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教学过程中批评的语言艺术

作者:胡美贵 殷允萍 胡美众




  批评是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有的老师批评学生时,总是怒发冲冠、暴风骤雨般的一番训斥,结果自己伤肝损气,劳而无功;学生伤心赌气,毫无悔改之意,批评效果可想而知。俗话说: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注意批评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听后去思索,去回味、自省,达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共处,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批评语言学生才能容易接受呢?
  
  一、情之所至——体现“爱”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的批评语言,一定要言之有情,言之有爱。像春雨似的渗透到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听后能从内心的深处体会到教师真挚的情怀,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心实意的关心和爱护。对待学生的过错,教师决不能一味的斥责,而是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来唤醒学生的悔过之心和改过之心。这样的批评语言才能真正入心入脑,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因人而异——体现“宜”
  
  学生个性不同,对教师批评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强弱之分。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根据对象因人而异。对个性外向者,教师可直言不讳,指出问题,明确要求,令其改正;对待性格内向者,教师要给以情面,留有余地,不要批评的太尖锐;对待倔强者,教师要冷静处之,循循善诱,启发开导,用真诚感动,反而能出奇效。总之,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批评也应做到因人而异。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主动改正错误。
  
  三、适可而止——体现“度 ”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批评应该把握尺度,掌握分寸,做到适可而止。在批评学生时,教师绝不能使学生过分的羞愧和无地自容。试想,对一个名誉扫地,自尊心丧失殆尽的孩子来说,他又怎能心甘情愿的接受老师的批评呢?因此,教师批评学生时,一定要适时、适度,维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一定要合乎职业道德的要求,做到文明、亲切、感人,要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里,用自己贴心的话语打动学生,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言而不尽——体现“思”
  
  言而不尽,就是要求老师的批评语言要收到言已尽而意无尽的效果。也就是说,教师的批评语言,应能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和反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老师的启发和诱导,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进而促使学生不断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最终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其实,“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没有一个学生想成为坏学生,他们都希望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但由于年龄小,缺乏意志力和自制力,他们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多与他们沟通,善待他们,宽容他们,给他们留下改过的余地和思过的空间。这样,教师的宽容便在学生的心海中投下点点帆影,荡起层层涟漪,进而形成一种力量,一种动力,促进学生不断的反省自己的行为,并改正错误。
  
  五、刚柔并济——体现“巧”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教师的批评语言也一样,一定要力求刚柔并济。也就是说,教师批评的语言既要能体现出对学生的严肃批评和严格要求,又能体现出对学生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和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批评。如果,教师一味的强调刚,而缺少必要的柔,学生则会认为老师不近情理,师生之间容易产生隔阂,造成逆反心理;反之,如果教师过分的柔。而缺少必要的刚,就会给学生造成老师软弱可欺的错觉,反而使教师的真诚帮助和热心开导付诸东流。因此,教师批评的语言只有做到刚与柔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
  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从而心甘情愿的接受老师的批评,改正自己的错误。
  
  六、蔼然可亲——体现“和”
  
  师生关系制约着师生之间全面合作,它对于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才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采用恰当的批评方式,对学生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在和谐的氛围下达到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逐渐形成更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与学的过程进入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中。
  总之,教师批评的语言直接影响批评的效果。广大教师一定要十分注意批评的语言技巧,讲究批评的语言艺术,让批评的语言充满教育的智慧,变成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的钥匙;让批评的语言变成对学生的一份尊重、一份信任、一份耐心、一份期待。如此,教学过程中的批评不再是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