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教学校长要着力做好的三件事

作者:叶 舟




  教学管理是什么?教学管理做什么?教学管理如何做?是分管教学的校长们长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实践使人们认识到教学管理是通过对教师的管理和引领以追求教学绩效的提升,不仅要努力为教师成长构建发展平台,更需要通过扎实的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这里,笔者以个人的体会谈谈分管学校教学工作的校长应着力做好的几件事的认识。
  
  一、“教学常规”——教学管理的起点和终点
  
  重视教学常规,营造共同执行常规的氛围,追求规范执行常规的状态,这是教学管理的基本目标。从理性上讲,教学应该是教师个体原创的鲜活生动的互动过程,是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但在现实中,学校教学中往往因为理念的缺失、经验的误区、或者是管理的疏漏导致的教学工作不规范和不到位,这就需要引导教师从无意识的经验型教学逐步过渡到具有规范的理性教学行为。
  不仅如此,教学常规本身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需要针对教学中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作持续的修订和充实。常规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关注常规的核心是将教学中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化为常规,成为教师共同遵守的工作方式,成为教学绩效提升的坚强支点。教学常规从制定、完善到固着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的过程。
  我们可试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质量考评等方面加以分析、梳理并细化,形成教学常规文本的初稿。围绕“教学为什么?教前想什么?课中做什么?课后如何做?”这样一些具体问题来组织,采用问答方式来编撰文本。通过教学常规文本提出学校的要求,传递着教学管理者的思考。它不是制度,但平实地指导教师做什么?怎样做?要做到什么程度?它可以帮助教师逐步在认知层面上形成共识,在操作层面形成常规。
  
  二、“校本研究”——用教育科研促教师成长
  
  教学研究既是教学管理的重要领域,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要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成长的催化剂,让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用研究的文化来凝聚教师、形成学科团队。这不仅要通过专业引领为教师成长提供支持和服务,还要在学科组建设中营造浓厚的学研氛围,开展真实有效的同伴互助,更需要让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反思能力逐步不断提升。
  1. 专业引领求真。
  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要素。专业引领求真就是要针对性的引进专家解决前瞻性问题,这是校本研究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和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保证。从内容来看,是对学校课题研究和学科教研进行诊断性分析;就实质而言,加强的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提高的是校本研究的专业化程度。
  2. 同伴互助求实。
  教师间同伴互助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学校教研组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本载体,而教研组活动正是教师开展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加强学科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研氛围,通过教师间的专业切磋与协作,在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使研究从教师个体走向教师群体共同的工作方式。
  3. 自我反思求质。
  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更新理念、改善行为,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有了反思的意识,教师才有可能主动的进行教学预测和分析,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有了反思的意识,教师才有可能进行即时的教学监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三、“质量管理”——必须理性面对的沉重话题
  
  新课程引发了对质量的反思,教学评价的理念和方式正逐步地发生着变化。教学质量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却不曾也不该发生变化。要什么样的质量?如何追求质量?学校层面的质量考评该如何操作。这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质量管理中应努力把持“三要三不”即质量标准要全面、不能迷失;提高质量要方法、不能增负;质量考核要看分、不惟分数。
  1. 质量标准要全面、不能迷失。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素质全面均衡的发展。社会的压力、家长的需求不能迷失校长对质量的理性追求。学习兴趣、实践能力、考试成绩,究竟哪个更重要?这不该是一道单选题。校长要正确处理好考试科目与考核科目间的平衡,教师要正确把握好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关系,更需要通过教学研究把新课程的全面目标从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
  2. 提高质量要方法、更要减负。
  教学质量和学业负担不是孪生兄弟,不能在质量的片面追求中迷失了教育的本真,不能把考评的压力转嫁为学生的负担。提高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有效教学的源头是研究。汲取有效教学的成功经验,激活教师的教学变革是减负提质的必由之路。得法的有效教学课堂是治疗减负顽症的良药。
  3. 质量考核要看分、不惟分数。
  质量考核是把双刃剑。是考核必有量化,如何确定标准是个难题。教学原本很难量化,量化总不免带有片面,更何况质量管理不是分数管理。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管理只会扭曲教学的价值,教学工作将变得更功利。以功利驱动下的“事业追求”将把学校将引向追求高分的“不归路”。
  教学校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可谓不轻。需要我们用更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工作,用更多的真诚付出去引领教师,以更宽广的视野去开辟教改新路。
  栏目编辑程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