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伫立学生旁边看着他们走路

作者:石秀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大类。三、四年级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比例为3:1,五、六年级为3:2,七至九年级为1:1。略读课文的编排呈现出逐渐加大数量、加长篇幅、加宽内容的趋势。由此可见,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纵观现在的略读课文的课堂教学实践,很多教师把略读课文当做精读课文来教,讲得过繁、过细,一部分教师把略读课文等同于与教科书相匹配的课外读物《语文同步读本》,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学。这两种做法都有悖于编者意图和语文课标精神,所以笔者在此就略读课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 正确认识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
  
  略读课文是介于精读课文与课外读物之间的课文,在教科书中位于精读课文之后。从形式上看,它与精读课文有相似之处,题材接近,体裁基本相同,训练重点一致等。从内容上看,它比精读课文略浅,一般是学生熟悉的人、事、景、物,线索单一,人物较少,场面转换不大,故事性强。教科书安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形成的语文能力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因此,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阅读知识,进行独立阅读、理解的良好范例,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特点。
  “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相对于精读而言。“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难点。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圣陶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略读课文的特点也决定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的特点是半扶半放,形象地说就是“伫立学生旁边看着他们走路”。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为学生指出达到学习目标的方向和途径,让学生读书、感悟、理解。当学生走不动了时,教师再上前扶一把。
  
  二、树立先进的略读课文教学理念
  
  第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之一,是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机会。因此,教学中应该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安排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只需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 从而真正地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
  第二、承认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必须承认差异,理解差异,尊重差异,提倡学生个性化理解。略读课文阅读的要求比较低,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这就为学生的个性发挥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因而略读课应该是最有特色的语文课。教学中应避免要求过高过全,要多给学生提供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第三、内引外连,加强课内外联系。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具有拓展延伸功能。一是要关注略读课文在内容和思想上的拓展,二是要关注阅读方法的拓展,尽可能引导学生借鉴在精读课文学习中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进行巩固,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特点广泛阅读课外读物,适度进行拓展练习,进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
  
  三、 合理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流程
  
  1.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的要求是:学生参照课后提示的问题,进行独立阅读、思考,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粗知文章大意”,并能提出通过自己阅读思考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一般来说应略占一篇课文教学时间的一半。在学生独立阅读之前,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精心设计导入语,提出阅读要求,提示阅读方法。如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疏通课文;把课文中有关精彩词句摘录在自读笔记本上;思考完成课后练习题;在课文中感受最深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上记号,将遇到的疑难问题记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画,边读边想,边读边写(批注)的习惯。在学生独立阅读的时候,教师应在课堂里巡视,对自读思考有困难的学生随时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一阶段集体讨论解决。
  2.讨论交流
  本环节的要求是:交流自读体会,解决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给学生充分时间自读自悟后,教师就应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交流,通过同学间的互补互评,达到对教材的整体感知。先由学生提出自读课文阶段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再由教师进行归类,如基础知识方面的、思想内容方面的、篇章结构方面的、思考练习方面的等等,并从中挑选出本篇课文应该解决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相互争论、相互启发,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和阅读方法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3.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是:拓展训练,积累运用。略读课文一般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的编排有利于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也为我们加强课内外的联系,让略读课文发挥拓展延伸作用提供了契机。略读课文的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走出去,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界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拓展延伸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阅读与课文内容、写法大体一致的文章,如学任溶溶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后,建议学生阅读作者的《一个天才杂技演员》,两篇文章体裁相同,都是童话,都采用奇特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深受少年儿童喜爱;可以进行仿写、续编故事等拓展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学了《大自然的语言》一课,让学生仿照写“春”的小节写一写“春天来了,大自然又对我们说了什么呢?”学了《一颗小豌豆》后,让学生根据其中一颗的想法展开合理想象,续编故事;可以开展讲故事会、排演课本剧等语文实践活动,《小英雄雨来》的拓展延伸,可组织“革命战争年代小英雄故事会”,讲革命战争年代里的一个小英雄的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的拓展延伸,可组织学生演一演。
  必须强调的是,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读书和交流的机会,更开阔的视野,更独特的视觉,让学生个性化阅读,个性化理解,从而提高独立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