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用《科学》,学科学

作者:屠雪平




  泱泱大国,这么多年来,一直以没有人能获得诺贝尔奖而觉得遗憾。如今,全国上下扛起了素质教育的大旗,掀起了课程改革的一个个浪潮,使国人认识到 “科学”乃是第一生产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应运而生,历经多年的修改和改进,正逐步走向成熟,作为科学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它必将成为“科学从娃娃抓起”的重要载体,是国人科学能力提高的主通道,更将影响着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那么,教师怎么用《科学》来教学生学科学呢?
  
  一、以“技”求“知”,少死记硬背
  
  “技”就是学习的方法和技术。“知”即为知识。
  以前,人们对学习只看重结果,而对于学习过程却并不重视。正是这种传统的智力理论,将智力局限在课业学习的范畴,将评价标准局限于学习成绩上,将学生的智力发展局限于对知识的传承和复制上。如今,《科学》已经纠正了《自然》的那种重知识,轻过程的弊病。在科学《新课标》中,更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强调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学习规律,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学会独立学习。
  从玩到学,规范先行。学生刚接触《科学》的时候,都会被披在科学外的神秘光环所吸引。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会简单地认为科学是很“好玩”的,盼望着能每一节课都能换着新内容、换着花样来玩。显然,学生对科学的这种理解是不够充分和完整的,所以教师要在学生接触《科学》之初,就要让学生受到规范的方法和技能训练,把平时的“玩”规范为“学”,为后续的探究把好入门关。
  如三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由于是刚接触科学,学生需要从“看”到“观察“进行转变,也就是从“无目的、无意识”地“看”世界要逐步转化为“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世界的活动。规范地说,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比较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比一般知觉有更强的积极性和理解性,思维会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所以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期,就对学生的“看”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看的时候,要注意:明确我要看什么、从哪里开始看、拿什么看、看到了又怎么办、看不到又怎么办……。总之,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认识和思想去“看”,那么经过持久地训练之后,学生自然而然就把无意识的“看”转变成了有序的“观察”。有了这样的能力,学生就能用自己的小眼睛去看大世界了……
  
  二、熏陶科学品质,受用终身学习
  
  (一)尊重事实,敢说真话
  质疑问题能力是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它是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科学学习尤其需要学生的问题意识,毕竟很多实验的结果不是我们预想中的那么完美,也不象书本描述的那样精准,所以不管我们乐意还是不乐意,我们都不能回避实验结果会出现多样性的现实,所以我们在分析和处理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事实时,千万不能为了某个现成答案去“硬凑”数据,不要轻易舍弃在实验中得到的与理论预言不吻合的现象和数据。而应该大胆质疑,质疑结论,质疑过程、质疑操作……,在质疑中寻找事实真相、在质疑中培养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善于发现,善于提问
  问题意识既是形成质疑能力的前提,又是潜在因素。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学而不问、不求甚解,仅满足于知识、经验的重复,或不善于思考、不观察和提出问题,既使是博览群书、也终将成为书呆子。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发问的欲望,帮助学生学会提问。如:在《电和磁》的教学中,我就是利用奥斯特的故事,在课堂上再现了当时的场景,让学生从那小磁针的一点点晃动开始学习提问。从“为什么会晃动?谁使它晃动?能否加剧晃动?电直接使它晃动了吗?……这样,步步深入式的递进提问其实就是学生掌握原理,寻找和确认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质疑中思维,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多创造质疑的机会,让学生经常得到锤炼。
  (三)以问促思,以思促能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疑点、启发思考,要通过设置问题来拓展实验的设计过程、操作过程和分析过程,尽力挖掘实验的问题功能,否则 “实验”就成了看之有味,做之有趣,实际并没有多大意思的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状态之中,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从发现问题中,对实验提出质疑,在分析问题中,找出对错误进行修正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
  如在对新鲜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研究中,学生建议用燃烧的方法进行检验,当看到火焰和焰芯的熄灭和正常情况下不一样,有的是火焰马上熄灭,焰芯还在闪着火光;有的是火焰慢慢熄灭,焰芯熄灭的更慢;有的是火焰和焰芯几乎同时熄灭……,那么这时就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激发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促进思考:实验中有哪些地方我们设计得还不够周密?我们的操作在哪些步骤出现了瑕疵可能导致了这样的结果?……通过质疑的实验,激发学生产生以问题为核心的实验改良策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提升他们从事独立创造性研究的兴趣,从而获得更贴近实际的研究经验。
  科学课以培养提高学生良好的科学能力为主,这比对他们灌输大量的书本知识更为重要。只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研究中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成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