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神奇妙用

作者:杨红梅




  多媒体以其图、文、音、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点,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机遇,教学因此变得直观、形象,知识信息的传输效率因此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应适当地在外语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改革外语教学形式,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取材颇为广泛,文章中包含了大量的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以及政治、佛教、名胜等多种背景知识,还可能涉及到科学技术的某个分支。阅读者若不具备这些知识,阅读中就容易出现理解困难。许多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生学习,这就要求在课件设计中呈现给学生一定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在课前对所学课文的背景有所认识,便于他们对教材有一个全面、明确而深入的了解。例如,在教授高中英语Britain and Ireland (Lesson86 Unit22 Students,Book lB)中教师先把亚欧地图复制到课件中,对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着色,在授课起始,用英语对各个不同地区的人文、语言、信仰作简明介绍,同时配放恬静和谐的乐曲,使学生对这一国家的构成、地理、人文景观有个大致了解,这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十分有益。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感知教材,掌握单词,理解语篇和训练语言交际能力,以此来确定突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和目标,并在多媒体设计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把学生置于教师的位置来设计课件。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难度适中的感性言语材料,使学生通过不断训练理解掌握教材,进而运用。例如,在教授First Aid (Lesson30 Unit8 Students’Book2A)时,教师讲授common injuries happen every day in the home时,采用了将一幅彩色图片(一条狗扑在一个人身上,那人的手臂在流血)剪入课件的方法.然后听问题录音If the person were you (you were bitten by a dog),what should you do to deal with the injury?学生马上积极思考作出应答:First,I should wash the wound under cold running water.If it bled badly,I would tie it up with a clean cloth and then see a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整个过程,学生的直观感受是:他们自己似乎是课件的操作者、主人。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教师设计的课件应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所组成的三维空间,从词汇、语句、语篇进行直观教学,从而改变以往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电脑以立体方式把内容录入中央处理器,而输出时,也同样以立体显示。给人的大脑以立体语言学习,为能力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授《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Lesson66 Unitl7 Students’lB)时,为了把下面的过程(Milu Deer明清时被运到英国,在那里生长繁殖,而今当它们的同伴即将灭绝时,“重返”故乡)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把世界地图剪入课件,用闪光线“画出”运往英国(经地中海)的水路线,再把一飞机模型切入,使之移动,从英国“飞”回中国,完成“return to China”的过程,同时配音叙述。从实践效果可以看到,大量直观而具有动态性且配有声音的外语课件,会直接将语言符号与情景相一致的信息输入给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比学生先听语言符号,再想象情景作出反应,教学效果更好.
  另外,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育之中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件的设计上,教师头脑中时刻要有一种意识:抽象出教材中有思想教育性的现实课题,加以延伸,既使习得的知识在交际运用中深化,又对现实生活富予深刻内涵,使学生思想受到教育,情操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