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打造“有度”的数学课堂提问

作者:陈丽莉




  一、注意提问的态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提问心境,应该是教师愉快教学,自觉确立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和问为学服务的提问观。提问既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把为学服务作为设问的出发点,使设问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保证,让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究、思考和发现的乐趣。当学生回答欠缺时,要以宽容、体谅的态度启迪他们,引导学生更深入细致地思考,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答问心理,形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接受、理解、思考水平与课堂提问选用的句式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法中问句分疑问、反问、设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这些提问的方式,提问时可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使得干瘪的问话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语气要平和甚至带点商量,不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咄咄逼人,而是像朋友一样循循善诱,仿佛在和自己共同研究。
  一般说来,判断型、叙述型发问句式常用于增加师生活动,检查学习效果,运用得当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诊断型发问句式常用于诊断思维障碍,疏通思维渠道,建立情感认同。述理型、发散型、求异型发问句式则多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从这几种问句的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教师发问时应尽量减少判断型、叙述型句式,尽可能增大述理型、发散型、求异型发问句式的比例。如教师教学应该经常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你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如果按照你的想法,结果会怎样?这位同学的想法对吗?为什么?错在哪儿?
  
  二、体现思维的跨度
  
  课堂提问应有合理的思维跨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合理的跨度是指提问不能空泛,使学生无从思考;也不能太肤浅,学生不思考就能回答。在设计问题时,可以设计一些既有简单易答的问题,又有综合性较强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的“子母题”。主问题和子问题之间的跨度,子问题和子问题之间的跨度,都必须有值得思考的空间。一节课的主问题,学生一下子是难以回答完整的,子问题的设计就是为了帮助让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摘下果实”,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由浅入深逐步追问,让学生既细致地了解了问题的构成,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又有助于养成寻根究底的良好学风。
  例如,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学时,如果先让学生求出方程2x2-x-1=0的两根为1和0.5,然后就问大家能不能找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就缺少了一定的思维坡度,学生很难想到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导致学生思维的“卡壳”和课堂的“冷场”。
  我们可以改变设计问题的内容,如下设计:
  (1)先出示两组方程(分二项式系数为1和不为1),要求计算出方程的两根。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 ),它们的根与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之间有什么特征?出示方程x2+mx+n=0,让学生用识字表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3)让学生观察第二组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1),启发学生并提问:你能得到类似的结论吗?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这样设计问题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体现了思维渐进发展的过程,设计好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使数学教学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
  
  三、选准提问的角度
  
  在初中数学每课教学中都有重点,重点是每个学生都应当掌握的内容,因此重点要反复设计提问的问题。要抓住重点的内容、词语设问,使学生明确重点、理解重点、掌握重点。围绕“重点”设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抓“模糊点”设计问题
  
  2. 抓“盲点”设计问题
  
  所谓“盲点”是在正常思维中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会影响学生正确思维的问题。盲点一般不被人注意,教师应设计一些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盲点。如学习《圆》时,许多学生通过对圆的初步了解,认为直径就是圆的对称轴。实际上,对称轴一定是一条直线,所以圆的对称轴应该是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因此,在教学圆是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先提问“对称轴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直径是怎样的线?你怎样来描述圆的对称轴?”
  
  3. 抓“发散点”设计问题
  发散性设问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指对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思维的方向由一点发散出去,不断扩至各种渠道、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以求问题的灵活解决。如在学习完《有理数的乘法》后,安排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中有几个负数?”学生说:“一个负数”。教师接着问:“如果三个数的乘积为负数,那么这三个数中有几个负数?”生一:“一个负数”。生二:“三个负数”。两位学生已经从自己的角度思考了同一问题。教师问:“你认为他们谁对?”生三:“他们都对,但不完整,应该回答一个或三个”。教师继续发问:“四个数呢?”、“五个数呢?”、“积的符号与负数的个数有何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你的结论。”教师的提问和提示将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深入。
  
  四、控制提问的深度
  
  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体现重难点,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的问题更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在提问时应难易适度,过易激发不起学生兴趣,过难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答不了,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符合逻辑性,要按照教材的内容层层设问,问题之间构成必然的内在联系,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层层推进,步步为营。
  例如,教学圆的概念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师:车轮是什么形状?
  生(脱口而出):圆的。
  师: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呢?难道就不可以做成别的形状吗?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呢。
  生(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
  师(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椭圆边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
  生(茫然了一会儿后大笑):这么着,车子在前进时就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不得被颠晕了。
  师:那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呢?
  生(小组讨论):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至此,自然而生动的引出了圆的定义。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