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细节

作者:肖书慧




  “细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老子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教学和其它工作一样,也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精心打造好教学细节,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一定要懂得放眼整体,同时关注细节。
  一次,在进行六年级H版教材《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课堂教学时,笔者制定了“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小女孩当时生活的悲惨,激发学生对卖火柴小女孩的同情”的教学目标,并要求学生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这本是在备课时的“得意之作”,结果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在讲到文章结尾小女孩被冻死时,通过反复品位,学生们感受到小女孩甜蜜的希望仅仅是一场梦而已时,一个个不由地黯然神伤……笔者刚想适时地要求学生以《我和小女孩比童年》为题写一篇读后感,没想到班中的一个调皮男生突然说道:“不是都说要保护未成年人吗?老师,为什么没有人帮助那个小女孩?”其他学生也开始跟着附和:“对,对!为什么呀?”看来他们已经对小女孩产生了同情,可对真正造成小女孩悲剧的原因还是非常模糊!笔者看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问道:“你们认为有谁能去保护小女孩呢?”大家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都认为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笔者再接着反问:“如果她生活在我们中间,大家觉得她还会有这样的结局吗?”学生继续畅所欲言地说下去……原本的读后感变成大讨论,本人认为效果反而更好——说得滔滔不绝,还愁不会写?这次突发事件虽然搅乱了预设好的教学过程,却成就了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彩体验。其实在课堂中,类似的细节常会发生,这给了笔者许多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好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把它们转化成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资源?
  
  (一)在教学设计中预设打造细节
  
  H版六年级教材有一篇课文《穷人》,笔者在备课时从细节着眼,紧紧抓住文中的一个词组“温暖而舒适”做文章,引导学生在对这个词组反复的品味中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首先通过读,直观上否定了“温暖而舒适”的准确性。因为那实际上是一个渔夫贫穷而破败的家,不符合人们对“温暖而舒适”的习惯性理解。再引导学生肯定“温暖而舒适”的准确性,体会到渔夫一家生活虽然艰难和贫穷,但却不失家的温度。之后引领学生在这样不断地肯定、否定之中体会出“穷人”的“穷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在提升,语感在完善。
  《上海的弄堂》是新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对上海弄堂中人的生活的细腻描写,体现出弄堂中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如何寻找突破口,让学生体会到弄堂中人的生活情趣呢?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就关注到可以从文中大量的细节描写入手。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窗沿上有人用破脸盆种了不怕冷的宝石花”。可以就此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其中是 “窗沿”而非“窗台”,“破脸盆”而非“花盆”。引导学生感受上海人在清贫的环境下,坚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写出了他们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二)在课堂教学中现场捕捉细节
  
  一次在讲授《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时,里面有两段神话故事。原本设计的问题是:这两个故事形象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提出后,同学们反应很茫然。笔者感到学生们可能不清楚“形象说明”这个概念,于是换了一种方式提问:这两个神话故事分别说明了死海的什么特征?这个提问明显简单了,学生立刻作出了回答:一个故事说明死海的浮力特别大;另一个故事解释了死海的成因。笔者又问,这神话是不是真实的?大家都知道是虚构的。然后再问:既然神话没有科学依据,不能真实准确地说明问题,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同学们热烈讨论之后,弄清了这样写的作用是:可以形象地说明被说明对象的一些特征,还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兴趣。至此,笔者向学生明确:“运用神话故事或其他生动形象的事例、比喻来进行说明可以增加文章的形象性、趣味性”。
  讲授《珍珠鸟》这篇课文时,笔者发现一个学生非常抵制课堂上的讨论。因为她不同意大多数人的主流意见,不认同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是亲密和谐的,认为这篇课文其实是写人类的无情和虚伪,对动物生命和自由的掠夺。笔者没有强迫她认可大家的观点,而是默许她有自己的看法。一次沉默中有对一颗独特心灵的尊重。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向学生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后,可以加上一句“你觉得可以吗?”“那你是怎样想的呢?”
  还有一次课上笔者提到著名的童话《丑小鸭》,有一学生提问:“鸭子怎么可能孵出天鹅来呢?”笔者告诉他说:“这只是一篇童话,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我们不能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它。再说,这个问题与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关系不大。明白吗?”学生听了老师的,似有所悟地点点头。事后想想,本人的回答三言两语就扼制了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如果能抓住这个问题,机智地生成这样一个教学细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反问学生:天鹅蛋怎么会在鸭妈妈的窝里的?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这篇童话的原作。这样,不但解决了疑问,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更主要的是激起了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语文教学有着永远无法预知的课堂,老师无论怎样周详考虑,也难免出现始料不及的情形,可能因为某个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而引起一阵喧闹,使课堂偏离预设的轨道,如在《皇帝的新装》的学习中,会有学生发出“最该学习的人应该是骗子”的不同声音;会有学生认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不但没有趣味,反而十分单调;还有《背影》中的父亲“是违反了交通规则的不守法的父亲”……这些在课前教学设计里始料未及的问题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可能是有价值的,也可能是没价值的;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利用的资源。即使是对后者,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和心理接受能力。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巧妙引导,在巧妙的引导中体现对学生的细节关怀。
  笔者觉得教学中的细节常常无法预设,难以把握,稍纵即逝,对学生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时间越久感受越深,作用越大。它可能是教师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却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在作业设计中关注体会细节
  
  老师常常会布置这样的作业:完成××课文《一课一练》上的练习。但这样的作业学生喜欢吗?所有的学生面对着相同的题目,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吗?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做法,需要改变。如果能细致一些,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阶梯式的作业,甚至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自己的作业,又或者同样的作业对不同的学生提不一样的要求。这都是琐碎的细节,虽然麻烦,却应该认真处理,迎难而上。
  再比如写作文,这是学生倍感头痛的事,同样,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也会跟着头痛。怎样让学生喜欢习作,轻松地习作呢?笔者在实践中感觉变写为讲,一个小小细节的改变,学生会更乐于接受。为了让学生记叙好一件事,指导学生把做过的事、有意思的事讲给同学们听,让他们讲自己的见闻,讲自己喜欢的故事,讲自己怎么玩,等他们有了表达的欲望和需要时,再顺势要他们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都能有话可说了,写出来的作文大多充满了真情实感,避免虚情假意。与此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可谓一箭双雕。
  
  (四)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制造细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