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老师,请三思而言行

作者:张卫勇




  学生作文片断几则——
  ①老师,我们全班学生都很尊重你,因为你对我们要求很严。有一次,透过你办公室明亮的玻璃窗,我无意间瞥见了,你涨红了脸,闭着眼睛,手执教鞭抽打了一个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我知道“打了学生,疼了师心”啊! (《我最敬重的一位老师》)
  ②刚进入初三,听说教英语的是位男教师,而且是一位副校长,我感到很害怕。这位英语老师严厉吗?会不会打学生、骂学生?一连串的疑团在脑海里盘旋。
  英语教师关切地对我们说:“你们快回家吃饭吧……难道我这副校长说的话还不如一个班主任管用?”(《令我难忘的一位老师》))
  ③“哎,真倒霉!”班主任拍着桌子,让大家安静下来,”为了应付明天教育局的检查,学校布置下午大扫除,宋××你家离学校最近,你带抹布和小锹过来……”(《大扫除》)
  ④老师对我们的口头禅是:“教室就像一个茶馆,你高兴来就来,不高兴来就开路。”(《记我的初三班主任》)
  ⑤“同学们,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班主任微笑着说,“这次清明节,我们计划到烈士陵园去扫墓,大家……”班主任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已沸腾起来。下面的课我根本听不进去,直到下课仍沉浸在兴奋之中。 (《祭扫烈士墓》)
  ⑥她像扔一堆废纸把试卷重重甩在讲台上,失望地看着大家。我知道,这次我们班英语又考砸了。(《我的英语老师》)
  ⑦他对烟的爱到了疯狂的地步,曾经有位同学统计过,他一堂课至少要抽3支烟。(《我的班主任》)
  ⑧初三的功课更紧了,班主任怕我们分心,把我们的信件都截留在她那儿,说到毕业时还给我们。我们根本就没有觉察到“班花”正在与外校男生谈恋爱,班主任真是神通广大,在课间操时,她竟从这位女生抽屉的日记中发现了“秘密”。(《她真“神”》)
  这几则片断来自于某中专学校的学生作文。偶巧阅之,心中实不知是何滋味。尽管它们大都被任教者批以“选材不当,建议删改”的评语,但我还是摘其几例,将内心感受与有关同行作一次真情交流。
  ——“老师,只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善意的愿望成真。”《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中说:“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意思是治水者应该开通河道,使之畅流。治水如此,为教亦然,皆如“为川”,宜“疏”不宜“堵“。教育学生时,教师应该多采用循循善诱、积极引导的方法,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使他们不断进步,应尽量少用批评和惩罚。“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或惩罚,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语)。例①中的老师“其身不正,又何以正人”?例②中作者的“害怕”,让人自然联想到他可能经历过多少次“风雨”的洗礼啊!这两位老师的愿望无疑是善意的,能不能让方法也完美起来呢?
  ——“老师,你的学生依然敬重你,请珍视他们纯真的情感。”尽管个别老师身上存在缘于“善意”的教育违法行为,但从学生习作的字里行间,仍流露出对老师的爱戴和尊敬。例①中发出“打了学生,疼了师心”之慨叹的作者是多么“善解人意”啊,作者认为这是老师要求严格。“截留学生信件,偷阅学生日记”例⑧,被学生天真地视为“老师的关心”,目的是让大家集中精力学习。试问,这些文字中流露的花季少年纯洁无暇的情感有没有被某些教育者亵渎呢?
  ——“老师,教育语言就是你无形的名片,请深思而言。”教育语言应该富有激情,催人奋进,给学生以示范和感染。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指出;教育语言有“十忌(即忌恶语、侮蔑、责备、压抑、强迫、威胁、哀求、抱怨、许愿、讽刺)。例②④中的教师语言听起来真让人别扭,怪不舒服的。例⑤中把“扫墓”这样很严肃的事情当作“好消息”告诉学生,也难怪学生会兴奋得连课也听不下去了。例③中那位老师的调子太低姑且不说,恐怕还会带来教育的负效应吧。
  ——“老师,学生的人格同样应该得到尊重。”尊重是人的高层次心理需要,是在人的生存、生理等需要满足之后产生的。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挫伤一个人的自尊心,他会以十倍的疯狂、百倍的力量和你抗衡。“把试卷视为一堆废纸” “闭着眼睛抽打学生”,教师是发泄了情绪,学生的尊严又何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诸多的道德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内心世界。”亲爱的同行,我们切不可用傲慢和不敬代替可贵的“尊重”,如果那样,我们有一天也会去失别人“尊重”的。
  ——“老师,让我们从遵纪守法做起吧!”绝不是危言耸听,在上述①⑦⑧片断中教育者存在明显的违法行为。《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查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法律是公正的,违法自然要负法律责任。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老师们,让我们从遵纪守法做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教育的真言、真行、真情强有力地感动学生,感化学生,那样,我们的教育生活必定会充实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