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在线阅读

 

第二卷 玉宇呈祥 第四十六节 宫变(二)









  夜,已经三更了,虽然上京城的街道之上早已没有了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打更人,但是人人的心中都有种莫明的感觉,已经三更了,真正的好戏,要开场了。

  兴道坊的一座大宅内,君昕平、凌凛正在紧密的商议着事情,燕旭已经控制了承天、广运长乐三门,正在和驻守纳义,嘉得,归仁三门的左羽林军激战正酣,根据燕旭不时传来的消息,君昕平和凌凛知道现在燕旭伤亡不小,而且军心开始有些不稳了。毕竟燕旭虽然是他们的人,但是右羽林那么多士兵,谁能保证上下一心,现在燕旭能保证军队不叛变就已经是他平时训练有方了,要想让右羽林兵士奋不顾身的冲杀,那难度确实大了一些。

  “凌公子,要不要把他们派过去。”君昕平指的是凌凛带来的吐谷浑三百精锐,还有楚家的两百余人。这五百多人,现在的任务是护卫君昕平和凌凛,但是到了必要的时刻,他们将成为一只奇兵,一只扭转局势奇兵。

  凌凛仔细了看了一番简略绘制而成皇宫形势图,摇头道:“不行,还不能去,最早,也得等燕旭突破了嘉德门之后再说,我们的人太少,只能作为奇兵而出,现在冒冒失失的放进去,根本于事无补。”君昕平现在虽然是名义上的首领,但是他搞阴谋诡计、勾心斗角有一套,说到领兵补阵,却是一点也不通,不过好在他有自知之明,将一应指挥权交到凌凛的手上,毕竟凌凛曾是左羽林军将军,对宫中防务熟悉无比,而且兵法韬略,也是上上之选。

  “可是……”君昕平拧了拧眉头,最终还是把话吞回腹中去了,他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自己是再清楚也不过了,既然凌凛说暂时不动,那也就只有暂时不动了。

  过了约有半柱香时间,却见皇宫方向一片火光冲天而起,君昕平在堂内来回踱步偶尔看了见,连忙快步抢了出去,皱眉看了好一阵方才回来,却见凌凛依旧专注看着那张皇宫形势图,不由眉头紧锁,行到凌凛身前道:“你怎么还在看这个,皇宫那边都起火了。”

  “起火不好么。”凌凛连头都没抬,道:“燕旭不愧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人,懂得用放火来刺激部下。”

  “你怎么知道一定是燕旭放的火。”君昕平气呼呼问道。

  “难道还是高冲或是您的妹妹下令放的么。”凌凛抬头白了君昕平一眼,像是在嘲笑他的白痴,冷然道。君昕平方才那句话其实是一时急躁脱口而出,说了出来自己也有些后悔,此时又经凌凛如此一刺,不由气恼已及,但是又无处可排揎,只能把这口气憋回腹中,气鼓鼓的自去寻了个位子坐下。

  这厢君昕平尚在生气,一名探子飞奔入内禀告道:“禀奏殿下凌公子,颜岱将军那里有些吃紧,请求殿下予以援助。”

  “这……”刚刚坐下的君昕平立刻弹了起来,刚想说些什么却又想起方才的事情,生生的把要说的话再度咽了回去。

  凌凛终于将视线从形势图上移了开来,冷冷罩在那名探子身上,眉一挑,煞气立现,冷喝道:“没有援助,告诉燕旭,想活命的便打退封神破,撑到天亮,不然就凭他杀了林祖威这一件事,便足以让他被千刀万剐,另外告诉颜岱,别想着逃跑,有林祖威这一笔债在身上,就算跑天涯海角也是没用的。”

  “凌公子,这……”君昕平插口道。

  “还不快去。”凌凛眼中神光再盛,喝道。

  “是是是。”那探子这才醒悟过来,连声应着飞奔出去。

  凌凛目光再一转,转到君昕平身上:“殿下,现在不管外城形势如何,只要我们能拿下皇宫便赢了,而皇宫之中,只要拿下太极殿,便算赢了。燕旭是我的部下,我知道他,这一点你放心。”

  “那燕旭还曾在孤的麾下呢。”君昕平气急,脱口而出。

  像是要验证凌凛话语的正确性一般,君昕平语音未落,一人再度冲了进来,高声道:“燕将军已经拿下承德门,正在向太极门进发,燕将军请殿下和凌公子放心,他一定在半个时辰内拿下太极门。”

  “好。”凌凛重重一击掌,道:“就是此时了,殿下,点齐人马,出发。”

  “点齐人马,出发。”君昕平茫然道:“你不是要他们作为一只奇兵的么。”

  “正是。”凌凛点头道:“破了太极门便可直至太极殿,此时不用更待何时,殿下若是不想去,可以留在这里,只等我好消息便是。”

  “不。”君昕平大声道:“孤要去。”本来以君昕平的身份,在楚府内听候消息是他最好的选择,但是不知为了什么,或许是想亲手向明昭报复,他固执的要亲自攻入宫中,尽管楚文森和凌凛一再劝说,但是他依旧固执己见,实在无法之下,凌凛也只得把这个累赘带上了。

  其实君昕平并算不上累赘,君昕平原来便会弓马,在原州的十一年内更是苦练不辍,也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只是因为他的身份,凌凛还是给他派了数十名侍卫。

  北门四军之中,左右羽林军算是皇宫主要防守力量,左右龙武军则各有一部调去兴庆宫、大明宫及西内苑防卫,留在皇宫之中的龙武军军士不过是十停中的三停。北门四军的防守区域也各有界限,如燕旭麾下的右羽林军主要护卫掖庭宫和承天门一线,因此叛军才能如此顺利的冲入皇宫,而左右龙武军负责的地方则是东宫,剩下的皇宫的主要部分,则是由高冲率领的左羽林军护卫。而且北门四军的防区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过得一段时间便要换防,而且换防也无规律,一切听从皇帝的旨意,这是卫朝立国上百年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也是一众帝王为了自己的安全而费心制定的措施。

  沐风奉明昭之命统管北门四军,高冲的左羽林军倒是不必太过费事,而左龙武军将军君仲廉率部负责护卫大明宫,而右龙武军将军尚皋则在兴庆宫主持防务,因此沐风出了太极殿第一件事便是直奔东宫接掌左右龙武军军权——沐风不通政务,本是不知道这其中关键的,好在明昭知道沐风,让他统管北门四军一是信任他,二来也是因为他那个平王身份,因此派了熟知宫中防务的武应安做他的副手。但是也是因为如此,燕旭勾结叛贼攻入宫中的消息过了好一阵才到沐风的耳中。

  东宫崇文殿中,沐风听着侍卫的报告,一贯冷静淡然的他也不禁大惊失色,拿起剑便要冲出殿,好在武应安拉住了他,道:“平王殿下少安毋躁,现在燕旭虽然反叛,但是自嘉德门至左右延明门都是左羽林军的防区,那里人虽不多,但是宫墙高大,宫门森严,想攻进去也非一时三刻能办到的事情,而且太极殿外,亲、勋、翊三卫都调了过去,因此皇上那边,虽是紧急,却也是似危实安,刚才侍卫报告,说不仅是燕旭反叛,而且勾结得有外贼,现在必要的是要断了叛贼的后路,一来可以乱叛贼军心,二来截断其补给,三来也可以瓮中捉鳖,将那些叛贼全数那下。”

  沐风自来优游江湖,比不得武应安出生将门世家,自幼熟知兵法韬略,但是人却是极聪明的,方才一时冲动是因为担心明昭安危,经武应安一分析他也就明白了过来。当下定住了脚步,略一思索,道:“武侍卫言之有理,方才是我急躁了,我不知兵法,武侍卫来说说如何办吧。”

  “是。”武应安也不谦逊,道:“依应安之见,当将龙武军分为三拨,一拨留守东宫,一拨奔袭掖庭宫,一拨重夺承天门,封住叛贼退路。”

  沐风默不作声听了,转身从亲卫手中夺过一份皇宫布置图,快速看了一回后道:“如此甚好,不过皇上那里我还是不放心,不若让留守东宫的一拨自通训门过钟楼,去护卫太极殿罢,现在叛贼应当还没有攻过太极门罢。”

  “调军过去,那东宫怎么办。”武应安皱眉道。

  “叛贼的目标是皇上,是太极殿,东宫并算不上紧要之处,就算万一东宫出了什么事,也没有大碍。”沐风急急道:“就如此罢,武侍卫莫要再耽搁了。”

  武应安一咬牙,觉得沐风说得甚有道理,再快步抢到殿门口,只见归仁门方向火光大起,想是叛贼纵火,当下旋身道:“尊平王之命,应安自带一拨去掖庭宫,王爷带一拨去护卫皇上罢,至于承天门……”武应安陷入了为难境地,左右龙武军的主将都不在宫中,留守宫中的副将都当不得大任,这个人选……

  正在武应安犹豫间,沐风却道:“承天门那里便由我去罢。”

  “可是王爷……”武应安还是有些犹豫不决,沐风却一扬眉,道:“不要再耽搁了,就这般定下了,快快行事吧。”

  武应安和沐风两人并骑出了嘉福门,为免打草惊蛇,武应安率军绕过皇城,自含光门入直至掖庭宫,而沐风则率军直奔承天门,预备截断叛军后路。

  凌凛与沐风各出奇谋,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开始了对抗,而这一对抗,竟然延续了数十年。而他们斗争的中心,都是现在在太极殿外安然高坐的女帝明昭。

  “禀奏皇上,贼子势大,已经在攻太极门了,臣恳请皇上暂时退至大明宫,待臣等扫平叛贼再行回宫。”勋卫李汉三快步奔上太极殿殿前的三十三层汉白玉台阶,行到明昭身前,单膝下跪道。

  “朕说了,朕就在这里,哪里也不去。”明昭端坐不动,俏脸在宫灯的照耀之下显得无比的坚毅——连男子也无法比拟的坚毅。

  “可是。”李汉三急道:“万一皇上受了惊吓,那臣就……”

  “朕哪里会受到什么惊吓。”明昭冷喝道:“朕乃一国之君,有什么能吓到朕的,李汉三,你若是抵挡不住叛贼,可已跟朕说,亲、勋、翊三卫上千人,朕就不信没有一个有胆有识之人能为朕平定反贼。”

  “皇上。”李汉三一张白净面皮被明昭这几句话刺激的红的几欲滴出血来,在灯光照耀之下,更显得怒不可竭,他大声道:“臣在此立下军令状,若天亮之前不能将贼子全数擒拿至皇上面前,臣便提头来见皇上。”

  “既然如此,还不快去。”明昭眼中闪过激赏,却依旧冷冷道。

  “是。”李汉三一个旋身,刹时间便下了台阶,高声道:“皇上有命,令我等尽诛叛贼,兄弟们,杀啊……”

  “杀啊……”一众侍卫为他的气势所感染,都举臂高呼道,气势如虹。

  明昭微笑着看着李汉三远去的背影,却转头向站在一侧的君绍真问道:“真儿认为他能尽诛叛贼么。”

  君绍真早已从梦中惊醒,眼前阵仗虽大,他竟是半点不畏,按着小腰刀站在明昭身侧,见明昭问道,便用那稚嫩嗓音回答道:“儿臣认为李将军一定能歼灭叛军的。”

  “哦。”明昭微微点头,却道:“那之前母皇那样说,是不是不相信他呢。”

  “不是。”君绍真年纪虽小,但是见事极明,大有明昭当年之风:“母皇是在激励于他。”

  明昭目光之中闪过赞许,却没有再说什么,只将目光投向广场彼端的战场,纵使有此叛乱,但是能见到真儿如此,也算值得了。

  “臣高冲救驾来迟,请皇上恕罪。”正在明昭沉思之时,高冲却引着一彪人马自太极殿后绕殿而来。

  凌凛行动要比沐风早且快,因此两彪人马并没有在承天门撞上。今日的凌凛,依旧是着一身白袍,并以白带束额,以示为凌家二百三十口人带孝,手持长剑,跨一匹白马,煞气凛凛,君昕平则着皇太子服色,翼善冠、赭黄袍,腰间跨了一口刀,这一身服色,乃是楚文森命家人连夜替君昕平赶工的,为了就是要到时候争个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这不过是说起来好听一些的,这个世道,谁有实力,谁有权利,谁的到底就是真理,谁说的话就是名正言顺,想到此处的凌凛忍不住嘴角泛起一抹讥诮笑意,上京城,皇宫,我凌凛又回来了,在沙洲受尽无数屈辱,在逃往吐谷浑的凌方竹之子凌凛回来了,凌家二百三十口的血债、我凌凛受的屈辱,要在这里千倍百倍的要回来,等着看吧,我一定千倍百辈的要回来。

  一路过承天门、嘉德门至太极门,因为燕许旭已经控制了这里,所以这一彪人马行得极快,路上横七竖八的遍地皆是尸首,有燕旭麾下的右羽林军的,有高冲麾下左羽林军的,还有些衣饰较羽林军士较为华贵的,乃是亲卫、勋卫、翊卫三卫的侍卫。君昕平看着满地尸首和慢慢浸入地面的鲜血,再加上兴仁门那里的大火,被刺激得双眼通红,兴奋叫道:“好,杀得好,杀……杀……”随从的吐谷浑精锐也被鲜血刺激出了游牧民族特有的彪悍,亦随之大叫,一众人之中,只有凌凛望着夹杂在羽林军军士尸首中的三卫侍卫的尸首,若有所思的挑了下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