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计算机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定位

作者:高毅军




  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它涉及语言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节奏等方面。教师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得体、力求艺术性,甚至借鉴和学习各种语言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以使教学信息传递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既然教学语言这么重要,但是就笔者在唐山市小学信息技术的研讨活动中听的三节信息技术课的情况来看,计算机老师在某种程度上还普遍存在语言表达问题。那课堂上的语言究竟应具备什么特征呢?
  特征一: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入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质的活动,因此教学语言当然应有教育性。教学语言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的,能够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撼和启迪的教育性语言,即教学语言具有教书育人双重的效应。
  特征二:教学语言具有丰富性。虽然在授课前作了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但真正表述还要根据教学对象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随时进行调整,表现为灵活多变,带有即兴讲演的成分。特别在讲授那些比较复杂、疑难的问题时,教师多半使用通俗易懂的、贴近学生口吻的口语,有时还必须将教学语言淡化、通俗化,或运用比喻、夸张,或引用方言、俗语,还要多一些重复,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加深学生对讲述内容的印象。因此,教学语言不像书面语言那样规范、严谨,表现为随便、自然;短句多,长句少;自然句多,严密句少;重复、跳跃、随意甚至不连贯、不通顺、不合语法规则。
  特征三: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教学语言应能刺激学生的思维器官,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以利于对问题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渴求知识的欲望。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多提问,更注重教师语言内在的启发因素,讲究“开而弗达”(启发学生去思考而不必把一切都告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特征四: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教学语言应对准学生的口径,树立明确的对象感,达到与教学对象的一致性、吻合性。即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和思维特点,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即在教学方面巧妙的语言技能,以及对于教学语言能力的掌握和运用。具体而言,一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根据教学内容,清楚明白地向学生传授,做到流畅、准确、科学、生动。二是教师讲课的语气要亲切、舒缓并充满一定的柔情;语调要抑扬顿挫且沉稳恬静、错落有致;讲课速度要张弛相间、快慢适宜、停顿恰当、节奏感强;讲课的音量要适宜入耳、响度恰当、流利动听、富有吸引力。尤其是语速和音量要特别掌握好,速度一般应略慢于生活语言的速度,保持一分钟说出170至180个音节。音量要使在最后一排学生也能听清楚。三是教学语言要饱含真情,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教学语言的情感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紧密相连,服从教学任务的需要。教师要善于控制感情,使它合情、合理、合度。四是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以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教学语言来讲解知识,使学生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思维活动把握抽象的理性知识。运用栩栩如生的比喻,鲜明生动的对比,引人入胜的描述,有趣的故事、事例、格言、警句等等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快乐、愉悦地接受教学内容。五是教学语言风趣机智,能启智导学。
  教师的语言应经常表现出一种充满机智风趣、启迪智慧、疏通思路、指引导向的风采,使语言表达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从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