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浅谈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误读与反思

作者:徐国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运用新的课标理念在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但从一些“新课堂”中却折射出教师对“新课标”的精神实质领悟不深,在实践过程中偏离了课改的轨道。
  
  一、过度“实践”,弱化“双基”
  
  《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为《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于是就出现了将“实践性”放在首位,却弱化“双基”的误解。有的教师谈知识色变,甚至学生读错几个字,说错几句话都充耳不闻,认为讲授了“知识”就不符合课改精神;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形式变化多端,却对“字、词、句、段”的教学如蜻蜓点水一般,基本的识字教学没完成,短短的课文读不熟,认为注重了“双基”就是对新课程的否定。
  语文课程虽然具有实践性,但仍有学科特征,弱化了“双基”就使语文教学成为空中阁楼。“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是核心目标,扎实的“双基”功底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与衬托,舍去“双基”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在新课标下要树立新的“双基”观,要不断地更新“双基”内容,要有广博的“双基”视野,合理的“双基”结构和良好的“双基”素养。
  
  二、过度“主体”,弱化“主导”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就出现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误解。有的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放手让学生提问,一节课提出二、三十个问题,教师不加归类、筛选,结果导致教学环节散乱、重难点不突出、效果不理想;有的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个问题七、八个学生回答,各不相同的答案教师都加以肯定、表扬,该做结论的不做结论;有的过度注重“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学哪部分就学哪部分”、“想和谁合作就跟谁合作”等现象,结果一节课被闹得支离破碎。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迷失方向。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弱化,当能够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当可以分辨出优劣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清好坏;当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时,要引到正确的认识上来。
  
  三、过度“张扬个性”,弱化“价值取向”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就出现了学生“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过度张扬个性,弱化文本的主旨和价值观的误解。如教学《狐狸与乌鸦》时,针对“学了本文后,你最喜欢谁”这一问题,有不少学生喜欢狐狸的小聪明、会想办法、做事永不放弃、会讨人喜欢……教师对这些答案却大加赞赏,认为有个性。而这恰与文本所揭露的“狐狸的阴险狡猾”这一价值取向背道而驰了。
  上述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学似乎热闹了,文本的体验似乎多元了,但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是说学生的一切都没有错误。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忧郁、犹豫的王子。因此,“个性化”阅读不能走极端,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是必需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解读翅膀不可以任意飞越文本所不能及的境界。
  
  四、过度“开放”,弱化“本色”
  
  《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过度的学科渗透和内容开放,而弱化了“学科本色”的误解。有的教师为了“秀”出开放的语文课,把十八般武艺样样搬上,精彩的音像资料、热闹的合作探究、逼真的师生表演……形式令人眼花瞭乱,而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到位,丧失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有的盲目追求活动化现象,在一节课上唱唱跳跳好几次,演演画画好几回,但很少与教学目标有关系,学生该静的时候静不下来,该读的时候读不进去,语文味道不浓;不少阅读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音乐美术课、手工劳动课、自然地理课……学科渗透无度,使语文课迷失了本性,失去了本色。
  语文课虽然具有开放性、综合性,但仍然有自己的学科本色。课改中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将听、说、读、写等学习活动通过表演、绘画、唱歌或做科学小实验来体现学科渗透,有时能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但开放要有个度,语文课就应该旗帜鲜明地上出语文味道,立足于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指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五、过度“表扬”,弱化“批评”
  
  《课标》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此,不少教师误解为只能表扬、鼓励和赏识,而不能批评和否定。有的课堂上随意夸奖、滥用夸奖,“嗨、嗨、嗨,你真棒!”的齐夸声此起彼伏、遍地开花,好在哪里?学生不明;有的课从头到尾师生表扬声一片,廉价的高帽子随意戴,无论是写了几个字、还是读了几个词,无论是说了几句话、还是答了一道题,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真不错!”“真聪明!”“想法真独特”“真佩服你!”等称赞声不绝于耳。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夸要有度。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个孩子如果只表扬、不批评,将来怎样面对挫折和失败?欣赏、激励可以带来创造力,但它也不是万能的。评价中既要有激励与欣赏,更要有真诚的、客观的、讲究策略的批评与指正,这对学生是更好的尊重和保护。
  
  六、过度“开发”,弱化“文本”
  
  《课标》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于是就出现了超越文本、超越课堂、跳出文本教语文的误解。有的课堂对文本教学走马观花,将大部分时间用在课外资料的补充上、文本内容的延伸上,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有的在教风景名胜的课文时,整节课都用于观看风景碟片、交流图片资料等,而放弃文质兼美的课文,成了一节“旅游观光课”;有的在教适合表演的课文时,学生与文本的接触是一目十行,与文本的交流是囫囵吞枣,整节课成了小组试演,全班公演的“戏剧表演课”。
  上述现象折射出语文教学走向不尊重文本、不重视文本、不凭借文本的另一个极端。新课程强调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文本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新课标下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教学中首先要用好教科书,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防止忽略教材内容,忽视对文本的研读,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或安排与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的做法。
  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过度“探究性学习”,弱化“接受性学习”;过度“创新”,弱化“继承”;过度“生成”,弱化“预设”的误解。总之,这些偏差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如果不及时纠正,就很难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正常航道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栏目编辑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