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普高一年级数学学习策略浅析

作者:徐 亮




  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新生,高中数学学习一般都比较吃力,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有的学生可能要花上半学期时间才能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究其原因是对高中的数学学习方法没有掌握,还是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明显没有跟上高中数学学习的步伐。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习高中数学首先要教会学习方法。
  
  一、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体会理解高中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做为一门基础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恰好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学生学习方法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掌握高中数学思想,高中数学的每一道例题、习题都经过精心的选择,每道题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方法,所以在基础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恰当地渗透思想方法。如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形结合法、数学归纳法等基本思想方法,要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体会数学家们的思维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掌握它、运用它。
  
  二、要教会学生课前如何预习、课堂如何学习、课下如何复习
  
  1.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首先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感性认识,明确这一节学什么。其次要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自己对这一节的疑点,从而把握听课的主动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课堂学习是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听课首先要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精力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要特别注意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只是记录,而是将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3.做好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系统地掌握知识,使知识真正内化的途径。首先做好及时的复习, 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措施。 其次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
  
  三、做一定量的练习题
  
  不要进行题海战术,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学生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学生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