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语文新课程教学应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作者:贾少娟




  语文新课改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对应于他主学习的被动性,两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不会视学习是一种负担,而视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监控的学习。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建立和维护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找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整、信息搜寻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与接受型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专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生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可以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应当从过去以知识量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习鲁迅小说《故乡》,让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经过思考、讨论,有同学说:文章写了杨二嫂把“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后来又拿了“我”家的“狗气杀”,说明杨二嫂有贪小自私的心里。有同学说:杨二嫂的贪小自私的言行同她不参加劳动的坏习惯有关。原先她开豆腐店时,就“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招徕顾客,所以写杨二嫂,是对她好逸恶劳的坏习惯进行嘲讽。有同学说:过去的杨二嫂“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圆规”式的姿势,生活比较宽裕。现在变成了“圆规”,说明作者在对她讽刺、批判的同时,还寄托着一种同情。有同学说:文章写杨二嫂主要是为了突出闰土。像杨二嫂这样早先开豆腐店的小商人都变成这个样子,那闰土的生活就更不用说了。还有同学说:写杨二嫂这个人物,是为了全面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衰败、萧条的悲惨景象……老师没有公布什么标准答案,同学们也没有拘泥于一个方面,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谈自己的认识、看法,不能不令人欣喜。
  此外,教师角色也要改变。应当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新课程下,教师还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