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关于蟾蜍的动物行为观察

作者:罗逵昌 李 杰




  蟾蜍是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陆栖性强的两栖动物,又叫癞蛤蟆。蟾蜍的背部生有很多毒腺,眼后还生一对大型的毒腺,能够分泌白色的毒液御敌。又因为其体型较大,又称为大蟾蜍,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
  不同种类的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行为动作——即动物行为。包括爬行、跳跃、奔跑、游水、飞行等运动方式;还包括动物的逃跑、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的动作。就连动物竖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立不动,注目凝
  视也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部分。下面就笔者多年的观察肤浅的谈一谈蟾蜍的动物行为:
  
  一、保护穴居的行为
  
  蟾蜍的皮肤干而粗糙,这与其陆生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它们大多隐蔽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过着穴居的生活方式,有的居住在砖石、土块下;有的居住在墙角、杂草丛中。其栖身的洞穴十分光滑,没有任何“装饰”,再简陋不过了。可是,蟾蜍对如此简陋的穴居环境是不可侵犯,誓死捍卫的。
  笔者对居住在墙角的蟾蜍做过这样的实验:当用小木棍在蟾蜍背部和头部轻轻划的时候,其身体下趴和后缩,眼闭上,毫无反抗之意。若用小木棍轻轻敲打它也不反抗,只是将身体尽力下压或向后压缩。若敲打的力量不断加重(但不是致命的敲打),它有点表示不安和烦躁,将身体前后、左右不停地挪动,但怎么也不肯离开穴居之处。小木棍插入腹下时,也没有多大的反应。将蟾蜍挑出凹穴时,它认为是外敌要侵占自己的穴居之处,其反应大不一样:首先是很敏捷地跳回凹穴(其动作一点也不笨),头向外,呈犬状姿势,两眼圆睁,严阵以待,其目的是保护自己的小天地不容外敌侵占,这时用小木棍轻轻去划它,即发出“咕、咕”的叫声,以示警告;再敲打它,就会马上四肢僵直,背部高高拱起,注目凝视,以示威胁。这时将小木棍插入其腹下,它好像意识到又会将其逐出穴外占其洞穴,就会毫不犹豫的用口吻部把木棍拱出好远,并马上退回原处拭目以待。若再强行将它挑出凹穴,反应会更加强烈,甚至是凶狠。它就不断地发出“咕咕”声,背部高高拱起,连续拱冲小木棍。为了保护穴居,无论怎样驱逐和敲打,蟾蜍都绝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安乐窝”。
  
  二、捕食行为
  
  动物在取食时具有一系列的取食准备动作,并通过有关取食器官的协同配合,以获得食物,这就是动物的捕食行为。
  蟾蜍其眼的晶状体略呈双凸透镜状的扁圆形,晶状体与角膜之间的距离较鱼类的稍大,这种结构有助于看较远的物体。蟾蜍在捕食时,总是呈犬坐姿势,头部高耸,两眼高踞头顶,视野宽广,在距离5米左右的小动物(主要是昆虫类)都可能成为被捕食对象。但由于蟾蜍的眼不能调节晶体状的曲度,在视觉焦点以外活动着的物体只能感觉其轮廓。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蟾蜍眼的结构中由于晶状体具有细小的晶状体牵引机的作用,能将晶状体前拉聚光;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对运动着的物体又特别敏感,只要是运动着的昆虫进入视距便能准确的被蟾蜍捕食。这说明了蟾蜍的视觉适应看清较近且运动着的昆虫。但是对不动的昆虫(即使在眼皮下)蟾蜍也不去捕食。
  蟾蜍的躯体粗短,特别是躯干十分宽阔,不善于向上跳跃。又因舌呈椭圆形,尖端无缺刻,又不如青蛙的舌长,故不易捕食空中活动的昆虫,仅适宜捕食地面活动着的昆虫。捕食时主要用其宽大的口角捕捉食物。
  蟾蜍是肉食性两栖动物,食性很广,捕食的昆虫约占捕食总量的80%左右。其次是蚯蚓、小鱼等其它小动物。其食量很大,每只蟾蜍每天的捕食量为青蛙捕虫量的2—3倍。蟾蜍捕食的昆虫,大多是农业害虫,为农田少使用农药和减轻环境污染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不应伤害而应保护它。
  蟾蜍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傍晚出来捕食,灯光下是其捕食的最佳场所。蟾蜍在捕食过程中,先是快步敏捷的向目标爬去,爬行时头部压得很低,躯干部略离开地面。离目标较近时就放慢速度,悄悄地靠近,当距目标仅几厘米时,便会突然地扑向目标将其捕食。蟾蜍捕食的成功率是很高的,但也有失误的时候,当蟾蜍靠近目标时,有的昆虫很狡猾,或突然钻入杂草松土中,或就地不动,使蟾蜍“失去”目标,不得捕食。这是因为蟾蜍只能捕食活动着的昆虫,不能捕食静止不动的昆虫。由于蟾蜍神经系统不十分发达,眼的辨别能力不强,有时难以识别不能捕食的对象,出现误食现象。如有一种半翅目的昆虫叫猎蝽(又名放屁虫),当蟾蜍捕食时,猎蝽将腹内臭腺分泌的臭虫酸放出,对蟾蜍口腔产生难以忍受的刺激,甚至灼伤口腔,乘机逃之夭夭。
  
  三、防御行为
  
  所谓防御行为指的是动物具有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蟾蜍虽然性情温顺,遇到敌害毫无能力采取主动打击的方法来进行抵御,但能采取有效的防御方法来免遭敌害保护自己。蟾蜍的防御行为主要采取:威胁、分泌抵御分泌物、及两者相结合等方法来防御敌害。
  蟾蜍具体采用哪种方法来抵御敌害,要看受危害的程度而论。首当其冲的是用威胁防御的方法来进行抵御,这是蟾蜍惯用的一种防御敌害的方法。在实施该方法时,表现为四肢僵直,躯干部高高拱起,两眼圆睁,注视敌方,给敌害以威胁恐吓,逼迫退却,保护自己免遭伤害。下举两例:例一,一天傍晚,在住宅区路旁有一只蟾蜍跳跃前进,被猫看见好奇地跑到蟾蜍旁边,习惯的用前肢把蟾蜍摸了摸,蟾蜍感到有危险,就用威胁的方法来抵御猫,猫本无伤害之意,反倒被蟾蜍忽然的威胁行为吓了一跳,退却离去了。例二,一天天阴,笔者钓鱼回家,在一片荆棘丛旁看到一只蟾蜍用威胁的方法抵御一条毒蛇的进攻。开始,它两互不相让,蟾蜍对毒蛇不敢掉以轻心,将背部高高拱起,两眼瞪得鼓鼓地注视着毒蛇;毒蛇将头竖起一尺多高,不停的向外吐着长舌,头部不停的左右摇晃,对蟾蜍进行恐吓,但不敢轻举妄动。它们相持了约十分钟左右,毒蛇无可奈何只得放弃,慢悠悠的从蟾蜍身旁退却了。
  蟾蜍分泌抵御分泌物的防御行为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本身体表不断地向外散发分泌物的气味,对那些嗅觉敏感的敌害自然的起到防御的作用。如有一阴天下午四点钟左右,在住宅区的一条狗发现路旁有一只蟾蜍在跳动以为是可取的猎物,快速奔去。蟾蜍看到狗是来者不善就停止跳动,狗也不敢贸然行动,很谨慎地嗅了嗅蟾蜍就立即离去了,原因是狗嗅到了蟾蜍体表散发的气味(即抵御分泌物的气味),这个现象被狗主人的小孩看见,就向狗发出“嗖、嗖”的进攻指令,唆使狗向蟾蜍进攻,因狗对蟾蜍体表散发的气味有恐惧感,不敢进攻,只是狐假虎威的对着蟾蜍“汪汪”的叫。蟾蜍看到狗如此凶猛,感到十分危险,突然将背部拱起两眼盯着狗。狗被蟾蜍突如其来的威胁行为吓得后退几步,但有主人做后盾,不肯退却,壮着胆子“汪汪”叫个不停。蟾蜍不甘示弱,毫无畏惧的僵直在那里与狗对峙。小孩见状来了兴趣,用小木棍敲打蟾蜍高拱的背部,蟾蜍受到敲打,反将背部拱得更高以示“抗衡”。由于敲打的力量太重,蟾蜍感到危及了生命,只得使出最后的杀手锏——分泌乳白色的毒液(即抵御分泌物)进行御敌。因毒液散发出刺激性很强的气味,狗嗅到后十分紧张,只得哼哼唧唧地退却了。这就是蟾蜍为了保护自己用抵御分泌物御敌的重要防御行为。
  
  四、繁殖行为
  
  所谓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蟾蜍是两栖动物中结束冬眠后最早进入繁殖期的种类。在湖北江汉平原地区,四月初左右蟾蜍苏醒后立即进入繁殖期。
  蟾蜍进入繁殖期所选择的繁殖空间就是它们结束冬眠的地方,如池塘、水沟、小水坑等。若在一个水域环境内有许多蟾蜍进入繁殖期,他们彼此之间不会为了繁殖空间而发生明显争斗,这一点和其它动物比较是有所不同的。有一年四月初笔者在麦田的一条大水沟观察蟾蜍的繁殖行为时,就看到无数的蟾蜍共同活动在这条水沟中,它们没有争斗,和平相处。它们求偶的行为是这样的:起初是雄蟾高声鸣叫招引异性,两者相爱后或者以口角相吻,或用前肢相互抚摸。经过一段时间,当体内性激素达到最高峰和生殖细胞(精细胞、卵细胞)成熟的时候,它们就双双抱对、交配、产卵。蟾蜍完成产卵的过程是在夜间进行的,雄蜍紧紧扒在雌蟾背部称为抱对,要排卵时,两者同时潜入水底,在雌蟾排出卵细胞的同时,雄蟾将精细胞也排入水中,完成体外受精过程。雌蟾排卵时,其输卵管的腺体能分泌胶状物质把黑色的卵细胞包被呈带状(叫卵带)排到水中,卵带粘附在水底的水草上。受精卵经7—10天发育成有外鳃的黑色蝌蚪(与鱼相似,用尾摆动在水中游泳),随着变态发育过程,外鳃消失,长出内鳃;尾部逐渐消失的同时,先长出后肢,随着长出前肢;然后尾部全消失,四肢发育完全;最后,内鳃消失,肺形成,发育成蟾蜍。
  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蟾蜍动物行为最客观真实、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很辛苦,但乐在其中。重要的是可掌握有关蟾蜍动物行为的生物知识:蟾蜍为了捍卫简陋的穴居地,能与入侵者奋力抗争;防御敌害时,誓死如归、无所畏惧,用分泌带毒的化学物质(即白色的抵御分泌物)散发气味驱敌离去;繁殖后代同其它两栖动物一样,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幼体在水中发育,成体离开水在陆地上生活;其捕食对象为昆虫类,大部分是蚊虫及农业害虫,故有利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蟾蜍是对人类有益的两栖动物,我们理应保护,和谐共存,同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