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体育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内化

作者:张 跃




  新课程强调人文性,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都尽力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文精神和人文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以体育课程为例,谈谈体育教学在促进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和自我实现,促进完整人性和完全人格方面的几点认识。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从教育方法层面上讲,就是要重视调动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以改善教育效果。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健康第一”,主张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特别是人的创造力。注重人文因素,并在人性化、人本化发展方而设置新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高校体育要摒弃以“训练人”为出发点的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在于“启迪心智,发展个性”,在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围绕“人文精神”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从人文教育发展观来讲,任何教育的结果在于焕发人的人性,培养人的智慧,完善人的个性,使之尽可能成为完人。体育教育是育人过程,也是探索和改造人的过程,没有人文精神是不行的。而仅是灌输式的压抑人性的人文教育也是行不通的。因此要围绕人文精神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强调体育本质、文化价值、主观意识、行为能力等教育,注重生命力的开发,培养主体意识,以学生未来实践为依托,促进学生身心全而协调发展。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加入人文的标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三,增设符合大学生兴趣的人文课程与教学内容。教育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蓝图,在大学体育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一些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增开一些人文选修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而又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
  经历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体育教育后,大学生往往在体能与技能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在众多体育项目中,其个体的倾向性在大学阶段会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当以选修课形式为主,为学生提供范围更广的选择空间,以开拓其体育视野,激发其体育兴趣,增加其运动参与的自主性,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第四,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最直接显现人文精神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选用应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原则,体现出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通过各种教学法的尝试,在大学生体育能力锻炼、体育情感培养、体育参与过程中的成功体验等方面积极探索,调动大学生参与运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逐步形成其成熟体育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体育爱好的强化,最终使之成为大学生健康生话方式中较为稳定的成份,养成稳定的运动习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在激发学生学习情绪、活跃学习气氛等方而有所创新。
  第五,体育教学由单一评价转向复合评价。体育学习是一个讲究过程的教育,应在人的全方位发展中都有所体现。体育教学评价若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就要使教学评价回归评价的本质内涵,即评价要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做到这一点应该在以下三方面注重评价的人本精神的体现。首先,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的,不能为“评价”而评价,应该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其次,应该使评价的形式更能体现评价的客观性。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绝对评价应与相对评价相结合,以体现评价的公平与公正;其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全面,既包括对学生的考核,还应包括对教师评价,以及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第六,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调控体系。有效的教学管理调控是达到素质教学目标的支持与保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调控体系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建立人性化的管理规则。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和谐有序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以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关心和帮助学生,通过师生教学合一的组织和反馈活动营造更多张扬个性的机会,发掘人格力量的隐性管理调控功能。因此,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结合教学的过程目标及终极目标,注重情感管理,心理管理,优化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与健康人格的形成。
  此外,重视教育者的人格力量,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 从培养人的角度,把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形象的力量更为重要。教育者不仅靠自己的知识,更要靠身心和人格力量来教育学生,后者的力量更强大,影响更深远。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在教学活动中以自身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促成其人文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教育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以人文精神的确立为前提的,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注重知识、技能的灌输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巨大力量就是要把“训练人”的体育教学转变成培养人、育人的过程,使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内化到“育人”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同时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