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巧用数字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

作者:刘守迎




  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较为频繁的数字出现,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巧妙的运用数字,让“枯燥无味”的数字变得“鲜活”,变得兴趣盎然,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体育教师深思的话题。
  
  一、巧用数字,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由于体育课大多数在室外进行的,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反复强调课堂纪律或靠单一的说教,往往收效不大。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数字,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一: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教师为了知道学生出勤情况,要求学生报数,学生往往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漏报、错报、误报的大有人在。在这样情况下,可改变以往的报数方法,凡是报数过程中,数字是二的倍数,不准报出数字,只准用击掌代替。再看看学生的表现,注意力高度集中,生怕自己会出现错误,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明显得到了提高。
  案例二:小学高年级的体育课报数可作新的尝试。传统的报数是1、2、3、4……,可改为要求学生用英语报数:one、tow、three、four……。在报数的过程中要求各队比一比,看哪一队报的快,哪一队 报数发音准。他们既
  要注意自己的发音和报数的速度又要注意其他队的发音和报数速度,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 巧用数字,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数字,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大幅度地提高。
  案例三:在一次体育教学中,教学的内容是“十字接力”,教者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把简单的数学计算运用到接力比赛中。教者出示简单的数学题,例如“12+6-9=?”结果是几,并按题目计数排列变换队形。有同学马上举手示意参加比赛。这下课堂马上热闹了,有自己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有一起讨论的、有帮助别人的,课堂分不清是体育还是数学。体育和数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科相互渗透、兴趣相互感染。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仿佛还没有尽兴,没有一个肯离开操场。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在体育课堂上却发挥了神奇般的力量。可见,巧妙灵活的运用数字,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益。
  案例四:常规体育教学每节体育课都有准备活动,而通常的准备活动都有徒手操。在徒手操的练习中,一般都采用教师喊口令:1、2、3、4、5、6、7、8,学生按教师在口令和节奏做操。教者在徒手操体育教学中进行尝试:准备活动的口令老师不喊,由学生自己喊,男生1、2、3、4,女生5、6、7、8,可交替进行。这样训练,学生觉得形式新鲜,男女同学无形中在进行比赛,比谁喊的响,比谁做的好。教师这时候再适时地进行评价和鼓励,学生的准备活动做得认真到位,不觉得准备活动枯燥无味。
  案例五:体育教学不论是练习还是比赛,教师总是:“预备,开始!”,或者是用哨音代替。在此,笔者也作了一个小小的尝试。在学生练习、比赛时,用倒计时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师生一起大声数“——.6.5.4.3.2.1.0”,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热情立刻高涨,学生的运动兴趣也随之提高。
  
  三、巧用数字,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在体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数字,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案例六:在篮球课的体育教学中,运球是篮球运动的基础,也是整个篮球教学的重要部分,但学生对运球往往不感兴趣,要学生尽快掌握运球技能也就成了教学的难点。但在运球训练中,巧妙地加入数字进行练习,情况就不大一样了。学生稍微掌握了运球的技巧后,就可进行这样的练习:学生一边运球一边观察教师手指的变化,教师伸出几个指头,学生就大声报出数字。这在无形中纠正了学生低头运球不规范动作,增加了学生运球动作的难度,提高熟悉球性的速度,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中可通过数字的不同组合并赋予某种特定含义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但如果滥用数字,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抽象、望而生畏,而巧用数字则让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如何才能用好、用活数字?笔者的体会是创新思维,运用多种手段,尽可能把抽象的数字形象化,让它以一种可感的形式出现,赋予数字以生命,让它们“活”起来、“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中的数字虽是是枯燥无味的,但只要我们运用得巧妙、适时,就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体育课就会焕发出诱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