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胡孝峰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化学教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世纪,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化教师角色
  
  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学生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养成了只能在教师划定的条条框框内运行的习惯,尊崇权威,定势思维强,创造性思维薄弱。学生的被动学习使学生成了装知识的容器,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化教师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想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
  2.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学习意识,以及将所学化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学习动机,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产生创新欲望。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些社会问题,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讲授化肥的有关知识时,可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设想,要提高粮食产量就应提高化肥产量,而化肥产量的增加必须消耗更多的能源,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因此要解决粮食问题,只提高化肥产量不行,必须创新,从而使学生联系到现代的生物技术和转基因工程,农村的秸秆还田和燃料沼气化,以及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新技术。
  3.积极鼓励,使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即使其观点和方法有时不切合实际,教师也应肯定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发表观点的勇气,并加以引导,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学生就敢于独立思考,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必然得到发展。
  当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双基教学,要谈学生的创新能力,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外,化学教师的良好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对于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无法比拟的。在化学教学中,应积极为为学生动手做实验创造条件。教师可以布置实验习题,提出探究课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布置任务后,给学生一段时间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分析、比较各种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选择最优方案,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验证。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从中找出闪光点,予以肯定,从而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开阔学生视野,如对附近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分析,并提出污水的处理方案,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见。另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成立化学兴趣小组、组织化学晚会,表演化学小魔术等,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巩固创新动机,锻炼创新意志,培养与提高创新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只有把教学看作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