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用《几何画板》做数学 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作者:方云芹 郑慧敏




  数学课程是学习自然科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然而,由于数学本身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特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就显得内容多、理论性强、抽象度高。再加上学生自身的思想感情意志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上的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相当多的学困生。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数学教学不应只是教师单纯地为学生付出,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性,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以高中数学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一)体验数学美
  
  对许多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繁杂的、困难的。实际上数学是美的,也是有趣的,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近代数学家哈代则认为数学家是用概念造型的艺术家。数学是美丽的,同时也给人以启迪。“完美”是数学的至高追求,求解方程时不能增根,也不能漏根;圆锥曲线既有和谐统一,又有各自独特的风采。让学生充分体验这种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源动力。
  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出数学内容的美,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使其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如教师用《几何画板》做出几个关于y轴对称的指数函数图像,将函数的图像设成红色,把坐标轴设成绿色,这时一朵花的形象就更加明显了(如图一)。教师让学生来观察在图1上的指数函数的图像,看看它们像什么?(像一朵蒲公英、像降落伞、像一把扇子)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数学之美。学生由情感体验产生丰富意蕴的深刻领悟,置身于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之中,使每个学生的生命个体在数学课堂学习中都能得到鲜活的展示。
  
  (二)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
  
  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依据现实经验进行理解反思的过程,认为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在做中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像、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猜测、观察和操作等方式来做数学,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利用《几何画板》强大交互性,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做数学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这样,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都或多或少有些研究成果,体会到发现的喜悦。
  
  (三)设疑激励,情境探究
  
  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之前设置疑障,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猜测结果。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对于学生猜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管正确与否,都不要轻易下断论。对于猜测中不时出现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明确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另外还可以再设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如底数不同时幂值的大小比较:①0<a1<a2<1时,a1x与 a2x的大小比较;②1<a1<a2时,a1x与 a2x的大小比较;③0<a1<1,1<a2时,a1x与a2x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后主动地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最终很多学生都解决了问题,在做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数学,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数形结合能力
  
  良好的数形结合及数学建模能力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也是传统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规律进行动态演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如指数函数y=ax(a>0,且a≠1)x∈R的图像与性质(《高中数学》必修1p/62)一节中的性质(4)是a的不同取值范围时在单调性的区别。很明显这4条性质的给出用得是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不能作为一种论证方法,由所得到的命题并不能保证它成立,教材在说明此结论时显得很单薄。学生在学习理解此问题时,总是死记硬背这样无论据的结论,有的学生甚至对此结论产生疑问。这时,可引导学生用《几何画板》来动态演示出a的不同取值时指数函数图像:
  
  在《几何画板》中构造如图所示的指数函数y=aCx图象。可动画点C也可手动点C在射线AA1 滑动,同时追踪y=ACx的图像。容易看出:指数函数的共性(1)(2)(3)和差异性(4)。这样指数函数在01时的图像和性质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中一目了然。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真切的数学活动经验,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的感性经验,提高学生兴趣,保护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形成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