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作者:胡先彬




  数学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历来是一个热点,如何大面积、大幅度的提高数学成绩是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发现数学学困生存在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认为数学比较抽象,难以弄懂,所以对数学课失去了信心;二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得当,使学生对数学课感到厌烦;三是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有偏见,只重视优等生,冷落学困生,甚至讽刺、挖苦学困生,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抱有消极情绪;四是学生把数学教师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常常会因不喜欢数学老师而讨厌数学。鉴于此,为了转化学困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实施以下措施。
  
  一、以情施教,激起共鸣
  
  在数学教学中,多数学困生对学习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数学思想,往往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方能加深理解,逐步消化吸收。在这个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精心设计练习题,还要以极大的耐心去点化、引导、示范、鼓励学困生,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要用积极的情感和爱心去影响、感染学生,充分发挥情感在知识交流中的作用。使学生由喜爱数学老师而喜爱数学课,消除学生的厌学、怕学和恐惧心理,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学生互助,共同进步
  
  在日常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采取个别教学很难。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或课上讨论的机会,采用编组的方法把学困生与优等生按同一特征或不同特征编成一组。如把逻辑思维能力弱的学生与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优秀生编成一组,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或把运算比较困难但解题细心、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与那些头脑聪明但运算粗心、操作能力弱的学生编成一组,这样组合互助,既增强了学困生的自信,又教育了其他学生。
  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我便采取了小组内分工合作的方法。在安排学生测量三角形内角和时,有的学生测量角的度数,有的学生纪录结果,有的学生负责监督。同学们紧张有序,团结合作,没有无动于衷的学生。小组内进行的不顺利或失败,我没有逐个指点,问题倒也解决了。在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操作实验中,有个学生把角剪下后,不会拼角,这时组内同学做给他看,及时纠正了他的错处。看看他们的脸,无不洋溢着合作带来的喜悦,他们尝到了互助的甜头,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分类推进,逐步提高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种类型,对于他们的不同需要,布置不同的作业。对基础好的学生,注重开阔视野,培养解题技巧和创新能力;对基础差的同学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多鼓励、多检查、多辅导、多面批面改。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这样会使优秀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逐步提高。
  
  四、适时调侃、唤回注意
  
  例如,我在一次授课中,窗外突然传来一阵鼓乐之声。教室里的几名学生站起来向楼外张望,原来是校外路上的迎亲队伍在此经过。见此情况,我并没有严厉的斥责他们,而是轻轻地走到了他们面前,说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几个学生笑了,全班学生也笑了。我微笑着走回讲台,“好了,我们继续上课”,学生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讲台。尽管窗外依然有杂音,但教室里学习氛围更浓了。
  
  五、减轻压力、增强信心
  
  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困生学习的信心。当他们信心百倍,鼓足勇气开始认真学习时,一旦考不好,情绪就会低落甚至失去学习信心。解决方法是,在日常考核中区别测试难度。学困生怕考试,更怕难题,我就针对他们的水平,在每次测试时设计出A、B两套试卷。A卷难易适中,让优等生解答;B卷较易让学困生做。因此,他们只要稍微努力便可以得到较好成绩。随着他们的成绩逐步提高,就逐渐增加B卷的难度或鼓励其考A卷。这样就减轻了学困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又增加了他们的信心与勇气,他们的学习就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六、设定目标,督其奋进
  
  大多数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此,老师可配合家长从正面对其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设法让他们把个人近期目标、远期目标结合起来,形成目标系列。在制定目标同时,要有一系列的强化措施。坚持目标的同时,要进行一系列的定期检查与督促,加强约束机制,促使他们在实现近期目标的过程中,努力奋进,不断获得成就感,最终实现自己的远期目标。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来学校听课等方式,与学生、家长统一教育目标,协调教育步骤。由此,我为本班的学困生建议,短期目标可制定为“我能超过上次的我”或“下次我能超过他”,目标具体明确,切实可行;远期目标可制定为“会学数学,善用数学”,目标富于激励,前景美好。这样施行以后,同学们有了自信心,有了学习热情,学习数学的兴趣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