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新课程实施常见病课评析

作者:郑小军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和教师由于未能准确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基本精神与理念,犯了简单化、形式化、片面化的错误,出现了“随意课”、“表演课”、“模仿课”、“极端课”四种常见病课。
  
  常见病课之一:“随意课”
  
  “随意课”是一种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意识,对学生放任自流,对教学采取随心所欲的态度和方式的课。传统的教学人们总习惯于教师中心,往往一讲到底,强行灌输,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实施新课程后,有的教师一反常态,只要求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自选学习内容,自择学习方法,自评学习效果;叫学生自己看书,不提要求,不加指导,不做提示,不搞检查,完全由学生“自主”到底。表面上看,学生获得了学习自主权,而实质是教学放任自流,势必降低教学质量和效果。还有一些教师上课随心所欲,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东一榔头,两一锤子,不成系统,没有章法。教的内容,往往是“我以为”式的即兴创制;教的法子,往往是“我喜欢”式的即兴发挥。学生听后弄不清主题,抓不住重点,教学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本病课产生的原因,从教师自身方面来看主要有二点:一是对学生主体性理解的偏颇;二是责任心的严重缺失。
  新课程特别关注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从来就不是一块被动地等待吸纳水分的海绵,而是一棵主动积极地从外部吸取各种养料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自身不断茁壮成长的幼苗。他们对外来的各种信息具有主动选择和加工的能力,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并在能动地处理信息和开展活动中完成对知识的重新建构。但关注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离开了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必将是盲目而低效的。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强烈的责任心,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一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为达此目标应该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做?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教师才配站在讲台上。
  
  常见病课之二:“表演课”
  
  “表演课”是指一种教师为了应付检查、评比、竞赛、观摩而精心炮制,刻意包装出来专门给人看的课。在这样的课上,教师的讲,学生的学,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可谓丝丝入扣,合情合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可谓尽善尽美,无懈可击。似乎一切都和新课程的基本精冲、基本理念相吻合。但略加探访,原来这堂课早经多次演练。就拿教师提问来说,提什么问题,什么时候提,先由谁来回答,答到什么程度,教师如何点拨启发,谁又来做补充等,事先都已安排妥当,纯属彻头彻尾的假课。另外,在实践中还存在有人听课就按所谓新课程的要求上,听课的人一走仍搞老一套的现象。这同样是为了应付,也属于假课。叶澜教授一再强调:课的虚假是对学生生命的欺骗,是最丧失人格的事情。试问,教师没有了人格,又拿什么去教育影响学生?现在的表演课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照这样下去,必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病课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客观方面看,是由于观摩学习、检查评比过于频繁;从主观方面看,在于教师没有真正树立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教师的职业品质受到了污染。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还包括品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新课程实施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和谐发展。“表演课”中看不中用,究竟能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得到多大发展?得到什么样的发展?都是很值得怀疑的。我们认为,“表演课”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弄虚作假,必将使教学的有效性受到损害,并容易诱发学生对教师、对学校,乃至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对其人格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去掉过于功利的想法,不搞花架子,不搞虚东西,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教学质量。
  
  常见病课之三:“模仿课”
  
  “模仿课”是一种以简单、机械地仿效名校名师实施新课程的做法为特征的课。在全面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走在前面的名校名师。其他教师前往观摩学习,回来后有的就现学现卖,照抄照搬,别人如何做,自己就怎么做。由于并未真正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依葫芦画瓢,往往有其形而无其实。
  本病课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客观方面看,与新课程实施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有关;从主观方面看,在于教师自身创造热情的匮乏及能力的欠缺。
  新课程实施要求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地区实际和教师自身实际相结合进行教育实践。各地区情况不同,教师也千差万别,根本就不可能有适用于全国各地所有教师的统一教学模式。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生成的而不是僵死不变的,是与学生经验相联系而不是远离学生生活的。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变成创新的摇篮,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好课是创新的结果,如果大家都无意创新,只想模仿,课程改革必将陷入窘境。要避免“模仿课”,教师必须注重创新,善于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善于寻求和利用各种教学信息,善于变革自己的教学策略,要学会很好地处理教材,合宜地优化教法,创立富有个性,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创新的前提是研究,研究将使教师的工作更有生命力和尊严。新课程特别提倡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行动研究,教师所开展的针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往往比专家更能引发课堂上的变革。教师只有学会做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在研究与反思中不断“蜕变”和超越。
  
  常见病课之四:“极端课”
  
  “极端课”是一种反映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带有_定片面性,绝对化倾向的课。新课程强调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强调以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重要性等。但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把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把学习书本知识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立起来,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对立起来,把个性发展与共性要求对立起来,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学习对立起来,出现很多极端的、偏颇的作法,导致课改目标得不到落实。
  本病课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曲解了课改的基本精神,是对课程改革中如何正确处理继承的创新、理想和现实等关系问题缺乏辩证的思考和整体的把握。
  实施新课程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而是在对其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实现优化组合。譬如学生的各种学习方式,可以说是各具特色,互有优劣。现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只不过是对我国教育实践中长期以来单一接受学习方式一统天下局面的矫正,是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代替单一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要彻底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式。事实上,接受学习并非都是没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并非都是有意义的。他们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此,我们必须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学会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因课制宜。既不固守成法。也不盲目跟风、哗众取宠、极端冒进,从一种片面走向另一种片面。传统的不都是过时的,新潮的也不都是适宜的。割裂了传统,现实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绝不可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课程理论体系。从国内外历次课改中不难得出这样一条历史经验:一次成功的课程改革,必然也必须建立在新思想与旧传统和谐共生的基础之上,若不如此,就注定会失败。我们不能再走失败者的老路,犯同样的错。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广大教师必须准确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精神实质,认识并弄清四种常见病课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找到避免其再度出现的有效办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目标,培育合格人才,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