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重点

作者:何贵林




  当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令人堪忧,各种外显和内隐的心理问题既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影响,不论是学习类问题或人际关系问题,还是青春期心理问题或挫折适应问题 ,都成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笔者以为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教育学生珍惜无价的自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花着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懒惰成性,荒废学业,甚至打架斗殴,危害他人,并且以此为荣。这就是不懂得什么是自尊的表现。我们就应该采取各种方法让他们懂得这样做是一种耻辱,这是没有自尊的表现,要找回自尊,就要像格林尼亚那样幡然醒悟,奋起直追,遵纪守法,学业有成,这才是真正的自尊。
  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门学问。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就要尊重他人,就要关注他人的尊严,就要善待他人。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对于他人的缺陷或缺点,我们不能取笑和歧视;对于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善于欣赏和赞美。比如我们的学生学习进步了,帮助同学了,为班集体做事了,我们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在赞美声中得到前进的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即使是双差生我们也要善于寻找他的闪光点,给他受表扬的机会。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欣赏与赞美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使他们充满了做人的自豪与快乐。通过欣赏,欣赏者与被欣赏者心理更健康,学习更进步,品德更高尚。
  
  二、要让学生懂得人生需自立,自己的责任要自己负责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而那些认为自己长大了,不愿让家长和老师管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闯了祸自己不敢承担责任的做法绝对不是真正地自立。
  责任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一个人的责任感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自己敢于独立的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并接受相应的后果;做事善始善终,注重效果;不推卸对社会、对他人、对家庭的责任。世界上有许多事情你必须去做,尽管你不一定喜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这种责任感,要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当他具备一定能力时,就要对某些事情负责任,就应该具备责任感。任性、自私、自暴自弃、打架斗殴都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三、培养学生做情绪的主人。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与欢乐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可能高兴,可能忧愁,可能恐惧,也可能愤怒,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情绪是一把双刃剑,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消极、无所事事,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令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所以情绪需要调控。对于情绪多变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更应该调控。
  
  四、教给学生心理调控的方法
  
  (一)注意转移法:当人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克逊告诉他的孙子:“当你气恼时,从一数到十;假如怒火燃烧,那就数到一百。”他的孙子照这种方法做了,果然与别人打架的事越来越少了,与同学相处的越来越和睦了。可见调控情绪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
  (二)合理发泄法: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不良情绪就得到了缓解。例如: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或去打打球;在感到孤独的是时候,与同学聊聊天,给朋友写写信;在感到焦虑的时候,可以向家人或朋友倾诉,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再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出来,还可以痛哭一场,大睡一觉,跑上几圈,尽情地宣泄,直到情绪逐渐愉悦起来。
  (三)理智控制法:如果说情绪是奔腾的“洪水”,那么理智就是一道坚固的“闸门”。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学生,当陷入不良情绪的时候,要主动调动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控制不良情绪,防止不良后果的出现。当你情绪冲动将要打架的时候,当你举起棍子对准自己的同学的时候,要用理智告诉自己想想可能的后果吧。你的同学可能受到很重的伤害,而你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你想想,天下哪个父母不是含辛茹苦,望子成龙,哪个孩子不是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任何一个孩子受到伤害,倒塌的就是整个家庭。孩子的安危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孩子安全,全家高兴;孩子受难,全家痛不欲生。为了可怜的天下父母,让我们呼吁孩子们:别让疲惫的父母再为你担心啦,难道你没有看到妈妈脸上的皱纹更多了;爸爸两鬓的头发更白了。父母把你养大成人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让父母为你担经受怕,为你承担后果,你于心何忍哪?为了父母,为了亲人,为了家庭,为了社会让理智的闸门管住情绪的洪水吧。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用爱心和耐心持之以恒地去探索,锲而不舍地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