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论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陈燕明




  [摘 要]本文在分析情感教学的内涵及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对策,以期更好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情感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 运用 对策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学生情感方面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健康而高尚的情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情感教育的实施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了更加现实、更为迫切的意义。
  
  (一)情感教学的内涵
  
  情感指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映,如喜、怒、悲、恐、爱、憎等。它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很大作用,是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的因素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
  
  (二)情感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说:“在人类心理过程的发展中,情感成分最重要,在心理发展中,情感成分从单纯察觉开始,经过一定阶段,最后达到对一个人行为的控制。即情感产生于认识,又作用于认识,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历史课的情感教学从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感知开始,这是第一步——学生了解,接受知识阶段。同时,学生开始了思维过程。对已感知的历史知识进行充分感受,对其做出判断,即由表面认识转向内体验,这是教育过程的第二步。学生在对知识判断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进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这也是教育过程的最高层和最终归宿,这也是历史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育人功能的体现。
  历史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作用,用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感化学生,在师生感情交流中,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确立前进目标,是历史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之一。
  
  (三)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搭建情感培养的平台。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心灵的艺术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成功的保证。首先,教师要强化历史学科的育人意识,热爱本学科和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其次,教师要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朋友关系与学生相处,尊重其人格,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譬如,平易近人的教态,亲切感人的语言,诲人不倦的精神等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可以发挥其个性;给那些情感内向不易表露的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教学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将深厚而真挚的情感渗透和体现于教学中的语言、手势、眼神、体态上,才能避免枯燥单调的说教,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2.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营造历史氛围。教师在给学生输入知识信息的同时,不要忘记给学生输入情感信息。教师要通过富有感情的活动拉开课堂教学情感的序幕,并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充分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从学生水平出发,实施鼓励性评价,并营造民主平等气氛,使师生处在情感交流与共融中。要想感染学生,教师本身要投入情感,进入角色,创造出鲜活的历史情景,营造出感人的历史氛围。例如教学《中英鸦片战争》,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把握住不同的情感:对清政府妥协的痛恨,对琦善、弈山、牛鉴等贪生怕死之徒的愤慨;对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以及三元里人民爱国精神的敬仰,然后在课堂上加以发挥,这样就能深深地感染学生,学生沉浸在情感的洗礼中,或愤怒,或感动,或欢呼,就会整堂课情绪高涨,精神饱满。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情感渗透。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实施情感教学的主要环节。常见的方法有讲述、谈话、角色扮演、电化教学、现场教学等等。电化教学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但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加以变换,使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断激发,还可以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景,使学生受到感染,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此外,教学也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以歌曲去激发学生的爱国革命热情,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动力,这样教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可以激发学生的真情,深化教学内容,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情感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认识,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就此而言,历史教育则有着巨大的优势,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就更应该多方面、多渠道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积极地开启学生的情感的闸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不仅愿意学,而且学得轻松、愉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断得到美的教育和美的熏陶,从而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整个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成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陈崎.现代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卢家嵋.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