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浅谈对体育学习中的焦虑问题的控制

作者:张 宝




  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在体育学习中,焦虑是一种普通的、必然的现象,但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体育学习。对它的探讨,能使我们掌握有效的心理调节技术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有意识的在体育教学中控制焦虑程度。
  
  一、焦虑的本质
  
  克尔凯哥尔认为,焦虑乃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存在的心理体验。儿童一旦形成了自我意识,就会有独立的倾向和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意愿,焦虑也随之出现。罗洛·梅将焦虑解释为因个人基本存在感所依赖的价值观受威胁而引发的恐惧。沙利文认为焦虑是人际关系中遭到他人的不赞成而产生的紧张状态。焦虑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自己的认识感觉到外界将要产生的危险对自己所产生的威胁,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应付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二、体育学习中焦虑的致因
  
  1. 自我感觉。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如果感觉到有能力完成所要学习的任务那就很少产生焦虑。如果感觉完成学习的任务有困难时担心,从而产生焦虑反应。
  2. 外界评价。有的学生在体育学习内容稍微增加点难度或提高学习要求时,担心不能完成所学习的任务会受到教师、同学的嘲笑,从而在体育学习中产生焦虑反应。
  3. 恐惧心理。有的学生担心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会受伤,从而产生焦虑心理。比如说在学习鞍马过程中,有的学生怕自己跳不过去,从而不敢跳,在跳之前心理很矛盾,不敢跳,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很低。
  4. 个性特征。学生的个体特征也会对焦虑发生影响。一般而言,特质焦虑很高的比那些特质焦虑较低的学生对于应激刺激反应得更频繁,他们容易在大范围内对危险和恐惧作出反应;特质焦虑很高的学生 也较容易由于人们之间相互联系而引起的害怕自我评定而增加状态焦虑的程度。斯皮尔伯格认为,失败经验或个人能力受到评定的情况,特别为特质焦虑高的人所害怕。而特质焦虑上有差异的学生,是否在状态焦虑方面也有相应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人对具体的危险和恐惧情境的感知,也深受个人过去经验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学生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技能训练,有助于控制体育学习中的焦虑和掌握技术动作。
  5.师生关系。实践表明,体育教学中的学生焦虑还往往取决于师生的关系。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果和谐,则一般不会出现焦虑反应。如果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出现了裂痕,则容易产生焦虑反应,他们感觉到自己在学习中无人帮助,从而大大的降低学习效果。所以,我们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焦虑对体育学习的影响
  
  由于焦虑的程度不同,以及体育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的复杂性,所以焦虑对体育学习的影响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 不同焦虑程度对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在体育学习中,学生首先要保持大脑的清醒,使之达到适宜的焦虑程度。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保持大脑的清醒,其注意力就不会集中在学习上。由于有些体育学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困难和危险,它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各种困难。有些学生在体育课上产生的焦虑可能会使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产生消极的认知。
  2. 焦虑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影响。在体育学习中,不同年级或不同年龄的学生所需要的焦虑程度是不一样的。同样程度的焦虑状态对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小学阶段,焦虑一般会抑制小学生学业上的成绩。到了中学阶段,焦虑的激励作用往往超过了它的破坏作用,在焦虑水平和学生成绩之间出现了负相关。
  3. 焦虑对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焦虑并不直接引起体育学习积极性的衰退。有体育学习焦虑的学生,他本身仍存在着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要求。他们常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出自己的学习欲望。但如果同时出现了体育学习动力的衰退与体育学习的焦虑,就易形成对体育学习的过度紧张与恐惧心理。这样不仅影响到体育学习的兴趣,也会出现早期的体育学习心理功能障碍征兆。
  
  四、体育学习中焦虑的控制
  
  体育学习中的焦虑反应是一种心理变化过程。我们通过对其诊断后进行教学策略和心理技能来加以控制、解脱,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保持平衡与稳定。教师应不断地从学生动作练习的反馈中寻求合理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手段,以及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形式和控制运动负荷。同时要不断地教育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目的,端正体育学习态度,使他们努力锻炼、热爱体育。
  1. 体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体育学习兴趣,排除外界干扰,谈话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鼓励和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有利因素和掌握动作的潜力所在,也可诱导他们回忆过去掌握某种较大难度动作的喜悦情景,以改善他们的心情,调节焦虑水平。谈话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而有针对性地循循善诱。
  2. 心理控制策略。控制体育学习焦虑,还宜从心理控制入手,在找出造成学生高焦虑的主要原因或直接原因之后,对症下药,采取一些心理调整的技能使之降低焦虑水平。焦虑有比较明确的焦虑对象,而且认知评价活动在产生焦虑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通过改变学生的自我认知、评价,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控制焦虑。
  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摒除非理性的想法,力图将学生自我贬损的想法、不合理的自我语言减少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信念对情绪和行为的不良影响,让个体清晰呈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