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加强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张玉兰 宋海燕




  为了提升农村中学办学水平,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从领导意识上、设施建设上、全员行动上入手,全面、持久地进行营造,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形成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完善文化建设体系
  学校领导是学校一切事务的谋划和决策者,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方向、水平。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学和管理上的意义与作用;需要校领导从资金的划拨、人员的调配、规章的制定等方面给与积极支持,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需要校领导倡导并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中。因此,校领导首先应形成并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带领全校师生切实开展校园文化的建设工程,从更高层次上优化学校管理。
  为了更好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具备完善的建设体系。首先建立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工作小组,策划、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方案和行动,并形成教务处、团委、学生会、年级部、班主任等兼职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框架的工作网络。其次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自身素质的根本性提高。在学校的管理中,制定文化建设的计划、规则和发展目标,组织召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研讨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对做出特殊贡献的个人和班级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三是建设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校园文化的培育、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学校首先应从外显的建筑物入手,建设完善的校园文化设施。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布局,把学校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并根据每个区域功能的不同,在确保整体形象协调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的设计,从不同角度突出学校文化主题。如对学校大门进行改造,设计出能体现本校文化特色的形象。在教学区,充分利用可用的建筑物进行改造,设置各种宣传窗、文化墙,鞭策学生刻苦勤奋、求索创新。在树木葱郁的休闲区内,添设一些凳子、亭轩,营造优雅的学习环境。在学校空旷的地方,设置名人、伟人塑像,便于学生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以他们为借鉴,激励斗志。
  校园文化设施建设,还要从内部建设入手,充实校园文化的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筹集必要的经费和资料,加强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多媒体电脑室的建设。使学生能及时、便捷地查阅到更多的信息,关注世界发展,充实课外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学校营造特色文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形成特有的校园文化,并在活动中使之巩固和深化。首先是学校开展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以办学理念、学校历史、伟人名人等为主题,整个学校全部参与,开展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在学校统一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各种文化竞赛活动,从而在整个校园内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逐步发展成自己特色文化。其次是通过班级开展活动,以形成学校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如集体文化,重在团队意识;制度文化,重在具体落实;行为文化,重在知行合一;流行文化,重在正确引导,避开成人思维过滤学生,从人本主义的角度,与时俱进,移位思考,理解学生,激发学生;活动文化,重在归属认同,并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展现、挖掘学生特长,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创新文化,重在发展潜能,营造全校创新文化氛围,以创新促进学生成长,创新促进教师成功,创新促进学校发展,形成创新型学校。