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浅议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阳东山




   [摘 要]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标的要求,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就怎样在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馈及教学小结等方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一些经验型的探讨与总结。
   [关键词]新课程 基础教育改革 建构主义 反馈效应 任务驱动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统辖新课程的灵魂,是贯穿新课程的一条主线。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信息技术这门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一个学习的乐园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进行批判型思维,更易于形成个体的学习风格。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以及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备课时要将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掌握和发展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要从教学系统和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深入研究教材和课标,然后精心选择素材,设计好相应的任务,每节课都做到能够提供三个层次的任务:
  1.基础任务,就是能够基本达成教材和课标要求的任务,一般要求简单,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现有素材完成任务就行。例如,在讲FLASH按钮时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教程,给上节课所做的校园风景画面添加跳转效果。
  2.巩固任务,即对基础知识加以简单运用并能巩固所学的任务,一般在基础任务基本完成后,教师通过点评学生作品,或者就某些多发的错误和操作的技巧提示,让学生对自己的基础任务有一个认识和对照的过程,并激发他们继续完善学习的兴趣,这个任务主要起到一个温故知新的作用。笔者在讲FLASH按钮时,设置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根据教程为自己的作品添加退出功能的按钮,并设置好鼠标指针。
  3.延伸任务,就是要照顾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他们探究深层次知识的提示性任务。一般可以从网上寻找相关知识点的最新进展或者根据实际的社会热点和新闻进行加工,形成有兴趣点和创新点的任务。根据当时的情况,笔者设置了第三个任务:结合2008年春节的雪灾,让学生根据教程示例,自己制作一个个性化的按钮,教师提供许多救灾物资和救灾场景的图片和小动画作为素材,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的photoshop知识对相应的素材进行加工。
  通过这三个任务,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制作FLASH按钮的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都能达成第二个任务,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完成了第三个任务,教学效果比较好,课堂达成度比较高,得到了听课的朱光明等专家的好评。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贴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因此,课堂任务的设置要本着“关爱自然,回归生活”这个方针进行素材的选择和任务目标的设计,争取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重视学习过程的反馈,给学生一个反思的契机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何克抗教授认为: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新课程教学中要重视过程的反馈,即利用心理学的“反馈效应”,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有及时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参照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的做法,在所教的三个班中进行了试验,甲班,每节课上课前把上节课的学习结果以电子表格公布给学生,乙班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丙班,则不告诉。如此进行了4周教学。然后改变做法,甲班和丙班对调,乙班不变,也同样进行了4周教学。结果是乙班的成绩最好,甲班的成绩下滑,丙班的成绩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
  一般在过程反馈中,应该注意跟学生强调以下几个问题: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及时根据结合教师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②重视老师在每节课上的作业点评,认真总结对照自己学习上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③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取得高分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三)重视每节课结束后的小结,给学生一个成长的基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一定要进行课堂小结!罗伯特·马扎诺等在《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一书中引用了大量研究报告来证明,在教育史上总结是九种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因此,不要小看只占用三五分钟对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它对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上课内容,对教学能够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并与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都是很有好处的。而所有这一切,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促进学生不断积淀、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都是很有作用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