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高中化学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作者:王丽华




  新课改的实施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化学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化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化学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但由于对新课改基本理念的理解有失偏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时会走入一些误区,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就教学实践中所观察到的高中化学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谈几点看法。
  
  (一)强调教法创新不能单纯否定或摒弃“讲授法”
  
  我们常说“废旧立新”,一个新的理念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旧的优秀理念的完全背弃。虽然新课改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令我们耳目一新,但新课改并不是要完全摒弃讲授法,教师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都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在新课改中,很多老师都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讲“多”者往往会被冠之以观念陈旧、不和时宜等罪名。但有专家认为:“由知识传授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在中小学教学中,讲授法永远是主要的,但不等于是唯一的,也不等于满堂灌与死记硬背,注重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但并不是取消讲授,也不应是用探究发现学习来取代讲授。”因此,那些认为在新课改环境下一切都要创新的想法实际上都是不了解教学规律、不了解新课改的特点的。
  
  (二)讲究自主学习不要随意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理念。 “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正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
  在新课改理念之下,为了体现“参与、合作、体验、探究”的精神,许多教师自然地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但是,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开课教学时),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小组合作成为形式;或者在不需合作的时候来个同学间的“合作”,不需要自主探究的时候也来个“自主探究”。在听课者看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活动也许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气氛也比较活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做秀”,完全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只是盲目地迎合了一种新的理论,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本身。事实上,这会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以及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技能和方法的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
  与此同时,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把传统教学手段不好表现的内容开发为化学课件,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只追求表面上的“活跃”。传统的板书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精心设计的化学板书是化学教学内容的精华,是构成化学知识的骨架。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把教学内容要点分类、编码,简明扼要地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边听边记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依据板书笔记对照教科书进行复习巩固,更有利于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新课改不是课堂非要热热闹闹,新课改不是多上几节活动课,不能认为要将知识点的落实与过关就是穿新鞋走老路。
  
  (三)追求探究不能过分“神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界正掀起一股“探究热”,如果教师对科学探究的含义和特征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很容易在课堂教学中使探究走入理想化、形式化的误区。有些老师把“探究”的地位看得过高,认为学习化学就是学习探究的过程,“探究”是至高无上的“神”,有了“探究”就有了一切,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具体表现在一些老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把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得近乎“完美”,但探究得到的结论,却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或者由于课堂时间的制约,导致探究只有过程没有结果,探究到哪里就停在哪里,更没有组织学生进行与探究结论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必要训练。这种把传统教学的“重结论,轻过程”推向另一极端“重过程,轻结论”,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中更是屡见不鲜。
  其实,任何探究活动都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要在一定的概念原理指导下,观察现象,形成问题,进行思考推理,使科学理论(探究结果)在探究中步步逼近真理。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连化学方程式都不会写,怎样能够去探究硫酸工业?如果学生连什么是勒夏特列原理都不理解,又怎么去探究化学平衡问题呢?在化学学习中,每一次的探究结果往往都是下一次探究的基础,只有环环相扣,学生才能逐渐形成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策略体系。
  诚然,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应该是既重过程又重结论的,探究的结果和探究的过程同样重要,两者不可分割。毋庸质疑,探究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热点和亮点,但同时又是一个难点。作为课堂探究的组织者,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必须要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明确学生的探究不是科学家的研究,探究也不是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否则探究将走入误区,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实践中,一定要找到新课改的本质,领会新课改的内涵,结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实际,灵活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探索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和高效性的教学方法与规律,走出对新课改认识的误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祖浩: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情境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教育出版社,2006.
  [3]朱培君: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学习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