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探索

作者:朱为人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1.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内在品质方面,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设计评价目标;具体表现在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对学习或教学过程充满兴趣,有情感投入,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认识能进行监控,并对认识策略作出调整。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时间分: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学习,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成理解性、拓展性、巩固性;自主学习在方法上采用问题引导策略、多媒体引导策略以及其他形式的引导策略。
  2.引导是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切实可行的有效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作为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背景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知识量的急剧增加也标志着现代社会自主学习的时代已悄然而至,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任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搜索技巧就能获得许多的信息。因此,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扮演权威的角色去牵着学生的思维已不可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的知识可能不逊于老师,特别是一些知识更新慢的老师。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尊重学习者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发展,关注人的个体着异;对未来的世界和环境充满好奇心,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事物,掌握技能和本领是人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新课程中引导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具体内容的学习中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就是强调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人性之需求。
  
  (三)人性化教学的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新课程中老的“教学过程”改为“学习过程”就是强调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教师的职业不是生产产品,而是让学生得到知识的充实和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首先在于教师自我转变观念,融入新的理念、接轨新课程的学习理念;实施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教学。在初中自然科学的教学中,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四)以自主学习方案激活教案
  
  教案,顾名思义,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其内容不在乎教学目标、教学工具、教学方法、课堂时间安排、讲课内容、教材组织等。而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案是教学者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处理、整合知识信息、指导和组织方案,更是学生群体探求知识奥秘和追求美好未来的学习策略。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只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能自由地参与探索与创新,并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大脑思维才能呈现出激活的状态,从这一观点出发,教案作为教师的心智成果,其出发点和结果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际效果应由参与学习的全体学生评价。
  自主学习的方案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明确本节的重点、难点以及在考核知识中的地位及其概念,在日常生活上的应用和实际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原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扮演的不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更是整体活动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或疑难问题的排除者和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推动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舞台上的主角。很难想象,一个闭门造车的老师一厢情愿地抛出的教案能去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因此,一份好的自主学习教案必然是师生双方交流相互沟通的产品,体现的是师生双方的群体意志。
  1.自主学习方案首先考虑的是设计课堂环境,从而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自然科学》一书的《月相和月球》教学中,笔者结合中国嫦娥一号奔月的传说以及当前中国环月卫星的成功发射,创设氛围,将学生的精神状态调节到最佳,让他们能更快更好地进入状态。
  2.示标引题和学习目标自学内容。示标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是影响全局,起辐射全课的作用,教师在上课的开头用较短的时间,通过小黑板或投影仪清楚准确地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目标,以使学生有明确的任务意识参与学习过程,学习目标力求具体明确。例如在《月相与月球》学习过程中的目标定位: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球的公转与自转;日地月的距离和相对运动,日食及月食的形成原因;了解农历与月相的关系与朔望月。同时教师要注意挖掘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潜能,如在教学目标的投影片下面写上一行文字内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和老师一起顺利达到学习目标!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做好基础,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进入自主学习的自主探究阶段。
  3.自主学习和教学引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主权,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选择性是非常必要的。具体的步骤可以分为自主学习前指导和自主学习探究(8~10分钟)两部分,自主学习前的指导是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自主学习探究部分是让学生读书(读书分默读和跳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书中接受情感熏陶。自主学习是由学、思、答、疑四个相互关联的学习要素构成,教师应要求学生针对老师在黑板上的教学目标思考,在课本上进行记录、摘要或标记,并通过巡视、对话、查看各个层次(上、中、下学习基础)的学生来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为下一步解答疑难和进一步引导做好准备。例如向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问:月地距离;月球质量、半径;有无大气、水、生命、温差。向中等基础的学生问: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因,环形山的中国人命名;环形山上的地球没有的矿产资源等,如氦3可作为核聚变的原料。而向基础好的学生问:月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与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月球在什么时间产生阴、晴、圆、缺的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向难度更高的学习难点:月相变化。当然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一改过去课堂教学采用的先讲后学的旧方法,要采用先学后讲的方法,同时注意在讲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概念,使他们在掌握系统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
  4.解疑导拨与合作探究。学生的一般问题均可在边自学边探究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者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以集中到这一阶段解决,当然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应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例如在《月球与月相》的学习中,应采用实验演示的方式,而在《不规则小石块体积的测量》的内容学习中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教师要在学生的小组合作暂告一个段落后做一个恰当的总结,以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种总结的方法很多,既可以在小黑板上书写,也可以应用网络上新的互动总结。
  5.训练反馈及应用拓展。在总结了解本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更进一步便是通过当堂训练,巩固知识和形成能力,活化反馈机制,及时调控教学。这一步骤一般需要8~10分钟,训练内容要求紧扣教学目标,重在方法和能力培养。例如发下事先设计的训练,用填空、选择、是非、简答的类型,要求学生快速独立当堂完成,教师则通过巡视或当堂讲评等形式,及时批改典型的上、中、下基础的学生的训练题。如果训练题中涉及本课重难点外延的应用内容,可以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去探究、合作完成。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训练后,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从等老师教到自己主动学,从老师提问到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至解决一部分问题。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智慧个性,其个人特性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尤其是实验班的学生思维表达更开阔了,能力增强了,综合素质也得到明显提高。
  以下是一组简单的表格作为自主学习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对照:
  
  
  (五)自主学习的实施中要注意和探计的几个要点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这样写道:“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瞩目瑕、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是大部分教师追求的目标,但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进步,从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目的呢?
  自主学习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是“教无定法的”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结合周边环境及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②引导学生在理性上对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评价等方面达成认同;③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自主权;④结合学习内容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教学、自主学习等);⑤应用多媒体网络信息加强引导。
  虽然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前期实施的效果较慢,但后期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会明显缩短。目前,对于自主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还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