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作者:高正林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确定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要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则是教学方法创新的出发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现代教育的目标一致,都是着眼于人的身心完善,在全面发展中培养人才。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是为了把那些素质好的学生教得更好,而且要让具有各自独特性的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能获得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跳出“为教而教”的思维定势。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研究创造出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建立一个多层次、系列化的教法体系,使学生在学懂、学会、学通的同时,获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有些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在制订课时计划时仍然存在教学方法粗糙的缺点,对教材分析得不细,对教学方法、措施考虑得不深,不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上的发育,学生的心理逐渐成熟,过去心目中的教师权威在逐渐消失。他们会重新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威信人物。所以,在教学中体育老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权威压制学生的方法。那样只会抑制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导致学生厌倦体育课情绪的产生,让学生不愿上、不想上、怕上体育课,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疏远体育课。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己喜爱选修的锻炼项目进行教学。一旦学生发现自我能力,就能在感受到精神的满足后找到表现自我的个性“闪光点”,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宜人的教育环境。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到快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成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在“成功—失败—成功”过程中真正领悟和体验到体育锻炼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才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样,学校体育才有精神感召力,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才会得到张扬。这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热爱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下面具体说明应如何灵活地运用教法。
  1.教纵跳箱分腿腾越时,可先采用下列分解练习。短助跑接双脚踏起跳板;短助跑接双脚踏起跳板起跳,跳起落于垫上;短助跑接双脚踏起跳板起跳后,双手扶跳箱;短助跑接双脚踏起跳板起跳后,扶箱提臀分腿;短助跑起跳后分腿骑坐跳箱上,然后有保护帮助地练习分腿腾越。可逐步提出下列要求:基本上完成分腿腾越过跳箱,手扶纵跳箱远端有标记处过跳箱,起跳后有适当腾起高度,空中有展体动作,腾越过程中分腿时要直膝,落地时姿势正确,身体平衡。上述的分解练习和对分腿腾越的逐步要求,不是在一次课而是在同一教材的阶段教学中分别提出的。在学生完成一个要求后再提出新的要求,激励学生不断向新标准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灵活运用教法,只笼统地提出一个分腿腾越的要求,然后就一轮一轮地去练习,这是教法简单、粗糙的典型表现。教法的活用要体现在活用教材上,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调整。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运用不同教法,提出不同要求适应不同水平,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2.教篮球联防。首先由教师讲篮球联防的意义及方法,并指定五人摆出联防中的几个基本阵势,随后布置学生分组在半场练习联防战术。在实际练习中,如果要求得球队即展开进攻,失球队即转入防守,势必会造成局势混乱。由于得球、失球变换很快,不能形成运用阵地战的联防局面,所要求的联防战术根本无法练习。这时,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教法,及时把进攻防守混合练习改为单纯的进攻或防守练习,即一队连续进攻,一队连续防守。同时教师将辅导的重点放在防守上,这样既扭转了混乱局面,又大大提高了练习效果。
  3.教俯卧撑交换收腿。由于灵活运用教法的水平不同,对于这一教材的教学,可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教法:一是教师示范后,即要求学生集体做,并同时提出要求连续做的次数。二是教师示范后,指出动作要领,如俯撑姿势,收腿要点。然后集体做,并提出次数要求。三是教师示范后,先提出“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谁能做出正确动作”的号召,以此激发学生力争做得正确的愿望。随后让全体学生开始试验练习,必要时还可让部分同学出列练习。教师一边观察,一边表扬,一边指点不正确的动作。当学生们普遍做出了较为正确、完整的动作后,可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让学生连续完成动作,最后给以评议,之后还可以让部分完成练习又好又快的学生出列表演。这样的教法层次分明,实际效果好。
  4.领做准备活动的“跳马”练习。有些教师在队列练习后,调动全班五十四人按男、女成两路纵队。教师布置每人原地开立、低头、两手撑膝,成“横马”姿势。然后指示每人由排尾向前依次分腿腾越,至排头前仍成横马姿势,依次完成,鱼贯进行。这样的练习安排,使每个学生要连续分腿腾越二十多次。由于很多学生不能胜任这一练习的密度和强度,结果造成队形散乱,练习无法进行。此时,教师应该及时改变分组方式,将全班同学按男、女成六路纵队,男生分三路,女生分三路,每路都九人,这样必将使整个练习能够顺利地进行。然后还可在此基础上,对各组提出速度要求。这样的教法组织既有适应性,又便于逐步提高要求,易为学生所接受。
  总之,重视教法的话用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法运用过程中,还要注意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应由量变到质变,多次重复不熟练不协调的动作,改进技术,提高动作质量。教学中应先抓质、后抓量,对某些动作先要求完成动作的质量。开始时可以慢些少些,逐步过渡到能把高质量的动作多次重复。在体育教学中,只有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