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简论“尊师重道”危机及成因

作者:何中华 王芳琼 周工厂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谦虚好学的精神。但现今却存在很多不尊重教师和知识的现象,如2007年6月份左右,网上曝光北京海淀艺术学校学生在课堂上无故欺辱一名老教师,《华商报》2007年4月3日登,陕西铜川某家长纠集数人将某教师殴打致死等等。中国向来推崇尊师重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严重威胁“尊师重道”的事件的发生呢?
  
   一、“尊师重道”内涵
  
  “尊师重道”,“尊”即尊重、尊敬。尊师,是对知识、道德、科学的尊重,决定着教育者应处的主导地位,更决定着学习者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尊重。“道”指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真理、传授知识所遵循的教育的规律以及影响学生的做人道义。重道,要求处在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的教育者,应当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以严格的要求与严谨治学的态度向被教育者传授科学知识与真理,而且要求学生尊敬老师、谦虚好学、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来规范自己。
  
  二、“尊师重道”危机成因
  
  1. 当今教育界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教育系统腐败、学校乱收费等)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教育界的难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不加分析就将所有不满发泄在教师身上却是不可取的。应该看到,教育系统腐败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与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育监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金短缺造成部分学校日常经营困难。时值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推行之际,《义务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经济实力较弱,不能及时给予经费扶持,导致学校日常工作难以正常运转。
  其次,我国部分地区教师待遇低下,生计艰难。我国除了南方发达地区及沿海城市教师月基本工资在2000-3000元(不包括特高级教师),其他内地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月基本工资均在500-800元之间(教特高级教师除外)。更有甚者,有些农村地区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导致教师难以维持生计。在上述两种背景下看待学校乱收费,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教育系统腐败实质是教育系统权力腐败。由于对教育系统领导和学校领导行为的监管不力,教育系统领导和学校领导利用权力和职务之便或侵占公款,或大肆收取贿赂。例如,广西灵山县平南教育组出纳张家波,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51万余元。广西博白县旧金小学原校长王某,在该校扩建工程期间,变相收取包工头贿赂近4万元等。以上这些原本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或学校个别主要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却被说成是教育的腐败问题,似乎只要是在学校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在搞腐败,严重损毁了教育领域特别是教师的形象。教育乱收费和教育系统腐败固然是该明令禁止的,但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努力从源头上切断这一问题,而不应不加调查就对所有教师横加指责。
  教师体罚学生是中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颇受关注和争议的问题,网上有很多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伤害的案例,比如1999年12月13 日,贵州湄潭县抄乐完小五年级二班学生冯航因上课向后张望,罗老师令后排学生向其吐口水,冯反抗罗又强令其他学生喂冯航吞下大粪;同年10月6日陕西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一学生丢失10元钱,因怀疑是学生刘某所偷,教师崔敏叶在刘某脸上用锥子刻上面积比5分钱稍大的“贼”字。看完这些案例,我们无不痛心疾首。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邱淑琦说,打学生是教师缺乏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而且极个别教师的这种不良行为造成社会影响极差,严重地败坏了教师的形象,教师在整个社会的威信也逐渐下降,有些教师的个人修养和教学技能急需提高。由此可见极个别教师体罚学生是引发教师尊严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教师是人类文明火种的传播者,更是超越自我的创造者,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这属于群体的尊重,职业的尊重。我们不能因极个别教师不良行为而对放弃“尊师重道”,而应加强教师队伍思想道德教育和提高其个人修养和教学技能,真正为师和道赢得尊严。
  2. 学校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弱化,很难抵御社会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首先,社会上一些道德失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形成造成消极影响。青少年时期是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转变的特殊时期,被称为成长中的“危险期”。由于阅历浅,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自我约束能力差,在极少数社会有害文化,尤其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容易思想迷失和行为失范。导致少数学生在出现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习缺乏热情、自制力差、在学校不服管教,个别学生不尊重老师等现象。其次,家庭教育的误区。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别人,尊重别人。再次,学校德育失当。德育是以一定的思想道德这种“精神”影响人的,而“精神”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单独存在。道德是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关系性存在,离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无所谓道德的存在。因此道德生活(包括德育)也不能离开其他社会生活活动而单独存在。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使未成年人德育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评价重智轻德、德育脱离生活实际、教师缺乏和学生交流,自身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不高,没能做好良好素质和行为地垂范。导致德育不能使学生从真实情景中去切身体会,缺乏教育意义,使“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导致学校德育难以抵御社会等各方面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3. 在教育实践中片面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教师主导地位和素质教育中“尊师重道”的重要性。时值我国新课程在全国试点推行之际,新课程提出了很多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理念如:“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等”。与此同时研究者也对自主学习理论,主体性教学理论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上述理论均强调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潜能、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尊重,注重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思想和情感自由,要以一种包容和善待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等等。同时教师要发挥好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纠偏作用,不能使学生在方法和情感上偏离正确方向。然而在一线的教育实践中往往片面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片面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不论从品德、行为还是人格、自觉性等方面都把学生想象成了完美的人,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真正处在教学实践中的学生是处于成长和发育期的不成熟个体,其很多方面如:学习自觉性、分辨是非能力、道德意识等,都还不完善,还有待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看成完美的主体,盲目发挥其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的主体性变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目无师长唯我独尊,学生思想和情感自由变成放任自流,教师包容和善待变成懦弱受欺等不良后果。
  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素质中占首要位置。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老师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即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是传授、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真理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者,应当以严格的要求与严谨治学的态度授课并指导学生学习知识与真理,这便是教育的基本法则与规律。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并非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矫正。素质教育不等于自由化教育,更不等于放任教育,素质教育仍然需要我们的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被教育者严谨的治学进行严格的要求。学生和教师作为分别具有独立、平等人格和尊严的个体,相互尊重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只有师生间相互尊重,才能有效交流沟通,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利于教师严谨治学,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可见尊重教师,提倡“尊师重道”对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 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出现漏洞,部分职业学院以营利为目的,降低对学生知识学习和思想道德要求的标准,致使一线教师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十几年的运作,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凸显出种种不适应。随着国家办学政策的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多。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各个民办的职业技术学院快速成长了起来。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较差,自制力不强,学生普遍有厌学、缺乏自信、逆反、不遵守课堂纪律,以自我为中心,只讲权力不讲义务,不懂得尊重别人等行为。学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一再降低招生标准,甚至有钱就能上,致使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越来越差。面对这样的学生,学校本应积极引导、严加管教,促进其改掉不良心理和行为。然而职业技术学校在学校教育中,一切向钱看,对学生学业情况、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却不加严格要求,一再放任学生的不良品德和行为。例如,西安某职业技术学院将“一切以学生满意为标准,想方设法哄好学生,一切顺着学生意思”视为教师的任务,而且学校每周都要对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如果一个班有一两个学生对某教师不满,那么这名教师就有轻者被罚款,重者被下课的危险。在这种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迫于无奈教师只能视学生为上帝,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甚至要忍气吞声的大加赞扬;学生自视甚高,目无尊长,在课堂上睡觉、打游戏等无所不能。试想在这种教学情境下,我们还指望能教出怎样的品学兼优的技术性人才,还指望教师能受到尊重吗?
  栏目编辑:蔡 昆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