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试谈开展农村语文实践活动的几种方式

作者:朱晓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农村风景秀丽,地大物博,有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种开展方式:
  
  一、语境还原式──情境模拟知语文
  
  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非常强烈,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面对精彩多样的课文内容,他们急需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去挖掘、寻觅隐藏在其中的内在美。学习完课文后,我们可以让课文还原,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体会语文的内涵,领会课文的意境美。
  
  1. 实境体验
  有些课文内容的描述,与学生周围的生活比较接近,此时,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回味课文,更深地理解课文。如学习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之后,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去寻找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用美丽的彩笔去描绘丰收的果园,肥沃的田野;感受鸟儿的热情,花草的温馨;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体会“课本”的内在含义,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也更进一层了。
  
  2. 情景表演
  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可以让学生改编、搜集、整理、加工,然后表演出来,通过自主、合作,让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文中人物的感悟。如学习完《三顾茅庐》之后,我让学生到图书室搜集《三国演义》中关于这个故事的原版描述,然后自由组织人选,进行改编,自做道具,进行表演。在课本剧的表演之中,同学们的表演惟妙惟肖,不时赢来一阵阵掌声,把人物的个性特性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了。
  
  二、整合探究式──联系学科学语文
  
  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是教改的全新理念之一。《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语文是学好其它各门功课的基础,同时又与其它学科相互融合,我们应该让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联姻,让学生能跳出语文学语文。
  
  1. 与音乐联姻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美,尤其与音乐有着不解的情缘,学习完一篇优美的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老歌新唱,也可以编成音乐小品,在艺术的熏陶中去感悟领会课文意境。如教完《但愿人长久》,可以利用录像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让学生跟在后面轻唱,让他们用歌声来表现出苏轼对家乡弟弟的思念之情。
  
  2. 与美术链接
  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喜欢涂涂抹抹,我们不应该让这种天性泯灭掉。因此,我们应该把语文和美术链接起来,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尽情地展示出课文的内容。如在学习《卜算了?咏梅》这篇课文之前,可让学生去观察梅花盛开,然后勾画出一幅“傲梅挺立”图,感知梅花的不畏严寒。
  
  3. 与自然融合
  小学生对什么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动手去做一做。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科学色彩比较浓厚的课文,应该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真正明白其中的奥妙之处,做到语文与自然融合。如学完《捞铁牛》之后,学生明白了凡事要讲究科学,积极开动脑筋就会取得成功。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回去准备一只鸡蛋,从三楼上扔下来,你打算采用什么方法?有的用许多塑料袋系住一个鸡蛋往下扔;有的用厚厚的棉絮紧紧地包裹着鸡蛋……答案是精彩纷呈,出乎意料。实验做完后,我又让学生进行了练笔,真正做到了语文与自然的融合。
  
  三、生活应用式──走进生活用语文
  
  《标准》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初步具备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学以致用。”学习语文就是用好语文,我们要让学生超出课堂,走进生活去应用语文。
  
  1. 走出课堂,自我检验
  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绘声绘色,可一旦进入生活,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会手忙脚乱,语无伦次。我们应该多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过程的快乐,以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如学生知道了汇款的知识后,可组织学生到邮局去给自己的朋友汇一次款。再如还可以组织学生让他们 以宣传员的身份深入千家万户,向农民宣传一些科学种田的方法。
  
  2. 实地操作,提高素养
  《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对于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应鼓励学生去试一试、做一做、想一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学习完《北大荒的秋天》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以“金色的田野”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金黄的稻田,完成一篇写景的作文。
  (2)动手参与劳动过程,体验丰收的喜悦。
  (3)采访农民,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形成一份调查报告。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共同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实践活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并付诸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的新发展,这是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