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让诗歌拨动心灵美妙的琴弦

作者:张智敏




  重意会,轻言传是汉民族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思维倾向用一个具有中国化特点的概念表述叫感悟。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分别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提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的要求,其中感悟是其核心,感悟能力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考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在考场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知识水平。而借助诗歌阅读教育,不但能怡养诗意性情,而且可以通过拨动心灵的美妙琴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一)什么是诗歌阅读感悟能力
  
  关于“感悟”,《说文解字》曰:“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悟,觉也,从心吾声”;《辞海》:“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源》中对感悟的注释则为:有所感而觉悟;《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感悟的解释为: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如在奋斗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因此,“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的活动,它是一个感知、积累、思考、领悟并不断提高的思维过程,是认知与情感体验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是知识学习与人生感悟相统一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具有拓展人的精神生命的功能,是以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来表现的,而逐步深入的感悟,则可以使被感悟物消化成为主体的思想、精神的一部分。
  诗歌教学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汉语言自身的“偏重文理,略于形式”的特点就决定了“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手段,也是学习好诗歌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获得诗歌阅读感悟能力的具体步骤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诗歌阅读要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经历一个整体性的学习过程,基本要求有这样四点:
  1.整体感知,情融意合。提高学生诗歌阅读感悟能力过程中,阅读理解的有效途径是“整体—部分—整体”。要从对一首诗歌的整体感知深入到对词、句、段的理解。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此题要求考生不但要结合全诗分析,还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来答题。一、二句中的“无梦还家”“独立青峰”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孤寂、痛苦之情。三、四句写到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由此可见,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时,除了把握诗句的内容外,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从而达到对该首诗歌整体的理性认识。
  2.深层领悟,涵泳体味。体味是指在深层领悟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情意,通过潜心思索,达到对诗歌作品深入地全方位地把握。教师在解读诗歌时的涵泳体味是建立在深切的感悟之上的,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开启学生的悟性。在“悟”的时候,学生必须走出文本,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冷静理智地审视诗歌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想象,调动各种心理因素、感觉器官来提高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的感悟能力。
  3.冥然联想,豁然开朗。大多数好的诗歌作品往往是一个开放的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读者只有通过深切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富有创造性而又个性化的解读,才能够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形式和内容。在诗歌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以产生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悟。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望晚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这二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但表达的角度不一样、亦即通过不同画面描绘出来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进行冥然联想,从而豁然产生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
  4.知行转化,神志畅达。在这一阶段,学生不但产生诗歌阅读的愉悦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整体感知,深层领悟,直接和诗歌对话,把握诗歌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视觉学习,听觉学习,动觉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想象的翅膀,以亢奋的心理状态,心驰神往于文章所创造的意境,达到感悟式学习的最高境界。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的情景, 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表达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火把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三)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感悟能力的途径
  
  1.导读感悟,引导学生入境。教师可以把再现诗中的具体形象作为突破口,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的内容也可引导学生“入境”。如阅读柳水的《雨霖铃》,教师首先用形象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离别之景:我们在京城门外设帐饮酒饯别,秋蝉的鸣叫凄凉急切,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暴雨刚刚停歇,在我们难舍难分之时,行船的人却催着要出发,我们手拉着,泪眼望,咽着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些语言一出来,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诗歌那种凄婉缠绵的意境,体味到诗人的离别之苦。
  2.导想感悟,引导学生入心。诗词鉴赏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读诗词须有想象。诗歌是饱含想象、凭借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要启发学生想象客观之“象”,常常能感受主观之“意”,进而与诗歌蕴含的情感共鸣。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出一幅萧瑟悲凉的生动画面,感悟“寓情于景而情愈深”的良苦用意。根据诗歌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填补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感悟,使诗歌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
  3.揣摩感悟,引导学生用脑。诗歌是有意味的艺术形式,需要阅读过程中的仔细揣摩领会。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找准揣摩对象,特别是那些堪称“诗眼”的词句的隐含意义,灵活运用比较、引申、补充、想象等方法用心揣摩,细心品味,深度把握,才能感悟其中的妙处。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劈头而下,气势磅礴,格调高亢,令人惊绝。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卷”、“折”、“即”、“飞”等字用心揣摩,可以感悟“卷”之风狂、“折”之风疾、“即”之雪早、“飞”之雪暴。若把“胡天”改为“轮台”,比较揣摩,则不仅领略到了广袤塞北浑天风雪的奇景异采,又感悟了诗句大气磅礴的广阔意境。
  4.质疑感悟,引导学生明理。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充满“韵外之致”、“弦外之音”,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许多疑惑。疑对感悟起促动作用。教师要鼓励、激发学生质疑,引导他们对疑惑所在深入探究,以至感悟。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敕勒歌》云:“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常有学生质疑:小小毡帐怎能比喻辽阔天空!教师因势激发学生想象,通过学生讨论并形成共识:正是青天空阔无际,草原辽阔无垠,才会给人如此视觉。学生不但由此真切地感悟到诗句雄浑壮阔的意境,并且感受到敕勒民族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
  总之,在学生高考复习过程中,能够采取科学的方法,让诗歌拨动起学生心灵的琴弦,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诗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云知.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曹明海,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邢秀茶.学与教的心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