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后现代建设性理念下中小学教师角色探析

作者:孙洪凤




  后现代主义思潮发轫于欧洲大陆。伴随着德里达(J.Derrida) 和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等人思想的传播,后现代主义思想很快被学者接受,并有后来者居上之势。之所以有如此势头,不仅仅是这一思想“迎合”了当时社会的心态,更主要的是因为后现代主义倡导的创造、平等、多元等建设性理念的价值。下面着重在后现代建设性理念下对中小学教师角色进行探析。
  
  一、后现代建设性理念
  
  由于许多学者在后现代主义的否定、摧毁等方面的研究和著述,使我们对后现代主义的印象多是从这一方面形成。认为,后现代主义似乎是专门讲否定和摧毁的。实则不然,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向度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奇葩”。大卫·雷·格里芬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从他《后现代精神》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观点,他力倡“创造性”、“多元化”和“平等性”等理念,相对其他后现代主义者倡导的否定、摧毁、批判等理念而言,大卫·雷·格里芬倡导的这种理念被认为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念。他认为,后现代精神是在吸收了现代精神成分的基础上,一种真正的精神回归。在美国后现代世界中心主任大卫·雷·格里芬看来,创造性是人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他的原话是:从根本上说,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类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的奉献,这种接受性同许许多多接受性价值(例如食物、水、空气、审美和性快感等)一起构成了我们本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但是,我们同时又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我们需要实现我们的潜能,依靠我们自己去获得某些东西。更进一步说,我们需要对他人做出贡献。这种动机同接受性需要及成就需要一样,也是人类本性的基本方面。
  以上的论述阐述了后现代主义建设性向度的第一个表征倡导创造性。第二个表征是对多元的思维风格的鼓励,按照德勒兹的说法:多元论的观念——事物有许多意义,有许多事物,一事物可以被看成各种各样——“是哲学的最大成就”。他这里所说的哲学显然指的是后现代哲学。后现代思想家对多元论的倡导是与他们对“本体论的平等”概念的信仰分不开的。本体论上平等原则要求摒弃一切歧视,接受和接收一切有区别的东西,“接收和接受一切差异”。其实是对后现代的“平等”概念和“多元”概念的认同。
  
  二、后现代建设性理念对中小学教师角色之启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学者研究后现代主义,在不同方面得出了不同的启示,从而后现代主义在不同的方面影响着人们。下面就不揣浅陋,略陈己见以就教于方家。笔者看来,后现代主义给我最大启发的就是其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们往往习惯于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懒得动脑筋,容易思维定势。后现代主义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不同视野看问题的方法。后现代主义倡导的创造、多元等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角度。
  相对不同的客体而言,教师扮演的角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主要探讨的是中小学教师面对学生时所扮演的角色。中小学教师角色问题一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角色也不尽如人意。“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师角色存在已久。虽然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角色要求发生了变化。那么,实际上教师角色有没有相应变化呢?在调查中发现,就目前来说,很多教师一直扮演着传统的角色。这些教师满怀真诚,积极投入教育,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想法与学生的想法存在着差异。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与学生存在“代沟”的案例不胜枚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教师不能接受学生的新奇想法。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那些想法离奇古怪,不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甚至认为他们是在“标新立异”,故意捣乱。第二,有些教师认为有些学生不可理喻,不可救药,而学生认为教师对他们存在偏见。教师把学生的“缺陷”认为是“后天不良”,他们认为,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无力解决,是家长需要面对的问题,教师把责任推给学生家长。虽然我们承认家长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教师推卸责任的这种做法值得反思。而学生认为,由于某些原因,自己的一些做法虽然没有达到,甚至不合乎教师的要求,但是他们内心渴望改正,需要教师的关心和鼓励,而教师对他们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不妨试着结合中小学教师的要求,用后现代主义的理念来重新思考此问题。具体而言,在后现代主义建设性理念下,中小学教师应注重主动扮演创新型角色与反思型角色。笔者之所以“青睐”这两种角色,主要取决于调查发现。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反思意识相对而言,较为淡薄,亟待提高。创新型角色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创新的理念,而且善于在教学方法上创新以及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舒尔曼曾认为反思型教师,能够经常回顾、重建、重现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这些教师总是能够用事实来解释一切。
  
  三、后现代理念下中小学教师角色之价值分析
  
  (一) 创新型角色之价值
  自从美籍奥地利人、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在不同领域受到青睐。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不仅具有创新的理念,而且教学方法也要求创新。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活动;学习内容要求具体形象。这样易使学生形成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中小学生阅历浅,对一些问题情景难以想象。因此,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教学方法举足轻重。
  (二)反思型角色之价值
  在广东省惠州市X学校调查时遇到一名初中生“状告”班主任的事件。该生认为班主任对他有误解,诬蔑他,但是不给他申辩的机会。为什么发生此类事件?教师是否应当对管理方式进行反思?笔者认为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需要认真反思。中学正是学生在自我意识和道德方面发展的关键期。以后现代主义的理念来看,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出现的问题,时刻反思我们的管理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自我发展的机会,真正地以学生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