死了。

  就在这时,从树林里出来一匹战马,马上端坐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就见她绢帕包头,一身短打。马的得胜钩上挂着一口绣龙大刀,身背后背着一个软皮套,皮套内插着三口小宝剑,和刚才打猛虎的小宝剑一模一样。往她脸上观看,只见她素净脸,未施脂粉,落落大方,看来乃是大家闺秀出身。只是看她眉眼之间,好象有多大难心之事,愁锁眉尖。

  陈平看过,急忙上前道谢,深施一礼,说:“多谢这位大嫂出手援救,不然在下恐怕要命丧虎口。”

  那位妇女连忙还礼,说:“些许小事,何须挂齿!”说着话她从马上下来,走到死虎近前,伸手把两口小宝剑拔下,用柴草擦拭干净,然后插入背后皮套之内,上马就要走去。

  陈平忙上前说:“在下敢问这位大嫂贵姓高名,仙乡何处?救命之恩,容后当报。”

  那位妇女并未报名,只说:“些许小事,何足言报!小妇人眼下浪迹天涯,四海为家。”说完,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石槐和他们的一对儿女也都过来,齐声向那妇人道谢,并说:“眼下天色不早,这山野之地,没有旅店供游人歇足,不如请到我们舍下去暂住一宵,明日再走,不知意下如何!”

  那位妇人见他们说得至诚,于是就和他们一齐回到二友庄。

  说到这里,大家当然已经知道这位会打小宝剑的妇人就是陆云娘了。

  陆云娘自从到泰安降香,丢失儿子杨金豹之后,这几年来,一直无脸回去见丈夫和奶奶,婆婆。她在外边到处游逛,专拣深山高岭之处走动,希望能够碰到那位带走儿子的老道。但是走了这么几年,音信俱无。她想。老道带走儿子的话,可能是当地老乡安慰自己编造出来的,说不定儿子已经在那个香云庵中烧死了。所以如今她几乎万念俱灰了。当时她随陈平等人回到二友庄。当下陈平和石槐商量。让石金玉拜在这位打虎女英雄的名下学武。

  陆云娘本待不允,后来考虑,自己已经到处找了数年,儿子杏无音信,不如就在此地安顿下来,再慢慢打听儿子的下落。另外,她看石金玉这个姑娘还是个学武的材料,所以就答应下来。

  石金玉是个伶俐姑娘,马上给陆云娘跪下叩头,口称:“师傅在上,弟子石金玉给您行礼了。”

  陆云娘甚为高兴,急忙把她扶起,然后对陈平,石槐两位老人说:“这么办吧!我已经看破红尘,能否在你们庄子旁边,给我修造一所简单的道庵,我住在那里,一来可以每天教令爱武艺,二来我也可以带发修行。”

  陈平和石槐听说,自然无有不允,他们马上兴工,在二友庄西边二里之处,找了一个山环,盖起了三间草屋,并用乱石垒了院墙。陆云娘就搬了过去。

  陆云娘不愿让人知道自已的身世,所以始终没有透露自己的姓氏。如今有了道庵,便给道庵起了个名子叫青云庵,自己叫青云道姑。从此独龙山方圆左近都知道有一位青云道姑。

  且说陈平,石槐要劫囚车,搭救王兰英和杨开胜,请了不少朋友来帮忙,其中也请了青云道姑。青云道姑本来不想参加进来,听说为救六奶奶王兰英,同时也听说:“太君辞朝,要回西宁,她才有点动心,心说:我把杨家接续香烟的独苗苗丢失,现在如能把王兰英救了出来,和她一起去见太君老祖,一来脸上可以好看一点,二来我也可以和她们一起回西宁去,也算一个完满的归宿。

  在当天晚上酒席筵前,陈平给大家介绍杨彩凤时,说:“这位小将乃是陆金豹。”

  青云道姑一听陆金豹,就特别注意。为什么?她想天下竟有和我的儿子同名之人。可惜他不姓杨,而是姓陆。忽然,她灵机一动:他虽然不姓杨,可为什么和我一姓呢?莫非真是我那丢失多年的儿子到了吗?于是。她守着山珍海昧,却不下咽,而是目不转睛地瞅着杨彩风。她心里七上八下,一会儿感到是自己的儿子,长得有些和自己相象,一会儿又觉得那小将似乎比儿子大上几岁。她就这么思来想去,一直等到终席。她知道陈平把杨彩凤安排到书房,考虑再三,这才夜探书房,母女相认。前回书已经叙述过了。

  陆云娘母女相认虽是喜事,但终因没有找到丢失的儿子,心中不安。

  母女一别十数年,自然有很多话要说。陆云娘把自己从雁门关到泰安去进香还愿,途中遇见赛黑熊抢劫,以及如何令丫鬟抱着金豹逃命,如何杀死赛黑熊,如何丢失杨金豹,以及自已无脸回雁门关和汴京,自己在外飘流十余载,到处寻访杨金豹没有着落的情况告诉了杨彩凤。

  杨彩凤也把自己跟奶奶,老奶奶们学艺,太子赵佶如何无礼,六奶奶如何打赵佶,哲宗皇帝如何不问青红皂白,要杀六奶奶,杨开胜如何劫法场等等情况,告诉了陆云娘。这娘儿俩整整一夜,说一阵,笑一阵、哭一阵。这真是酸甜苦辣,五昧俱全。

  后来娘儿俩商量,劫囚车,救下了六奶奶和杨开胜之后,怎么办?劫囚车不是一件小事,报到哲宗皇上那里,肯定要派兵点将,彻底追究。那时,让六奶奶、杨开胜和太君西行,被官军查了出来,老杨家数世忠君之名,就将毁于一旦:倘若不让六奶奶和太君同行,她老人家知道了也绝不忍心。所以母女俩商量来,商量去,都认为劫下囚车,不能和余太君一家人一同西行。

  后来还是陆云娘深谋远虑,说:“彩凤!明儿天亮之后,你还是独自赶同吉祥镇去,随老太君一家,马上起身西行。这里的事由为娘处理。”

  彩凤说:“妈妈l您怎么办呢?”

  陆云娘说:“明天把囚车劫下之后,马上给你六奶奶改扮男装,杨开胜也要另行改装。还有这里二友庄的陈平和石槐二位员外在这里也住不下去了。如果他们愿意,就和我们同行,一起随后奔赴西宁。恐怕只有这么做了。”

  杨彩凤虽然不想走,但母亲说得有理,她又怕在吉祥镇的奶奶们不放心,只好答应,天亮先走了。

  且说陆云娘母女二人一夜未睡,第二天,天刚发亮,杨彩凤就告别母亲,到前院又和陈平、石槐讲明:自己在吉祥镇有要事待办。这里的事情有青云道姑一人就可以办到了。

  且说杨彩凤走后不久,二友庄派出去的探子回报说:金刀将郭金朋和独龙寨寨主宇文泰率领一千喽兵和官军,押着两辆囚车。出独龙山口,奔二友庄而来。

  陈平命人敲钟,把全庄的庄丁和他们约来的朋友,都集合到二友庄西门之外。陈平站在高处,冲大伙一拱手,说:“兄弟们!今天潼关副帅金刀将郭金朋和独龙寨寨主宇文泰合了炉,也就是官兵和贼兵合起手来,要害无佞天波府老杨家的寡妇太太王兰英。王兰英为什么得罪,江湖上已经传遍,我就不多说了。现在,除去我和石槐老弟受过杨家大恩以外,在其位的还有不少受过老杨家恩惠。就算没有直接受过恩惠的,也都佩服老杨家历代都是赤胆忠心的保国良将。现在王兰英被打入囚车,要从我们二友庄通过,押解进京去治罪。我们哥儿俩作主,邀请了各位朋友和众位乡亲要把囚车抢劫过来,搭救六奶奶王兰英和老杨家的家将杨开胜。不过我要把话说明,咱们抢劫囚车,不管成与不成,将来都是掉头之罪。我和石槐老弟并不强求,愿意的留下来,不愿意的可以躲开。”

  这时大伙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庄主您就吩咐吧。”

  陈平冲大伙一作揖,说:“我替老杨家谢谢大家!现在请大家在庄门前排成一字长蛇阵,到时候听我号令行事。”

  这时陈平,石槐、陈志坚和石金玉都顶盔贯甲,罩袍柬带,骑在马上,等候厮杀。青云道姑却仍是道家装束,只是在背后佩上了软皮套,套内装着她的五把小宝剑。手拿拂尘,骑在马上,闭目养神。

  按下二友庄这里严阵以待不说。且说潼关副帅郭金朋和独龙寨寨主宇文泰原是磕头兄弟。郭大朋兄弟俩和刘恒、刘化兄弟都与磨盘山刘文灿勾结谋反,他们为了积聚势力,就暗中和独龙寨寨主宇文泰磕头拜了把子。所以昨天郭金朋被杨彩凤打败时,他命他手下的五百官兵,保着囚车,跑到了独龙寨。宇文泰当时拍着胸脯保他明天通过独龙山。

  第二天,东方发白,独龙寨内就分派停当,五百名官军押着囚车,五百名喽兵跟随郭金朋和宇文泰披挂整齐,出了独龙寨的山口,直朝二友庄而来。门旗开处郭金朋和宇文泰立马旗下。

  来到庄外,见二友庄早已严阵以待,于是他命令。摆下阵势。

  二友庄陈平为主将。石槐说:“兄长!还是为弟先去会他一阵,你看如何?”陈平说:“兄弟要小心在意!”

  石槐拍马来到阵前,高声喝喊:“潼关郭金朋听着,把囚车留下,便放你们过去!”

  郭金朋听了,放马过来,说。“石槐老儿,你竟敢抢劫钦犯囚车,难道你们要反叛朝廷不成?”

  石槐说:“休要废话,看镗。”说着话,石槐催马举镗,照郭金朋当头砸下。

  郭金朋举刀相迎,二人战了十几个回合,郭金朋一个不小心,头盔让石槐的镗翅刮下,把郭金朋吓出一身冷汗,拔马逃回本阵。

  字文泰见郭金朋败下阵来,提马出阵,因为他和二友庄的陈平、石槐俱都相识,所以来到阵前,二人也不答话,就战在一起。

  字文泰乃是隋朝宇文化及的后代。他的武艺乃是家学渊源。一对大镗使得风雨不透。而且还有三支飞镖,百发百中。

  石槐虽然也使镗,但在宇文泰面前,就显出笨拙来了。二人以镗对镗,打了十来个回合,宇文泰拨马就走,对石槐说:“老石槐,你敢追我吗?”

  过去练武之人,最要脸面。石槐如不理他,自己拨马回阵,也就没事了。可他偏不愿丢这个脸面,说:“迫追何妨!”说着拍马就追了上去。

  其实,石槐也明白宇文泰让自己追他,是要乘机使飞镖来打自己,所以他特别注意。

  宇文泰在前,听见后边的战马跑到切近,手里早已扣好一支飞镖。他突然一扭头,一抖手,说了一声:“看镖!”

  石槐边追,边注意宇文泰的动作,见他扭头、抖手,知道他要打镖,急忙在马上向旁边一闪身。谁知宇文泰并没有把飞镖打出来。等石槐回过身,这时才把镖打出。石槐闪身时,见没有镖打来,就知道上当了,所以又急忙回身。但是已经晚了。这支镖本是打他的咽喉,还多了他一回身,扣往了右肩之上。

  石槐“啊呀”一声,拨马就往本阵败去,宇文泰哈哈大笑,说:“老石槐!不要慌张,本大王不会赶尽杀绝!”

  陈平听了,甚为恼怒,催马就要出阵。旁边青云道姑把拂尘一摆,说了一声:“陈庄主!让贫道前去会他!”

  陈平忙一拱手,说:“恩人,有劳了!”

  青云道姑拂尘一摆,战马出阵。宇文泰一看,出来一位道姑,四十多岁年纪,风度娴雅,拂尘摆动,好象她不是来打仗,而是游山玩水,甚觉奇怪,忙问:

  “这位道姑,难道你要会战本大王不成?”

  青云道姑微微一笑,说:“宇文泰!本道姑才疏学浅,武艺平庸,不敢说是会战,只是向大王请教一二。”

  宇文泰一听,就知道这个道姑不是平庸之辈。忙说:“但不知道长上下怎么称呼?”

  青云道姑说:“小道乃青云庵的青云是也!”

  宇文泰一下明白过来,早就听说有一个道姑,曾经打虎救了陈平父子之命,可能就是这个青云道姑。忙说。“请道长手下留情!”

  青云道姑把拂尘往颈后一插,然后很悠闲地从得胜钩上摘下了绣龙大刀,说了一声:“宇文大王!请放马过来进招!”

  宇文泰一想:她不愿意先进招,表示她有身分,我可不能相让,还是先下手为强。想罢,一催战马,说了一声:“有僭了!”抡镗就打。

  青云道姑知道他的力大,把马一拨,躲过来镗,然后举刀相还,二人战在一处。

  两个人马来马往,战了十几个回台。宇文泰想:我还是用镖胜她罢。瞅个机会,拨马就走。

  青云道姑乃是打暗器的好手,自然明白他的意图。他刚才用诈术打了石槐一镖,青云道姑看得明白,早已防范在心。

  且说宇文泰在前边早已把剩下的两支飞镖扣在手里。青云道姑在后边也把她的三支小宝剑从背后拔了出来。

  宇文泰在前边听到后边战马来到切近,这一回他没有使用诈术,只想用两支连环飞镖打中青云道姑,所以一扭脸一抖手,两支飞镖,一前一后,朝青云道姑的咽喉和前心飞来。

  青云道姑也是一抖手,先是两支小宝剑飞向两支飞镖,“扑、扑”两响,把两支飞镖打落,然后又一抖手,第三支小宝剑向宇文泰后心飞去。

  宇文泰打完两支飞镖之后,听见后边两声响动,扭头一看,见青云道姑的第三支小宝剑已经飞到后心,吓得他魂飞魄散,忙拼命向旁边一扭腰,小宝剑插进他的左肋。疼得他“啊哟”一声,拨马就跑。郭金朋见他没有回本阵来,只好下令退军。一千官军和喽兵,护着囚车,又退向独龙寨山口。准备第三天再行抢劫囚车。究竟能否成功,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