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浅谈如何面对新课改下的音乐高考

作者:韩洪勇




  近年来艺术高考成为众目聚焦之地。万千学子在初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急流勇退,另辟捷径,选择了从事艺术高考之路。众多家长认为,艺术高考专业要求不会太高,文化要求过低,殊不知,艺术专业要求仍很高,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现就音乐高考作出几点粗疏见解与大家共勉。
  
  一、声乐考试
  
  声乐,是一门声音演唱艺术。它呈现出一名演唱者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声乐注重声情并茂。一曲声乐作品不仅体现内在的专业要素,如音准、节拍、节奏、调性等。更体现演唱者内在文化素质,如对作品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歌词的表述及应试心理素质的培养。
  1. 曲目的选择。声乐曲目的选择要因人而异,量体裁衣。不可盲目追求高、精、尖型曲目。如女中音音色不宜选择女高音乐曲,如歌者中高区平稳,不宜选择音域跨度过大曲目。民族音色不宜选择歌剧作品。方言语音较重者,亦可选择地方民歌作为自己的演唱曲目。曲目选择以扬长避短为佳。
  2. 歌曲表现。突出表现为对音乐要素的基本把握:音高、调性、节拍平稳、节奏准确、气息平稳、喉头稳定、吐字清晰、能正确理解作品,正确把握音乐人物内心情感,使自己的声音与肢体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栩栩如生的音乐人物形象。
  3. 声乐伴奏。伴奏是声乐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伴奏对声乐考试起到一个衬托和美化作用。伴奏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演唱者的考试成绩。伴奏的功能:一是为演唱者提供曲目调性、感情认识,二是为演唱者创设音乐表现情境,让演唱者置身于伴奏设置的情景之中,以便更好理解和把握音乐人物思想。伴奏应与演唱者多次磨合,反复比对,使伴奏与演唱融为一体。
  4. 考试中的个人仪表与应试心理。端庄的外表、良好的气质无疑对自己的考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考生在考前与考中住往苦思冥想,甚至焦虑万分,对自己的考试及结果忧心重重,有了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正常,任何一个演唱者甚至歌唱家,上台演唱多多少少都会有紧张心理,只是如何认识和克制自己罢了,考生在考试中应以一个平和心态去应考。形象与印象,在考试中多多少少对演唱者会起到一定影响。考生的演唱考试并非舞台演出,考试目的就是考查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和良好的音乐艺术潜质,并非选美,也不是强调舞台和电视播出效果。浓装艳抹、奇装异服,对考生来说,无疑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端庄、得体才是取得考官信任和欣赏的最佳途径。
  
  二、器乐考试
  
  器乐考试是一种考察学生音乐基础素质和基本演奏技能水平的考试。除了对音乐要素要求的基本把握外,更体现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和驾驶音乐思想情感的程度。每个学生音乐基础、生理条件、感悟能力等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在进行器乐考试时,要因人而异,扬长避短。
  1. 曲目选定。器乐考试曲目的选择与声乐曲目选择有相同之处,根据自身的音乐基础和学习程度,选择一些易学易于演奏和表现的乐曲,不可大、长、难,尽量避免“啃不动,咽不下”的状态,否则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其不同之处在于声乐考试受自身情绪和身体状况影响较大,如发烧、感冒等。器乐考试受身体条件影响较小。
  2. 曲目伴奏。器乐考试一般伴奏较少,主要以独奏为主,这样一来,要求考生在演奏作品时,力求精益求精,不可马虎,敷衍了事。西洋乐器弦乐器考试,钢琴伴奏较多,民族乐器考试一般以扬琴伴奏较多,伴奏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演奏者的音乐表现情绪,优者为相得益彰,劣者为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因此,伴奏应慎重选择,反复磨合,便得演奏与伴奏融为一体,相映成辉。
  3. 考试中个人仪表要求。器乐考试也应注重个人仪表和演出形象,总体说来,还应以端庄、大方为宜。西洋乐器考试应以休闲装和晚礼服为主,民族乐器考试应以民族服装为主,如中山装、唐装、民族碎花裙等,这样既体现
  了演奏者的舞台形象,又体现作品的民族性,使情画交融,更为和谐。
  
  三、视唱练耳考试
  
  如何在视唱练耳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和训练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泛唱与精唱相结合。要广泛接触各种调式、各种风格、各种节拍的视唱曲,做到每天一条视唱曲。精唱要少,每周一条,要求在音高、节奏、速度、弱强等方面都能准确表现出来。
  2. 唱谱与记谱相结合。唱谱的同时,注意记谱,从基本音符和基本节奏型入手,乐句长度不宜过长,以4到8小节为宜。
  3. 节奏训练。在对基本节奏掌握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少到多,逐步加强。训练学生在听记过程中应打拍子,掌握好节拍速度,先粗略记下常见节奏型,然后逐一校正弥补。
   4. 口、眼、手、耳、脑相结合。视唱练耳学习过程,眼睛看谱,口唱曲子,心里打着节拍,手划拍点,耳朵听音,大脑分析指挥。只有这几方面积极参与配合,才能地唱好视唱和听记节奏,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总的说来,应对音乐高考应突出音乐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提高,在专业学习中,应注重夯实基础,全面学习,分类把握,灵活解题,以沉稳平和的心态步入考场,以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