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本土文化问题思考

作者:傅 辉




  【摘 要】当代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广告招贴艺术。
  【关键词】传统美学 招贴广告设计
  
  一、我国招贴广告设计的发展简介
  
  广告在世界各国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都是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传播手段的革新,无不对广告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说1886年出现于巴黎街头的多色印刷的版面画是近代招贴的开始时期,那么我国招贴的产生则以本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四十年代出现在沿海城市的月份牌广告和路牌广告为标志。它们虽然带着一定的半殖民地色彩,但却以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到千家万户,因此,应该说是我国招贴广告的发展与开端。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招贴艺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苏联、捷克特别是波兰招贴的影响,在原有基础上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所提高,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洞开,也借鉴了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国家的招贴艺术手法。可以说,作为招贴艺术,中国的广告设计工作者吸收和借鉴了不少国外同行的经验和作法。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以及现代科技、文化、艺术和现代广告的发展均给招贴设计带来了新观念。设计家突破各种常规束缚,招贴设计不再受某种风格流派的约束,在注重招贴信息传达功能的同时,更注重其独特风格的展现和富有创意的设计,将招贴广告视为沟通思想的媒介,因为他们认识到情景交融的设计会使招贴广告更打动人心。
  
  二、传统美学观对我国招贴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
  
  招贴设计是一种限定性的艺术形式,它的客观要求往往多于主观要求,是在各种限制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具有理性化和综合化的特征。它是艺术美感与功能科学完美结合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在招贴艺术方面也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招贴艺术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正因为这样,作为外来的招贴艺术,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招贴艺术。
  例如,构思上的“以一当十”、“以少用多”的精炼,构图上“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简洁,“疏可走马,密切不透风”的对比关系,“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夸张,都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已经在我国招贴艺术的设计中得到充份体现。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靳埭强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2008年的申奥标志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意韵,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三、现代广告招贴设计合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凡事均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传统文化也一样。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语言去处理画面。当然,并不是作品中用了大量的民族符号等于好作品。而是要求设计师有高度概括符号的能力,结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行设计。
  盲目的背离传统,不加思索的抛弃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都是片面的解释。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同样,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也导致民族工艺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认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就像靳埭强先生所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是中国人。”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招贴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更可以借助招贴本身所特有的持久性和广泛影响力,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招贴广告作为传承本土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的载体而言,同样要善于挖掘。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更加符合中国特色从而也会推动招贴艺术的发展。若干年之后,当代的招贴文化也会成为后人为鉴的艺术文化,同样融会于本土文化中,融会于世界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