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数学教学中应善设“陷阱”

作者:徐伟建




  我们常用“吃一堑,长一智”来比喻一个人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份智慧。学习也是如此,当学生在学习中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后,他对知识的记忆会特别深刻,掌握也更加牢固。教学中,教师若能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设置一些小“陷阱”,诱使学生出错,再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教学,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成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谈谈在数学教学中设置“陷阱”的应用。
  
  (一)设置“陷阱”,巩固基础知识
  
  从正面接受知识或运用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有时仅此还不够,学生由于受理解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在接受或巩固知识时,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盲点”。此时,教师可通过设置“陷阱”诱使学生出错,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设置“陷阱”,认清定理。
  [示例1]学生刚学勾股定理,在应用该定理计算时,往往机械套用表达式“a2+b2=c2”,而忽视该表达式中的隐含条件:①三角形是Rt△,②a、b分别表示两直角边,c表示斜边。为了让学生牢固确立勾股定理的存在条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陷阱1:在△ABC中,已知:a=3,b=4,则c=____。
  此时,好多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c=5(师故作肯定,但还是有学生发现其中破绽)。
  生1:△ABC应是Rt△。因为只有在Rt△中才会有勾股定理。
  师:真棒!△ABC应改为Rt△ABC
  陷阱2:在Rt△ABC中,已知:a=3,b=4,则c=_____。
  此时,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c=5(对此答案好多学生是深信不疑!)。师面带微笑,但不作表态,此时有学生又举手了。
  生2:不对,因为c不一定表示斜边。
  师:你考虑真周到,那么大家认为还需补上什么条件呢?
  生3:在Rt△ABC中,已知:a=3,b=4且∠C=90o,则c=5。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求问题2:Rt△ABC中,已知:a=3,b=4。则c=____。
  生4:c=5或 。
  笔者在教学中,感受到这一过程犹如师生合演一个数学小品。学生在教师预设的陷阱中,步步“上当”,处处“碰壁”,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准确、牢固地掌握了勾股定理。
  2.设置“陷阱”,辨明法则。运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需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但计算差错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据笔者了解,好多学生运算出错主要是由于运算法则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把运算法则抛之脑后。同时,学生对计算器过度依赖,就进一步淡化了运算法则。正因为计算时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后果当然是违“法”必究了。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法则在运算中的重要地位,计算时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学生,提高运算的准确率,教学中笔者经常设置“陷阱”,让学生经历“上当”?邛感悟?邛辨明法则”这一过程。
  [示例2]分配律在有理数的运算中可起到简便计算的作用,但学生在运用分配律时,往往跟着“感觉走”,只看形式不辨实质。
  计算:(1/6-2/7+2/3-3/14)÷(-1/42)(浙教版配套作业题),该题计算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运用分配率计算很方便。在复习中,对它进行略作改动。
  陷阱:计算(-1/42)÷(1/6-2/7+2/3-3/14),结果好多学生纷纷“中计”,仍旧按照分配律计算,过程如下:
  原式=(-1/42)×6+(-1/42)×(-7/2)+(-1/42)×(+3/2 )+(-1/42 )×(-14/3)=……
  学生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再通过比较辨析,对分配律的认识就要深刻的多,当然运用分配律时就更谨慎了。
  再如,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为学生设置“陷阱”。
  陷阱: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①-32=9; ②-1100=-100;③-(-2)4=16;
  ④25=52; ⑤3×23=216。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这些问题把乘方计算中的“易错点”隐含其中,诱使学生出错,让学生辨析、反思,从而掌握乘方的意义和运算法则。
  3.设置“陷阱”,掌握概念。概念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易混淆、疏忽的概念来设计一些“陷阱”,促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
  [示例3]在学习相反数的定义时,学生经常把“不同意义的量”当成“相反意义的量”。为此,我便在教学中设计下列小问题。
  问题:(1)若小明向南走60米记为+60米,那么小华向北走30米应记为____米。
  生1:-30米
  问题:(2)若-3表示顺时针方向转了3圈,那么逆时针方向转6圈应记为____圈。
  生2:+6圈
  陷阱:(3)若玲玲爸爸上周炒股盈利2000元记为+2000元,那么玲玲爸爸本周支出800元。记为____元。
  生3:-800元(学生由于刚刚学了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同时受前面两题的诱惑,很自然地就答出-800元)。
  老师笑而不答,此时有学生举手。
  生4:不对,不能记为-800元。(众生惊讶!)
  师:你说说为什么不能?
  生4:因为盈利2000元和支出800元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此时众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师:那么谁能改一改,使它们能用“+”“-”号来表示呢?
  生5:把“支出800元”改为“亏损800元”或把“盈利2000元”改为“收入2000元”。
  以上片段,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误入 “陷阱”,当他们猛然醒悟时,必将留下深刻印象。
  设置“陷阱”是强化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的有力工具。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对概念、法则与定理的透彻理解、牢固掌握以致灵活运用的目的。
  
  (二)设置“陷阱”,打破学生思维定势
  
  学生由于多次重复做某一类问题,在大脑中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要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就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示例4]函数y=ax2-ax+3x+1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那么a的值是______。
  分析该问题时,多数学生被题中“陷阱”——“y=ax2-ax+3x+1”和“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这两句话所诱惑,从而判断该函数就是二次函数,得到△=0,即a=1或a=9。但条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函数)被忽略了,导致不能完整作答。正确答案应是a=1、a=9或a=0。
  [示例5]如图,直线是一条河,P、Q两地相距8千米,P、Q两地到L的距离分别为2千米、5千米,欲在L上的某点M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两地供水。现有四种铺设方案,图中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则铺设管道最短的是( )
  
  该题由课堂上一个常见题改编而来,原题经过师生的反复强化,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思维定势——轴对称解题。在此,图形成为诱惑学生的绝好“陷阱”,导致绝大多数同学题目还没看完,早就已经知道答案是B。事实上,如果能认真审题,注意到该题的独特条件——管道已经铺好,只需从中选择一种方案,那么选择正确答案A就不难了。
  实践表明,通过 “设置陷阱?邛上当受骗?邛分析反思”这一途径,能培养学生细致审题习惯,有效打破学生思维定势。
  “错”在数学学习中谁都不想出现,可事实上却又不可避免。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针对学生知识“盲点”,巧妙设置“陷阱”,让学生错在“点子”上,那一定能使学生在出错之后大大增强“免疫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