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贴近生活 轻松作文

作者:于书辰




  记得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准备作一篇诗文,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煎熬了几天,仍无从下笔。其妻见状,笔曰:你做文章,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理直气壮地说:你生孩子是肚子里面有,我现在是腹内空空。现在的学生作文正面临着这种状况,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要求是:“写作文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下面,笔者针对新课标的要求,谈谈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指导观察,感受生活
  
  现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许多学生不留心观察,一到写作文就无话可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我们应该拓宽写作题材,使之与五光十色的生活相适应,与学生的生活相适应,让学生看到四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1.在活动中观察生活。活动中,学生会主动地投入精力与时间,他们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开拓与张扬,创造力得到发展。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如给革命烈士扫墓、建队日活动、夏令营活动、“六一”儿童节晚会、国庆游园等。班级也应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如故事比赛、歌咏比赛等,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观察生活。
  2.在实践中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在实践中感悟生活,并以此为题材精心指导他们写作。如学校在教师节组织了“为老师献上一份爱心”的活动,许多同学亲手制作贺卡、小礼品,或写上一封信,或帮老师做一件事,表达对老师节日的祝贺。就此指导学生写作,同学们字里行间饱含深情,流露出对教师的敬爱之情。学校组织“六一”专场晚会,本班有同学参加表演,有朗读的,有独唱的,有伴舞的。之后指导学生写作,可写表演时的感受,也可写观看时的感受。表演独唱《赛龙舟》的同学写到:“我的心怦怦跳,在耀眼的灯光下,只见台下黑压压一片。音乐响起,我的手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着……我越唱越起劲,仿佛看到许多人坐在龙舟上用力地划着……”有的从观众的角度写道:“看着那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在高兴之余,又为自己不能上台表演而感到遗憾。老师请相信我,下次的舞台上一定会有我的一席之地……”每个同学都能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信心。
  3.在写作中创造生活。课标中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的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指导学生写《童年记事》一文时,老师以接受采访的形式谈起自己的童年,同学们记忆的闸门打开了,一个个把手举得高高,要把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分享。虽然笔触稚嫩,却令人耳目一新,写出了独特的感受。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学生学习写作,兴趣更显得重要。在作文教学上可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描述情境。教师用形象谐趣、情感味极浓的话语,描述题材所需要的特定情境,绘声绘色地烘托出某种特定的氛围,来叩击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想像和语言。
  2.扮演体验情境。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扮演写作题材中的人物,扮演者亲身体验到事情的人和事,旁观者亦能目睹事情的全过程,这样就能在写作中描绘出所见所闻,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
  3.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如写《我的家乡》这篇作文,首先让学生听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营造对家乡无限热爱的气氛,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然后,按家乡住所重组座位,共同拟定参观路线图,小组按照路线图介绍,再从各小组挑选导游员,扮演“导游”带领同学们按设计路线去参观家乡的美景,最后“参观”的同学自由提问。这样多方面创设情境,学生的感性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水到渠成,文思泉涌,获得语言思维和作文智能的发展。
  
  (三)开放评价,热情鼓励
  
  古代哲学家有云“人生于天地间各自有禀赋”,每个人都想进步,想发展。老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潜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1.重视评价。《新课程标准》对写作评价提出要求:“应重视写作的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不仅要考究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在作文评价中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写作→自改→老师初评→讲评典型→同桌互评→自改→评定等级。初评不定等级,指出字词段篇中存在的优缺点,然后针对班级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集体评议,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中的问题,并对有创意的表达及时鼓励。根据老师讲评再同桌互评,评后二次修改。最后的评定即是对学生作文水平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经过这一系列写作过程,学生就会养成写作后自行修改的习惯。另外,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既要有初评时字词句方面的书面评价,也要有集体讲评时的口头表扬、鼓励;既有评定等级时的定量评价,还有关于整篇文章的定性评价评语,这样的评价方式才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
  2.激励信心。很多学生对作文写作没有信心,存有畏惧、失望心理,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必须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怕挫折。在作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活泼向上的健康心理。老师充满爱意的眼神和微笑、热情洋溢的鼓励、赞扬的话语,都能促使学生带着一种饱满、激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特别是对于那些后进生,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运用得恰当,都应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的感到骄傲,充满自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棒”,看到成功的希望。
  3.汇编成册。把学生的好词好句汇编成《好词好句》,一些优秀作文也可编成《优秀作文选》,以此增强学生的优越感、自信心。
  4.推荐参赛。倡议学生积极投稿,把写作应用于实际,写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向校内信箱、省内外刊物投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