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怎样培养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郭爱英




  英语“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个一直在谈论的话题,学校和老师也都一直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学习兴趣培养是学习困难学生最为重要且又突出的问题,笔者谈谈怎样培养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一、与“学困生”建立教学感情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亲切和蔼,对学生一视同仁,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前提条件。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指责批评。这样不管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学生都能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为行为,实现老师的期望。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所传授的学科,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因此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情感的土壤,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增长点。
  
  二、进行学法指导
  
  针对英语“学困生”的不良习惯,笔者曾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学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具体方法如:
  (1)指导“学困生”记单词。教会他们音标的准确发音,让他们了解拼读规则,根据发音记忆单词;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要求他们及时复习、合理分配时间复习,提高对所学单词的记忆效果;通过游戏方式巩固所记忆的单词,如猜字谜、填图表、单词接龙等。
  (2)指导“学困生”预习,并通过检查来督促他们预习。预习时可让他们从生词、短语、句型对话、课文等分阶段进行。
  (3)引导“学困生”眼、耳、手、脑并用,通过手势、语言、提高音量等方式暗示他们笔记,或让会做笔记的学生传授经验。
  (4)课堂上多鼓励“学困生”发问,多与他们交流。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每次作业前要订正上次的作业,并养成习惯。
  (5)通过课前的复习检查,使“学困生”逐渐养成朗读、背诵单词、对话、课文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语感。
  (6)布置一些生词少、通俗易懂、故事性又强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作业,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7)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实物、挂图、卡片、图表、简笔画以及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营造浓厚的英语教学氛围,加深印象,加强记忆,帮助理解,活跃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合作意识
  
  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是按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一种口语课程,以对话形式体现语言功能,每个对话都设计了情景,并配以生动形象的插图。因此,活动式学习成了英语课堂的主体,无论是同桌操练、小组活动,还是情境表演,都需要学生间的合作。在合作中,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同时也消除了羞涩感,变得善于说、敢于说。有效的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而且能促进“学困生”的学习。学生非常看重集体荣誉,当老师把他们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取长补短,好的学生会自觉地指导、帮助差的学生。当他们的合作取得了成功,得到了好评时,学习兴趣会越来越大。笔者任教两个班级英语,学生多,“学困生”也不少,补差工作常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困生”,我让学得好的学生与学得差的学生组成“黄金搭档”,进行对话、做问答练习及检查提问所学内容等,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仅加大了学生语言的实践量,还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四、以多元评价引发其学习兴趣
  
  传统的老师、家长、社会只关心学生成绩的好坏,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肯定会出现许多“学困生”。如何运用多种方式去衡量、评价学生,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是解决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又一关键。就初一年级而言,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呵护好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自尊心,笔者试用了多种评价方式。例如,绘制学生学习情况评估表,每单元一份,内设有会话、词汇、句型、唱歌与游戏等栏目,用“A、B、C”等级制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发挥师评主导作用的同时,组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小组评等,对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上得到相应的鼓励和指导,评价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得到发展。“学困生”若能经常得到鼓励性评价,时间久了,学习兴趣得到一定程度的积累,就会发生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