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如何当好导演

作者:孙 永




  作为具有教育指导者和知识传播者双重身份、以被尊重者自居的教师需要意识到:“师道尊严”固然重要,但“生道”也需要获得相应的尊严。那么,实践中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如何去理解“生道”,又如何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呢?
  
  一、用成功激励学生
  有利于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和心智的发展,应视为激励学生的最佳方法。有一位学生叫刘斌,以前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拖班级后腿,时间一长,便缺乏学习信心。这一情况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一次课堂上,我有意让刘斌到黑板前做一道题,结果做错了。我冷静分析其解法后说:“刘斌同学虽然做错了,但他的解法有独到之处,为我们解这道题提供了思路,很有价值。”同学听后还给他鼓了掌。我对刘斌的肯定和赞赏,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使刘斌看到了希望,增添了学习的动力,为他带来了自信。后来,他专心听讲,认真做题,终于成为班上的尖子生,并在镇里举办的语文、数学竞赛中获二等奖。
  
  二、用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
  “表扬”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已成为每个教师教学的座右铭。于是,广大教师课上课下纷纷带着一副微笑的面孔,和颜悦色的夸奖自己的学生。但如果让我们静心思考,你的教学生涯中有几位学生曾经成绩平平,因为你的表扬而后期非凡呢?恐怕没有几位教师能说出一二。魏老师的一次公开课上,一位同学将蔡“桓”公读成了蔡“恒”公,同学们嬉笑,听课的教师苦笑。而魏老师这样评价那位同学:“桓和恒是形近字,这位同学将桓读成恒,说明他见到不认识的字经过了一番思考,如果他经常这样思考问题,肯定会有进步的。”一番理解的“曲线表扬”,让那位尴尬的同学带着一份激动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象这样的事例,我们在课堂上也碰到过不少,关键是处理的方法如何。有的教师对表扬持异议:“莫不成学生做错了什么也表扬吧?”而魏老师的表扬不就是对学生做错了的表扬吗!课堂上,“教师一言,快马一鞭”,一句话,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教师仰慕;也可以让学生悲观丧气,嫉恨老师。能否恰当的驾驭、运用表扬的技巧,会让学生学而不厌,亦会让教师毁人不难……
  
  三、用赏识带给学生阳光
  欣赏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易事。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成长氛围。为师者对每一位学生的喜欢度是有差异的。但是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恪守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有教无类”论。欣赏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欣赏学生的一切,这是成功教育的真谛。
  如果我们用心去和学生交流,你会发现教育原本是一片美丽的花园,孩子们像一朵朵正待开放的花朵,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们精心守护这片圣土。把阳光播撒到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阳光的沐浴下一路走好。例如:在作业批改中,我常抓住学生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写上评语,给学生以鼓励。如:“老师真高兴,因为今天你能及时地完成作业。老师很喜欢看你写的字……”同时,我还利用我们的家校联系卡,抓住学生不经意处的一些细节,进行夸张,并让家长也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从而也为问题儿童建立起自信。有一次,我班的一个小女孩儿给我写了一封信,给了我很深的触动。信中写到:“我今天太高兴了。因为老师给我发了一张联系卡。因为这,我觉得这一天做什么事都那么有劲头,回家爸爸妈妈还表扬了我。我回家写作业都更努力了。”看着这简单的几句话,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我的付出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接受,这比什么都重要。学会赏识是一种教育艺术,有着无穷的力量。我们教师学会赏识,可以帮助学生走向成功,达到师生心灵的相通。
  
  四、用善待激发学生的斗志
  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班上有名学生,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是个地道的调皮大王。家长对他不报什么太大的希望,他自己也是自暴自弃。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了这孩子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特别爱劳动,乐于帮助别人。我多次找他谈心,及时与家长联系,对于他的每一点进步都有给以鼓励,还交给他一些班级工作去做,适时地去表扬他。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同学对他另眼相看。他主动帮助老师做事,学习进步了不少。
  这个孩子的转化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在班上,人人都是小主人。不用老师指定,不用编排值日表,每天卫生清扫都有学生抢着去做;班上有同学遇到困难,同学们都会主动去关心、帮助……用爱心培育孩子对集体,对他人的爱,一旦这种爱升华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那么人格大树就矗立起来了。
  总之,教育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个性的学生。马卡连柯曾经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因而,当学生取得进步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做错事后,不随便指责、批评,应在了解情况后对症下药,批评的同时,挖掘其优点和长处,对其提出真诚的希望,尽量使用“你能行”的语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当学生感受到你的尊重后,他会信任你,向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教师的期待。
  (栏目编辑:程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