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婉言的魅力

作者:魏传梅




  执教《浪之歌》这一课时,进行到了评读这一环节,一个意外出现了。
  “同学们,你们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具体的评点一下吧。”当班里最擅长演讲的同学范读完后,我问道。
  “我觉得他的语速稍微快了一点点,还不够深情……”
  “你会不会读呀?你知道什么!”谁知点评的人语音未落,这边朗读的人可毫不客气的冲他吼起来。
  我一下傻了眼。我可没想到这个一贯沉默少言,学习努力,被我赏识的孩子竟会这么自高自大!我可受不了这种自以为是的人,因为演讲水平高就可以目中无人了吗?何况同学的点评一点没错呀。我决心治一治他的傲气。
  “有同感的同学请举手”,我灵机一动。
  哗啦啦,手举了一大片。看来,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占了多数,这就说明朗读课文确实存在不足。(用群众的力量来灭他的气焰,不怕他不服)我相信稍加改之,他一定会读得更有味道。朗读的同学低下头,可能感觉当众丢了面子,没有答话。
  看着他低下的头,似乎受到了伤害:是啊,忠言逆耳,有谁会喜欢听批评呢?成人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年幼的孩子呢?我觉得自己刚才做的有些过分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刚才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吗?你们可有一点小小的责任哟。”同学们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解。
  “因为在他读第一句话的时候,你们都笑了。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感觉到了不自在,他怎么在那样读?而他那时的朗读恰恰是最动情的,读得最美妙的一刻。你们一笑,就把他搞得不好意思再继续演绎下去了,是不是?”我转向他。他兴奋地点点头,刚才的失意顿时烟消云散了。
  “现在,我想说一点题外话。”我话锋一转。“在与别人交谈,特别是批评、提建议的时候,该如何说话,才能让对方既理解自己的意思,又让他易于接受呢?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点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
  “老师,我认为可以只表扬,不批评!”
  “那怎么行,怕得罪人,还叫什么建议呀?”一生连忙否定。
  “先赞扬,让他高兴一些,然后再批评。这样,他就容易接受了。”
  我笑道:“哦,用糖衣炮弹来袭击,是吧?”
  孩子们大笑起来。我也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
  “那好,还有谁愿意接着点评吗?”
  一生“豁”地站了起来:“你读得很好,就是语速快了一点,没有真情。”
  “大家觉得这样评,你会不会很顺畅地接受?”
  “老师,我觉得这样点评的有些不太真诚,有点敷衍的味道。我觉得说他读得好,要说明确,好在哪里,要具体,不能笼统地说。这样,别人听来,会觉得你是在认真地听他朗读,会感受到听者的真诚与尊重。”
  “我同意。我补充一点,提建议的时候,最好委婉一点,可以说‘如果你……就更好了'比如刚才就可以说,‘如果你的语速再放慢一点的话,再深情一点的话,就更完美了。’”
  “嗯,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意思,有时表达得更委婉一些,就会收到更理想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说话要讲究方式。”我稍稍停顿了一下,“不过,我更希望每个同学在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要有一颗坦荡开阔的胸襟,能容得下各种不同的见解,特别是反对自己的声音。这更能显出一个人的伟大。祝愿大家在今后的人生中,掌握说话这门艺术,在交际场上做个高手,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
   今天的课堂上,虽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不和谐的音符,虽然教学进度受到了一点影响,但值得高兴的是,孩子们从今天的意外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事的技巧,知道了与人说话要讲究方式,知道了面对批评要心胸开阔。在教学中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孩子们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的思想倾向,我觉得这就是这节课最让我自豪和欣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