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教学处处有文章

作者:王锦飞




  大家知道,如今在中学里,教师职称的评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甚至职务的晋升等等都要求教师有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教研论文公开发表过或者获得过一定级别的奖项。所以一些要求上进的年轻教师在这方面很是着急,一些年轻教师经常问我如何才能写好教研文章。下面我想就政治教师如何撰写教研论文谈些体会,但愿对大家特别是对年轻的中学政治教师有所帮助。
  首先,我的最为深刻的一点感受是,写出高质量教研文章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潜心于教学。所谓教研文章我认为主要是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感悟和体会。比如我是如何教学生的?我这样教的依据是什么?我这样教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或者有哪些失败的教训希望同行吸取等。而把这些总结出来并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教研文章。有老师说,我也这样做了,可我写的东西就是发表不了或者获不了奖。这里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是否真正达到了潜心的程度,写文章是否只是为了写而去写。真正地潜心教学必须做到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去思考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之前,你必须去了解学生的学情并根据学情备好课,备课要做到备教学内容、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备学生学情、备应急措施等;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变化对教学过程进行不断地调整,真正地处理好教学课前预设和课堂动态生成的关系;教后还必须对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据我了解,不少教师的教学就没有能很好地从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从备课到整个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基本上是一相情愿的“单相思”,有教后反思习惯的教师就更少。如此粗糙的教学怎么能够有多少深刻的教学体会呢?不潜心地去教学,但为了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又不得不去写文章,那就只能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了。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不少教师写不出好的教研论文的最大的根源。
  其次,我们必须搞清楚写教研论文的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上面说到了写文章不能为了写而去写,这里的为了写去写,其实就是完全为了职称的评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甚至职务的晋升去写。我们姑且承认这些是我们写文章的目的之一,但我认为这绝对不该成为教师撰写教研论文的根本目的。进行教学方面的研究探讨是为了如何把我们的教学搞得更好,我以为这决不是什么大话套话。写教研论文是在总结我们的教学体会,总结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我们的教学。我们政治教师中的许多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一直以来笔耕不缀,随着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他们的认识也在与时俱进,我们总能不时地领略到他们对教学的高深见解。应该说这些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他们的职称、荣誉或者职务等都应有尽有了,他们还这么钻研教学为了什么?就是他们认定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面上的教学。所以他们成了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大家”。我们年轻的政治教师应该有成为政治课教学“大家”的理想,有了这一宏大的理想,我们的教学和教研就会少一点功利,就会恒久保持我们对于教学的那么一份激情。
  第三,教师搞教研必须学会如何观察和如何思考。写文章必须首先要确立要写的论题,而论题的确定决不是随意地信手拈来,需要我们学会观察,观察我们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在观察比较中进行选择。写教研文章往往就是去剖析我们日常的一些教育教学现象,而这些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有人视而不见,而有人就能够及时捕捉,能及时捕捉者就是他们有观察的习惯,他们较他人会观察。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去写或者值得我们去写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政治教师可以写的东西就更多了,我们除了如其他学科老师一样可以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探讨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我们掌握的政治理论知识对一些社会现象包括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光就这一点可写的东西就“海”了。可以毫不夸大地讲,只要我们勤于和善于观察,在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中,时时处处都有文章可写。有文章可写是一回事,能否写出文章特别是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又是一回事。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勤于思考、学会思考。思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我们必须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她结出丰硕的果实。首先要有思考的习惯,要勤于思考,思想上的懒汉必定是一事无成的。其次更要善于思考,学会思考的方法,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如何做到思维的全面、思维的深刻,如何使自己的思维有弹性和张力,如何让自己的思维具备逻辑性和批判性等等,对此教师必须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建议大家平时多看一些思维学、逻辑学方面的书籍,相信这对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从而使自己学会思考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在这方面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思维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不断地思考,有意识地锻造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相信总会随着自己思维水平的不断进步而写出高质量的让人读后赏心悦目的好文章。
  第四,我认为咱们中学教师搞教研要从中学教学和中学教师自身的实际(包括实际需要和实际水平)出发,不能过分贪大求深。不少教师心气太高,不愿意写小文章,对那些教学辅导类的文章不屑一顾,动不动就来一个什么“试论”,一论就是数千上万字,文章往往是空洞无物,给人一种华而不实、无病呻吟的感觉。我的体会是,我们必须首先从小文章写起,从教学辅导类文章写起,这是离我们教学最近与我们教学最为贴切的教学实际,它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而且根据我们中学教师的实际能力水平,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我们的教研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比如,这个知识点你是如何教学生的,这个试题你为什么这么编制,这类题型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解答,对这一社会现象或者时事热点我们用所学的哪些政治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等等,建议你从这些先写起来,写着写着你的写作的能力就渐渐提高了,思路就不断开阔了,慢慢地你的文章可能就会写得长起来挖得深起来。看看我们政治教学界的许多资深教师,现在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他们发表在报纸和杂志上的长篇大论,但我们如果去查阅一下他们刚“出道”时的一些公开发表的教研成果,大多也是一些教学辅导类的小文章。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至今他们中的不少人还在很热情地写那些教学辅导类的小文章。我一直以为,教研文章的好坏不在于大小长短,重要是说理要清楚,分析角度要新颖,要有清晰的思维层次和一定的思维深度,对面上的教与学要有实用的指导价值,如果做到了这些,那就是好的教研文章。
  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所拥有的教育教学的理念一定要新,因为我们的教学和教研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的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我们现在必须拥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当然就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果我们的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相悖,那这样的教学一定是失败的教学,同样如果我们现在写出的文章与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那这样的文章一定不可能有什么生命力可言。
  对我们政治教师而言,还有一点必须提一下,因为它特别重要,就是无论我们是教学还是教研,一定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政治思想方面的觉悟素养,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此政治教师就必须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热点,关注国内形势和世界局势,在思想上和政治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年轻的政治教师千万别把这当作空洞的说教。
  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们中学政治教师只要真正做到潜心于教学,真正明确我们进行教研的根本目的,少一些写文章的功利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勤于并善于观察和思考,真正从我们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际和作为中学教师的自身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地去进行教学研究,并且做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关心天下大事,我们就一定会拥有那么一双“妙手”,就一定会写出高质量的政治教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