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在线阅读

 

第三卷 萧墙之乱 第十八节 翁婿









  勿忘九一八!!!勿忘国耻!!!

  勒住了马,江嘉不禁抬头望了一望眼前的这座府邸。定乡公府,一等国公、大卫宰相,尚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过如此了。自己这个岳丈大人,当真人杰也。

  这厢江嘉尚在出神,守门的小厮老早便迎了上来,讨好的要扶这个以俊美而闻名上京城的姑爷下马。江嘉微一皱眉,挥手让那小厮退下,自己翻身下马,身手矫健,看来在武艺上也有几分功底。江嘉随手将手中马鞭扔给了那小厮,一面向侧门行去,一面问道:“二小姐呢。”

  “回姑爷。”迎上来的是门上总管安福,他与两个兄弟安禄安寿都是自幼在安府为奴,安无忌尚在乡里读书之中就跟着安无忌的,因此纵是府内一众主子,对他们兄弟几个都是很客气的。

  安福躬身道:“小姐在后花厅陪太太说话呢,小的引姑爷进去。”

  “不必了。”安福说的太太乃是安无忌的元配,陈氏,江嘉的夫人安影便是陈氏所出。江嘉微笑道:“我自己识得路,不必劳烦总管了。岳丈大人还在宫中办事么。”

  “回姑爷,老爷今日回来得早。一柱香时分之前回的府,现在也应该在花厅呢。”安福躬身道:“既然姑爷不让小人带路,那小人便告退了。”

  “嗯。”江嘉也不多做理会,自寻了路昂首踏步行了进去。却不知安福在后面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这姑爷,怎么能漂亮成这样。”

  江嘉一贯任外官,在京中并无府邸,年年入京觐见都是住在岳丈安无忌府中,因此对安府十分熟悉,自寻了路到了花厅,却见妻子安影与岳母陈氏正在一侧的软塌上说话,两母女一人一手的针线,想是在讨论那些针线活计,岳父安无忌一袭便袍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嘴角不时浮出笑意,应当没有睡着。

  江嘉整了整衣冠,方才跨了进去,躬身道:“小婿见过岳父岳母大人。”

  “是叔夜啊。”陈氏闻言抬起了头,她今年也年过五旬,一贯温婉的气质并没有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有所变动,见女婿在门口见礼,当下笑道:“自家人便不用多礼了,进来坐下罢。”

  “谢岳母大人。”江嘉知自己这个岳母是大家出身,极讲礼法,因此虽然听她如此说,却还是再行了一礼方才行了进去,果然陈氏的脸上更增了几分悦色。江嘉行到妻子身边,与她絮叨了几句,又笑着与陈氏交谈了一阵,说的也无非是些江浙的风土人情。

  “叔夜坐我身边来吧。”过了一阵,一直在躺椅上闭目养神未出一言的安无忌突然道。

  “是。”江嘉起身应道。陈氏亦知道丈夫有话要对女婿说,当下起身笑道:“影儿陪娘去花园走走罢。,你小时种的那从芭蕉还在呢。”

  “是。”安影亦是聪明人,朝丈夫温婉一笑后扶住母亲,朝安无忌微微一躬,行了出去。

  “岳父大人。”江嘉不是蠢人,知道自己这位身为当朝宰相的岳父大人绝不仅仅是要与自己说些闲话,当下行到安无忌身前,道。

  “树夜坐吧,只有我们翁婿两个,你就不必多礼了。”安无忌也不起身,微笑道。

  “是。”江嘉拣了张圆鼓凳坐下,心中却在思量,岳父找他,到底有什么事,是为入京觐见还是为了现在朝中几位皇子的事情。

  “叔夜在浙东观察使任上已经四年了罢。”安无忌的语气出奇的轻松,仿佛真的是翁婿两个在闲话家常:“四年才回来两次,你也辛苦了。”

  “浙东一带虽是鱼米之乡,百姓温顺富足,没有什么大祸患,但是一是离京城较远,二来闲杂事情却也不少,因此入京觐见的次数也就少了,不过好在圣上体谅,没有降小婿的罪。”江嘉轻笑着,小心应答道。

  “呵呵。”安无忌亦是一声轻笑,拈须道:“在家中就不用说这些话了,有这份心也就是了。我是说叔夜你娶了影儿也快十年了,我们翁婿两个竟没好好相对谈心过。这话要传讲出去,还不叫外面的人笑掉大牙。”

  “岳父大人公务繁忙,日理万机。谁敢说闲话。”江嘉道。

  安无忌自嘲一笑,道:“算一算,今日怕是我这几年来头一次在申时之前回家,也算难得了。”

  江嘉连忙应道:“皇上倚重岳父您,这是阖府上下的福气,便是小婿,也跟着沾了点光彩。就拿这次监国的事情来说,皇上虽然指定大皇子二皇子和永平公主三位殿下一同监国,但是依小婿愚见,皇上最终倚重的还是岳父您啊。”

  安无忌目光一闪,想起方才在含章殿与明昭的一袭谈话。龙座上的那人面容略带疲倦,但是眼中的神采却让人捉摸不透。见自己站定,那人淡淡的开口:“朕方才见了请安折子,才知定中你的贤婿已经到京了。朕还记得四年前升他为浙东观察使的时候,朕正好身体有些不适,让真儿代朕见了,三年前觐见,朕又有事不能见,让朗儿代朕见的。这天下闻名的浙东观察使,朕竟没见过——他中举那时也太过久远了,而且人又多,朕竟记不得了。”说了又笑。

  “皇上谬赞了,江嘉虽是臣的女婿,但是却也是皇上的臣子。朝堂之上只有上下之分,并无翁婿之情。”安无忌慌忙应道,天威日重,这四个字他现在感受得是越来越深了,虽然明昭对他依旧如前些年一般并无差异,但是他的心中,却明白不论如何,当年安待诏和明昭公主的那等情景,是再也不可能出现了。

  “呵呵。”明昭轻笑道:“朕不过是和定中你闲话家常而已,定中多虑了。这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论起来,他也能算是个皇亲了,朕是在想,虽然朕明日便要去大明宫休养一阵了,定中也不妨带他去大明宫,朕想见见。”

  安无忌垂首道:“臣明白,臣谨尊皇上旨意。”

  “定中。”刹那间,明昭似有些失神,左手无意识的翻弄着龙案上的奏折,道:“朕阅了吏部的考评,乃是卓异,而且观其风评,也是能员一名,现今我大卫,就是要这等年轻有为的人才,定中你选女婿的眼光当真不错,若是再年轻得几岁,朕可要和你抢人,给永平招赘个驸马了。”

  “皇上说笑了。”安无忌应道,心中却在咀嚼明昭那句“现今我大卫,就是要这等年轻有为的人才。”明昭这样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要提拔江嘉还是有什么别的用意,安无忌在琢磨着。

  明昭看着安无忌眼光闪动,嘴角微微上翘,面色却是一凝,道:“不过定中你也知道,加入党争乃是宦途大忌,朕也不喜欢。虽然水至清无鱼,朕的朝堂之中也不可能避免党争之事,但是朕对朕看中的人才,向来是不喜欢他们加入党争的。”说到此处,明昭语音一顿,望了安无忌一眼,言下之意,自是不言自明了。

  “臣明白。”若是这还听不出来,安无忌真该即刻上表请辞告老还乡,可是安无忌还没老,亦没糊涂,当下应道。

  “如此甚好。”明昭眼微微眯起,悠悠道:“朕听说他今日在宫门外候了一回便去了十六宅了。这可不好,十六宅是皇亲国戚的居所,外官能少进便少进一点。定中你回去提点你女婿一下,朕还想好生调教一番,给朕的继位者用,可别还没飞起来,便折了翅膀。”按说若是对寻常人,明昭的话自不会说得如此明白,可是眼前这人是安无忌,君臣三十年的情分,因此明昭说话也没什么遮拦。

  “岳父、岳父。”见安无忌并不说话,只呆呆的出神,江嘉不禁出声唤道。安无忌这才从回忆之中醒过来,他知自己失态,一笑道:“方才想起一事,竟出了神,对了,我们方才说到哪里来了。”

  “小婿说到皇上最倚重的还是岳父大人,这让小婿与有荣焉。”江嘉道。

  安无忌淡淡一笑,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更何况我还算不上君子。再得圣恩有什么用,一旦我病老归西,以后的日子,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走的。”

  “江嘉明白。”江嘉点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民间俗语来说就是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正是如此。”安无忌目光之中隐隐有些赞许,叹道:“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话虽粗,理却是极精到的。你虽是我的女婿,但是历来我看你与青杨,并无二致,一般的希望你们成材,你可明白。”

  “江嘉明白。”

  “如此便好。”安无忌微笑这点了点头,道:“方才皇上召见了我,对你颇有赞许。只是。”安无忌顿了一顿,目光逼向江嘉,道:“你方才是从十六宅回来!”

  勿忘九一八!!!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