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努力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

作者:吴炳熙 朱仕华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校长的灵魂。校长的专业发展主要包括校长的专业精神、专业修养与专业伦理、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这三大方面内涵的培养与提升。培训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的永恒课题。
  如何通过校长培训提高校长的素质,让广大校长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与时俱进的命题。校长培训工作,要着眼于努力提高校长的专业精神,提高专业修养,培养专业道德和伦理追求,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使他们逐渐从“经验”走向“科学”,从“长官”走向“专家”,从“管”的状态走向“理”的追求,进而步入专家型校长的行列。以下是我们在“十五”小学校长提高培训中的一些探索与认识。
  
  一、提升校长的专业精神
  
  校长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催生了校长的专业发展。校长的专业发展主要包括校长的专业精神、专业修养与专业伦理、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这三大方面内涵的培养与提升。校长培训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举措。校长培训首先就是要帮助校长提升专业精神,这是我们对校长培训工作理念的重要认识。
  何谓校长的专业精神?陈玉琨教授把它界定为:校长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对民族、对每个学生发展的强烈追求,概括地说,就是“识大势、明大事、成大师”。
  一所学校的发展,一个校长的成长,校长专业精神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那么校长的专业精神就是一个校长的灵魂。在实践中,我们把提升校长的专业精神,始终作为“十五”校长培训的一个重要理念而一以贯之。
  当然,提升校长的专业精神,决不是通过一堂课、一次培训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既需要校长个体的自觉积累和能动发展,又需要外部实施的有效培训和专门训练。为此,我们在培训的全程中,注意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校长提升专业精神。比如我们分别邀请了市内外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和比较成功与成熟的名校长进行现身说法和传帮带,以期用他们成功的治校方法、成熟的管理经验来诠释校长的专业精神,用他们的专业精神来影响整个校长群体,影响校长们的思想。我们还通过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等互动的形式,让校长讲自己的“事”,述自己的“理”,进而让校长进一步加深对校长专业精神内涵的理解与认识,进一步探讨实践和丰富校长专业精神的途径、策略等,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专业精神的提升。
  我们认为,无论是培训部门,还是校长自身,都应当把如下的一些专业精神作为校长专业发展的目标去有效地培训、科学地培养、不懈地追求和积极地实践。
  识大势。具备战略发展思想,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具有对教育发展的敏锐的思维和深刻的洞观力,紧紧把握学校的发展。
  明大事。善于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积极开展学校的教育改革,做到学校发展高起点,高规格,高品位,把学校打造成响亮的品牌。
  成大师。具有本我的教育教学思想,既会管理,又会教学,成为教育的“大师”,教学的“大师”,管理的“大师”,成为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在本地区乃至全省、全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当然,实现上述这些发展目标,既是一种认识,又是一个奋斗过程,需要大家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二、培养校长的专业修养和专业伦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贯坚持的另一个培训理念就是培养校长的专业修养和专业伦理。所谓校长的专业修养和专业伦理,就是作为校长,应当以人为本,关注师生的成长,关注师生的终身发展。这是构建和谐学校文化的具体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也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在这一培训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校长培训中,专门安排了较多的时间,开设了有关现代管理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学习型组织等课程,以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强化学习、渗透与解读,帮助校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还在此基础上,采取了组织校长撰写学校管理案例分析、开展学校管理叙事研究等反思性的措施,引导校长从理性的视角积极去审视和反思以人为本等科学的管理理论与自己的管理实践是怎样建立起联系的,用理论来剖析自己的管理行为,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有效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和校长自身专业等几方面的同步协调发展。
  “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果是校长成功或学校成功的标志”,教师的发展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和重要财富。这些都应当是每一个校长专业修养和专业伦理发展中所必须具有的要义。
  
  三、增进校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校长专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所谓专业知识,我认为不外乎就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就是指校长不仅应该熟悉一门专门的学科,还应该有一个比较宽阔的学科知识面的积累;条件性知识是指校长应具有有关学校管理的专门知识和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校长关于学校管理的个人实践理论。专业能力应该包括管理创新能力、战略思维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评价诊断能力以及学习反思能力等。
  如何增进校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我们认为除了校长自身主观努力外,作为培训部门应该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根据教育发展的需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不断推陈出新,更新培训的内容,以丰富校长的新知。
  校长的专业能力是缄默的,表现出很强的个体性和情境性,充分地体现在校长日常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学校管理的创新性、敏锐性和洞察力等都是校长的专业能力应具有的品质。校长的专业能力通常表现为校长特色,校长也都本有其特点。我们要求校长要善于通过对自身特点的总结与凸现,来彰显他的校长特色,在充满个性风格的校长特色中彰显出充满个性的专业能力。
  为此,我们在培训中也安排了较多的如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特色学校的创建、管理案例的剖析等专题以及相应的交流与互动活动,来引导校长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剖析、品味、欣赏,对自己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专业精神进行思考、概括、提炼,把自己的管理经验升华为理性的认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比如海宁市丰士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农村老校,早在清末时就是全国只有20多所洋学堂参与的试点学校,开设了劳动技术课、体育活动课、文艺表演课,以生动活泼的课内外教学形式,引领学生快乐地成长。身处这么一所具有丰富底蕴的百年老校中,如何充分发掘、利用“百年历史”这一独特的学校资源,如何焕发百年老校的青春,都在考验着一个校长的功底,都在考验着一个校长的专业能力。在“特色学校”的创建中,该校校长将学校的这一优良传统与资源,和当代素质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的理念进行科学、有机地融合,提出了把“快乐教育”作为特色学校创建的核心内容,确立了“快乐学习,主动发展,让每一个个体生命快乐幸福,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幸福打下扎实的基础”的办学思想,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加以落实,使百年老校在新时期焕发了青春。教育局也在该校召开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现场会。
  上述案例与情境外在表现的是学校特色的创建,但内隐的却是充满个性风格的校长特色,是校长身上那些缄默、可贵的而且又具体实在的专业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即积极顺应教育发展的形势,能对学校历史与现状进行敏锐的分析与判断,提炼出统领学校发展的精髓,确定和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是一个校长战略思维能力个性化的体现。
  科学决策能力。即决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包括确定学校发展的特色、选择学校发展的战略措施等等。比如以学校百年“快乐教育”这一历史作为学校的特色而加以发扬光大就是科学决策能力的体现。
  管理创新能力。比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科学整合学校资源,通过对学校“历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开发、新生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快乐教育”这一校本课程成为学校响亮的品牌等都是管理创新的体现。
  以上诸多的校长专业能力都是学校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与校长的专业发展相辅相成。这些专业能力的发展有赖于校长以自身的经验、悟性和智慧为专业资源,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学习、探索,结合外部的各种有效培训,最终成为校长自己的实践智慧。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贯穿于每一个校长职业生涯的始终,它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也始终是一个需要我们进行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校长专业化与校长培训[J].教育发展研究,2005,9.
  [2]鲍东明.校长角色与校长发展【M】.2005,1.
  [3]苏令.校长引领与教师专业成长【M】.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