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杜忠佩




  大学生是人才,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分析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政治思想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与时代主旋律是一致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还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还存在薄弱环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 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机制问题。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主要由学生管理工作部门负责,思想教育工作似乎成为了学生管理部门的专利,其他部门较多的是持观望态度,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
  2.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队伍不健全。目前较多地注视着负责学生管理的这支队伍,缺少真正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队伍。
  3. 大学生思维方式及思想觉悟问题。目前,一部分学生对政治冷漠,表现为缺少辨别、判断的兴趣;对公益事业不够关心,表现为缺少同情心、正义感;急功近利倾向明显,表现为基本功不够扎实,内涵不够丰富,目光不够远大,注重眼前利益,缺乏持续、发展的做事态度等等。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切实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高校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民心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
  2. 明确大学生思想教育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队伍建设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四大主要任务: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③公民道德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④素质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全方位素质教育”。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带动力和影响力。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建立校园业余党校和团校,使之成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大量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限量优质发展党员,发挥发展一个带动一群,发展一批带动全面的作用。
  (3)加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和明确“两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两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应加强,要充分发挥其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真正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
  3. 建好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育管理队伍。班主任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生管理、创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核心力量。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提倡“贵在坚持”。在教学工作中开展“我是学生”、“我是团员”、“我是中国公民”等系列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对班级、对学校、对社会和国家的应尽责任和义务,责任感加强了,意志品质也会相应增强。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提倡“我行”。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健康的竞争意识能使学生更加发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使整个班集体蓬勃向上。找机会激励学生合理地比一比、争一争。
  (3)加强学生文明礼貌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我来帮你”。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多,一些学生娇气任性,情绪波动大,心胸不宽阔,“对不起”、“谢谢”之类的用语已很难从他们的口中听到。针对这种情况,从礼貌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大力开展“我来帮你”活动。
  (4)尊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倡“我就是我”。要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学生的喜怒哀乐给予理解。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按照其身心的发展规律给予正确引导,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学生自尊、自信,提高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4. 要明确学生工作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学生工作处要在加强学生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切实发挥其在思想政治理论、时事观点、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承认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改变的现实,要意识到这是一代人的特点,是时代的特征。改变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变说教包办的方式为融入开放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积极引导。要结合专业开展各项活动,如:具有时代命题的“树根立魂”教育活动;爱国、爱校、爱专业、爱社会、爱他人、爱生命的博爱系列教育活动等,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